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数学步道”理念,培养数学模型思想

2021-03-24胡世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圆的面积模型思想反思

胡世娟

[摘 要]几何图形的公式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几何图形的公式教学中,运用“数学步道”原理中的点数、目测、估算、分解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公式,可以把抽象的公式教学变得直观化、形象化,不仅放缓了教学坡度,而且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门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和探究创新意识,为小学数学几何公式教学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数学步道;模型思想;圆的面积;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58-02

“数学步道”是指依托校园中的人行道、跑道、花坛等实物,运用步量、目测、测量、估算等一系列数学体验与活动,计算实物的长度、周长与面积的方法。运用“数学步道”原理推导几何图形的相关计算公式,可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推理与归纳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和探究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教学案例]

一、情境导入,启动思维

师:学校计划在新大楼前面建一个圆形花圃,如果让你设计花圃,该怎么做?

生1:需要先求花圃的面积,再根据面积算出需要多少花苗。

师: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是圆的面积。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并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谁能说说这个公式?

生2:圆的周长=π×直径=π×半径×2。

师:猜猜看,圆的面积会与周长公式中的哪些因素有关?

生3:与周长有关,周长越长圆的面积越大。

生4:与半径有关,半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证明了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因此,这几个同学的猜测可以归结为一种:圆的面积与半径的长短有关。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进行求证。

【设计意图:花坛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以学校建造新花坛为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一方面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識铺垫,另一方面引出了实验探究活动。】

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1.教师演示

师(在黑板上画图,边演示边讲解):我先画一个正方形,再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如图1);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怎样算出这个圆的面积?(正方形中每个小格为1平方厘米)

生1:先数出1/4圆的面积,再乘以4,就得到这个圆的面积。

生2:先数整格的个数;接近整格的也算整格;其余不满整格的可以凑成整格。

(师生一起数方格,得出正方形的面积=16平方厘米;1/4圆的面积≈13平方厘米;圆的面积≈52平方厘米)

师: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生3(用计算器计算):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点。

师: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生4: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

师:正方形的面积=半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呢?

生5:圆的面积=半径×半径×3=半径?×3。

师: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圆的面积是运用了“数学步道”理念中点数、目测的方法(如用数砖块个数的方法计算人行道的面积);接下来又用推理、数据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建立关系。这样把直观教学和推理论证相结合,既拉近了学生与“真相”的距离,又为下一步学生的操作验证做好认知铺垫。】

2.学生操作

(1)学生画图

师:只用一个圆不足以验证猜想,下面每人拿出一张白纸,分别画两个边长为3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形,再分别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圆。

(2)数方格计算面积

师:用老师发给你们的透明方格纸分别数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填在表格里。

(3)完成表格

师:用计算器算出两个圆的面积,以及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几倍,填在表格里。

(4)分析总结

师: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发现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吗?

生1:圆的面积是它的半径平方的三倍多。

生2:圆的面积可能是π乘以半径的平方,因为π≈3.14,与3.1、3.2相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而且也为下一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埋下伏笔。】

三、推导公式,建构模型

师:有同学提出“圆的面积=π×半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仍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教师演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并拼成新的图形,如图2)

师:把圆平均分成八份后拼成的图形像什么?

生1:像平行四边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事先画好的平均分成16份的圆),按老师刚才的方法,先把圆平均分成16份,再拼成一个新图形。

师:看看拼成的图形(如图3)像什么?

生2:像长方形。

师:如果把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用刚才的方法拼一拼,那么拼出的会是什么图形?

生3:会越来越接近长方形。

师:老师有一个妙招能让你们看到一直把圆平均分下去再拼出的图形。(动画演示)

师: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关系?

生4: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

生5: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如果圆的周长是C、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怎样表示?面积怎样计算?

师(总結):圆的面积公式该怎么写?

生7: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πr?。

【设计意图: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里运用“数学步道”原理中的分解、组合、目测、猜想等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联想推理,全程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亲自见证公式的“诞生”,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从而把圆的面积公式这一极为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可感。】

四、迁移运用,深化理解

师:如果花圃的半径是5米,它的面积怎样计算?

生1:S=πr?=3.14×5?。

师:计算圆的周长或面积时,有时因为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也可以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计算结果,例如S=πr?=π×25=25π。

【设计意图:学生使用面积公式计算出花圃的面积,说明学生已经把公式内化吸收,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标志着学生已经圆满完成了对圆的面积公式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反思]

运用“数学步道”引导学生计算实物的长度、周长与面积,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把“数学步道”理念应用于几何图形教学中,能够大大加快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进程。

1.化抽象为直观

公式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难点,运用“数学步道”原理中的点数、目测、估算、分解组合等方法,把公式的原理拆解成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让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接地气”,既是将抽象概念直观化的有效教学策略,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重要途径。

2.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应用“数学步道”理念进行公式推导,需要把探究过程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每一步通过实验、思考、推理、归纳等合作探究活动,完成一个层次,并提出下个层次的猜想,引出下一步的实验与探究。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不仅放缓了教学坡度,而且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门槛,让学生通过一步步实验操作验证猜想、推理论证,最终推导出计算公式,完成对公式模型的建构。

3.培养模型思想与探究精神

学生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必须眼、耳、手、脑并用,既要想象猜测又要操作验证;既要目测估算又要类比推理;既要分析数据又要归纳总结;既要合作探究又要交流讨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推理与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和探究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圆的面积模型思想反思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让学生亲历过程,感悟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