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一片“榛”天地
2021-03-24王宇萌
王宇萌
“叮咚、叮咚”……2020年11月30日一大早,郑民手机的微信提示音便响个不停。
“大哥,给我来20斤榛子,我是河南的。”
“老弟,给我来10斤榛子,挑大个儿的整。”
……
这样的状态已经成为郑民的生活日常。要是放在十多年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今天的日子会如此幸福充实。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最初的一个朴素信念。
有胆识的“郑傻子”
通河县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七山一水分半田”,全县山地面积超过40万公顷。因为山区土地贫瘠,农民只能种植玉米、大豆,收入较低。
富林镇三宝村太河屯就一直面临这样的烦恼。这些年,不甘贫困的年轻人纷纷远走他乡,郑民是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
出路在何方?
2008年,一场惨淡的秋收后,郑民意识到不能再走老路了,必須出去寻找未来生活的新希望。
在外出打工时,郑民偶然得知辽宁地区种植大果榛子效益好,决定去看看。他在考察中发现,榛子适合在东北特别是山地种植,并且培育方法简单,效益很好。但是,榛子树种下去,三年之后才能结果。这意味着,如果种榛子,郑民要面临三年颗粒无收的困境。
当时,郑民手里没有任何积蓄,就连买树苗的钱也没有,回家后只得和妻子张雪竹商量。
“这不只是三年的事儿。那么大一片山地,需要投的钱可不是小数儿啊!”张雪竹担忧。
郑民知道妻子的顾虑在理,而不尝试就得一直穷下去,还不如破釜沉舟拼一次!
2009年春,郑民东拼西凑借了7万多元,包了60多亩山地种植榛子树苗。原本抱着反对态度的妻子到底没拗过郑民,夫妻俩开始共同经营榛子园。
“当时栽的时候跟筷子一样高,插的满山都是小棍儿。离远了看光秃秃,啥也看不见。”郑民说,“谁也不知道能不能长成,我心里也没底。”
村民们大多不看好他的做法。“这漫山遍野插‘筷子,还想挣钱?”“纯粹瞎胡闹,有他哭的那天。”大家背地里都叫他“郑傻子”。
一年没有影儿,两年没有影儿……秋收时节,看着家家户户忙丰收,郑民夫妻俩难免有些失落。
“也着急!特别是下午上山看完树苗以后,我就坐在地头想,这东西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挣钱?”郑民回忆说,“我就劝自己心宽一些,要咬牙坚持住。”
转眼到了2012年6月。一天,张雪竹惊喜地喊郑民:“你快来看看,这是不是榛子花?”
他跑过来看,心里有数了:榛子,马上就要和他们见面了。
很快,榛子便收获了,每亩地收果200多斤,共收获上等榛子 6000 斤,当年收益15万元。
带后富的“郑老师”
丰收的第二年,尝到甜头的郑民便扩大了种植面积。此后,经过几年努力,他将榛子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30亩。
“这么好的致富项目,我一定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乡亲一起种植、一起致富。”一个朴素的想法在他心里萌生。
郑民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无偿提供给大家,原因很简单:村里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的年轻人本来就不多,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党员。
在扩大榛子生产规模的同时,郑民还抽出时间到三十多个农户家介绍种植榛子的发展前景,逐渐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随着连年丰收,郑民在十里八村越来越出名,慕名而来寻求技术支持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郑民成立了榛果种植合作社,成员已达340多户,但依然坚持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无偿技术指导。
“榛子怎么剪枝、怎么施叶面肥,都是学问。为了让乡亲们少走弯路,2019年,我和县榛子产业发展办公室一起,把从栽种到摘果的每一步都拍成照片,再配上文字说明,装订成册,发给每户榛农。”现在的郑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郑老师”,毫无保留地为大家传授“榛 ”经。
近年来,郑民给全县各乡镇农户免费传授种植大榛子技术百余次,带领农户到大果榛子种植基地参加实训40余次,使全县的几千名农户得到了宝贵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不知不觉间,郑民已经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当时,玉米和大豆身价一路下滑,在农户们眉头紧锁的时候,榛子以10倍于玉米、大豆的高效益让村民从愁眉苦脸变成喜笑颜开。如今,合作社经营种植大果榛子 7550 亩,并闯出了一条种植榛子、套种芽豆、养林下鸡的多种经营方式,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闲不住的“郑劳模”
“功成名就”的郑民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为了拓宽销路,他和妻子开通了电商平台和微商销售渠道,还带着榛子去参加全国各地的展销会。小小的榛子,让他们从大山里走了出去。
2017年,通过到辽宁等地考察,他把目标投入到附加值更高、绿色保健、销路看好的榛子深加工项目上,投资800多万元建立榛子系列产品生产线,生产榛子油、榛子酒、榛子粉等系列产品。
他掰着手指头算着长远账:“一是可以提高通河县坚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解决全县乃至周边县份坚果市场的销售问题;三是填补坚果深加工生产高端产品的空白。而且,南方很多大客商非常看好东北榛子、松子、白瓜子等坚果市场,对坚果转化后的高端产品非常欢迎。”
2019年春天,闲不住的郑民又投资30多万元,试种了8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樱桃。“2021年春节前后就能上市,一斤能卖到150元左右。” 郑民兴奋地说,“我先种,种好了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
“孤木难成林,一枝不是春。要想把产品壮大成产业,就得带上更多乡亲一起干。”2020年11月,郑民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红通通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对未来的路,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