APP下载

浅析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1-03-24张卓燕

考试周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困生

摘 要: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为符号或图像等表现形式,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扩展其想象空间。文章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含义与应用价值,并且提出了思维导图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借鉴参考,以期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所帮助,使其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简化教学内容;思维导图;连接数学知识

一、 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深入改革课程标准,其教育理念明确了教学方向,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教师主要围绕基础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过于繁杂,学生难免会混淆概念,对学习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运用思维导图,将重要知识点作为主干,围绕着主体思想向外扩散,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 思维导图的含义与应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在人类的大脑中,可以将文字或图形进行联想,形成心智图,也可称之为思维导图,其主要从中心点开始,将图像看作是子中心,以分支链的形式将知识进行整合处理,之后向四周放射。思维导图可以将左脑与右脑的功能相融合,充分调动条理、顺序、逻辑、空间、想象、图像等多种因素,激发学生多维发散的思维,在学习或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渗透思维导图的身影,将事物与思考过程之间紧密相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现出标准的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从本质上说,可以看作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现了放射性的思维,从创作的角度上看,通过中心词可以联想出与其相关的事物,不断扩展思维,形成有一定规律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点:在中央图形上可以集中焦点;数学知识的主干,从中心开始向四周进行放射;重要的图形或关键词构成了分支,以分支形式可以表现出课外知识,将其填写在高层次的分支上。学生可以借助樹状的思维导图,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1. 用于概念知识教学

思维导图可以辅助教学设计,归纳与整理教学内容,以可视化的方式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展现出来,表达清楚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不同的数学概念,增强教学效果。在开始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需要先认识与理解数学概念,激发数学思维,根据研究表明,学生仅仅在小学阶段就需要掌握超过500个的数学概念,其理解能力越强,学习数学知识就会更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不足之处,缺乏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的重视,所构成的知识网络尚不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引入思维导图,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加强概念之间联系,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

2. 用于解决问题教学

学生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与爱好进行创作,不断创新设计想法,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综合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引导其有效地运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生需要运用思维导图,通过敏捷的思路,将数学知识进行深层加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挖掘无限潜力。

3. 用于整理复习教学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需要进行整理与复习,将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体会其中之间的关联性,注重联合实际,形成有规律的数学思想,改变过往机械性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整理与复习知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虽然从表面上看,部分数学知识之间没有联系,但是若是深挖本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联系,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时间紧和密度大的特点,若是学习方式不正确,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教材的单元中,具有多个繁杂的数学知识点,导致学生脑海中的知识较为混乱,因此,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综合整理数学知识,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对整个复习流程进行查缺补漏,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学习时间,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 思维导图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简化教学内容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正是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其中数学学科对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准确分析与判断数学难题,提高思考能力。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与分析教材内容,尤其是其中包含的隐性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讲解关于因数与乘法的知识点时,涉及的数学知识众多,其中包括乘法、口算、笔算等知识,教师可以搜集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分析与总结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数学内容简单化,例如,在讲解关于负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数轴作为教学主线,在思维导图中体现出正数与负数的变化,将0看作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更加直观展现出负数的运算公式,形成完好的理性认知,迁移与扩展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为教师明确教学方向,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其亲身归纳总结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扩展思考空间,理解思维导图的实际意义。例如,在讲解关于三角形的内容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列举出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树形图,有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使其掌握课本中的核心知识。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之后在课堂上讲解制作的思路与原则,由教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解决数学难题

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其中有诸多概念相近的知识点,以至于难以准确区分,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整理混淆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关于多边形的知识点时,涉及的图形众多,其中包括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为了展现出图形的特点,教师可以事先制作每种图形的图片,将其以树状图的形式粘贴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分清图形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正方体从某种角度上说,也可以称之为长方体,教师可以在绘制长方体的思维导图后,以此作为参考绘制正方体。此外,在讲解关于换算的内容时,教师需要总结换算的种类,其中包括容积体积的换算、人民币的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面积的换算、时间的换算等,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方式总结换算内容,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鼓励,使其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

(四)将课前研究与实践相融合

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需要亲身投入生活实践中,全面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关于利率的内容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一般学生都会有长辈过年时给的压岁钱,可以拿出一部分进行统计,了解存款的利息,之后在家长的辅助下,计算利息金额是否与银行标准一致,在数学课堂上,将计算结果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由于可能有家长从事银行等金融行业,其专业知识甚至比书本更加有层次性,学生可以统计定期或活期等利息计算,充分掌握利息的计算方式,始终牢记本金×利率×时间,在日后存钱时也会明确本金与利息的概念。

(五)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讲解新的数學知识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相连,运用简单的文字补充说明,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解决数学难题,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单元模块之间的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内涵。同时,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思维导图,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需要做好导记工作,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关于圆柱的知识点时,学生需要使用放射性的方法,将圆柱底面与侧面之间的知识相连,将圆柱的概念与公式深刻印在脑海中。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入大量的数学知识,不但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极大程度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缓解学生的焦躁情绪,减轻学习压力,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准确找出关键的学习内容,掌握教学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关于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内容时,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分析直线植树问题的基础上,扩展封闭曲线植树问题,将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使数学思想条理分明,提高数学素养。

(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改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对教师产生学习方面的依赖性。例如,在讲解关于圆柱与圆锥的内容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与其相关的思维导图,其中需要体现出圆柱与圆锥的图形样式、展开图、相关特点等,降低制作难度。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完善知识体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构建知识网络时,需要使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对关键词进行重点标记,可以使观看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从而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对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化数学课堂,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快乐地度过小学阶段。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重点解决学生常犯错误,为日后教学提供保障。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数学教学提供保障,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学生不但需要巩固数学基础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而且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激发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长明.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7):45.

[2]邝国荣.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3):112-113.

[3]孙凤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文渊:高中版,2019(3):221.

[4]陈春霞.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20(1):102.

作者简介:张卓燕,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分校。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