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分析
2021-03-24穆桂红
摘 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窗口。师生之间课堂上观点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会产生美丽的课堂小插曲。在意外出现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创设交际语境,让学习润物无声;有效关联,丰富学习的方式;多维对话,追求语用的课堂。在借助小插曲、融入小插曲、谱写小插曲中,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性,余韵悠长。
关键词:课堂;交际语境;关联;语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正因如此,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变数。师生之间课堂上观点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会产生美丽的课堂小插曲。在课堂上如若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面对突如其来的课堂小插曲,师生之间智慧的火花会不断迸发,往往生成的是未曾预约的精彩。
一、 利用交际语境,让学习润物无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设恰当的语境进行训练。
语境是什么?“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一切相关因素,它包括语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以及认知语境。”听说读写活动,都可视作语篇与语境间互动生成和双向影响的过程。交际语境需要分析说话人的意图、场合、身份、特点与交际目的,进行语境的还原。只有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与谁交流、为什么交流,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自一年级起,语文教材每一单元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相较于生动的课例,它跟单元内容联系不大,考试几乎不会考它。所以老师们觉得它很鸡肋,往往照本宣科;学生呢,也感觉很枯燥,很空洞,学习积极性不高。記得四年级上学期的一堂语文课上,我和同学生正在上口语交际课《安慰》:“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安慰她?”几个同学都说了些套话,我很不满意。我刚要再请一位同学回答,只听“哇”的一声,一个同学把早晨吃的全都吐出来了,一股难闻的气味立刻弥漫开来。同学们立刻慌了,有人捂着鼻子,嫌弃地回过头去;有人做出要呕的姿势,还有人赶忙躲得远远的……课堂一下子被搅乱了。我赶忙端着垃圾桶来到他身边,先用纸巾帮他擦去嘴边污物,再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他:“不要怕,是不是受凉了?一会儿咱们去校医室看看。”孩子们渐渐安静了,同桌赶忙给呕吐的同学拧开水杯,让他喝口水。前后位的同学都关切地问他:“不要紧吧!”还有同学拿来了拖把,赶紧把地面拖干净了。待大家安静下来,我们继续上课。我顺势结合这突发事件,让学生交流安慰别人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有感而发,争着发言:“要了解对方担心的是什么,然后再想出劝他不要烦心的理由。”“安慰时要真心实意,除了语言,还可有一些关心他的行为。”“安慰时可用上‘不要怕、不要伤心等语言。”……出乎意料,接下来的这堂口语交际课,学生说得特别精彩。他们联系身边同学的例子,说到怎样安慰同学时特别贴心,特别真实。没想到,课堂小插曲竟然创设了最佳交际语境,使得孩子们动之有情、言之有物。
这一生动的课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借助生成的交际语境,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可以极大地焕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轻松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创设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课堂小插曲,使我们的口语交际课焕发了新生命。
二、 有效联结,丰富跨界学习的方式
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有效联结的过程。关联理论认为:“为使交际成功,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共同目标就是要理解对方与被对方理解。”课堂教学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教师在面对学生意外的生成时,要努力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关联,以取得最佳的语用教学效果。
我的古诗教学一般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读诗题,明诗人;知诗意,明诗理;想画面,悟诗情。时间长了,学生也有点老生常谈,缺乏激情了。这节课上,我们学王冕的《墨梅》,我的讲解中一再提到梅花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我总感觉学生心如止水,没有情感的共鸣。我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读古诗,此时一个学生竟站起吟咏了起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在富有节奏的吟咏声中,学生全被吸引住了。吟得真不错呢!我想起来这是我们班一个参加过“经典咏流传”的孩子,旋律真好听。我忽然有了灵感,立刻上网搜到“经典咏流传”中谭维维对梅花的吟唱,没想到这么多的孩子会唱《墨梅》。当孩子们欣赏着梅花凌寒吐蕊、冰清玉洁的画面,高声吟唱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时候,我分明感到梅花傲霜斗雪、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形象。不仅仅是孩子,我也从内心被诗歌深深感动了。
融入课堂小插曲,有效联结学生的已有经验,伴着我的语文课,这节课走向了情感的高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点状的学习方式,引入关联学习方式”,找到知识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增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如在学习科普类《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教师可以把科学课上有关恐龙生活的年代、恐龙灭绝的原因跟课文结合起来,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为什么只有这一只恐龙家族飞向了蓝天,其他恐龙家族的命运怎样呢?教学《生命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几何学、物理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悬崖边老羚羊凌空跃起时在空中划过的弧线,正是年轻羚羊二次跃起的支撑生命,由此,学生会对老羚羊和小羚羊们谱写的生命壮歌更生敬佩之情;教学《塞下曲》等古代边塞诗时,播放富有江南风情的音乐,孩子们更易理解诗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幽怨和期盼。
三、 多维对话,追求语用的课堂
学习“不是将无助的个体牢牢绑在凳子上,再往他们脑子里塞满很快就会遗忘的东西”,而是“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主体意识、创造能力的人身处课堂之中,常常会出现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被他人的视点唤醒、又重构起新的经验或思想这样一些心有所悟、豁然开朗、心灵共鸣、思维共振等美妙境界,闪烁着创造火花。这种动态生成、即兴式课堂的建构及良好发展,不是由教师或学生来控制的,而是随机产生的。因此,面对意外产生的课堂小插曲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将问题发生、探究,互动与对话等因素融为一体,让学习变成真正自主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一次校内教研课上,笔者教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一课。孩子们通过学习,了解课文讲了爱因斯坦几件事,体会到爱因斯坦对工作的全心投入,他对女孩的悉心关怀,他的宽容、坦荡。最后笔者把课后的一个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抛给学生,原以为水到渠成,却出现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1:爱因斯坦太伟大了,我通过刚才同学的发言知道了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他还创建了量子理论,真了不起。
生2:爱因斯坦埋头工作,就连走路的时候还在思考着问题,难怪他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生3:爱因斯坦虽然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他却那么谦虚,说自己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真让人敬佩!
生4: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是面对小女孩的批评、指正是多么的宽容、坦荡啊!……
师:﹝频频点头﹞是啊!从这些语言、动作、神态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真是一个伟大的人!课文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
这时候,一个男孩子冒冒失失地站起来:“老师,你说爱因斯坦伟大,可是他连穿衣服也不会,还要小女孩教;出门趿拉着拖鞋,也太不礼貌了,他是不是有点弱智?”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有好事的同学起哄了起来。
怎么办?我的设计中从没有这样的预案,但问题出现了,老师无法躲避。
我灵机一动,那我们就展开一个小小辩论会吧!“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辩论会起初各执己见,正方同学坚持瑕不掩瑜,正因为爱因斯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才无暇顾及其他。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却依然那么谦虚,随和。他是那样宽容大度,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他在生活上的平凡与他人格的伟大并不相悖,平凡中更见伟大。反方同学却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伟人,更应该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可忘记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话题越说越深,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责任,甚至双方谈到了诗和远方。虽然一直吵到下课,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我却感觉那节课学生也好,老师也好,收获沉甸甸的,谁说课堂一定要有一致的声音呢?
课堂小插曲,让人回味悠长,越品越香。这一过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交流、激辩的言语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表达的能力,积淀了思维的品质。
反观我们以往的教学,学生习惯于围着老师的问题被动思考,教学过程看似很流畅,但总似乎缺乏了一种生命的律动。线性的教学流程带着学生顺利到达了教师预设的彼岸,看似平平稳稳,却也波澜不惊。老师独霸选择权、解释权、话语权,学生呢,只能被动地接受。可以想见,我们培养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呢?唯唯诺诺,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将来走向社会,也是一些缺乏独立思考,少见创新精神的公民,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多么相悖!
由此可见,课堂小插曲,不可小视,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谱写的智慧之曲,灵动之曲。教师可借助小插曲,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到位;融入小插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作者编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把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乃至于师生共同谱写小插曲,在语文课堂化生出影响孩子一生的素养之花,能力之花,情感之花。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9:137.
[3]斯铂佰.关联性:交际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26.
[4]房超平.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69.
[5]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7.
作者简介:穆桂红,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