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模型认知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1-03-24刘树领
【摘要】模型认知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之一,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化知识以及提高抽象概括与灵活应用能力的基础。文章以高中化学中体现模型认知素养最为典型的金属晶胞知识为例,阐述模型的构建与认知、模型特点分析、模型的灵活运用与迁移,以提高模型认知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
【关键词】模型认知;金属晶胞;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对模型认知的要求,即学生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高中化学诸如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元素周期律、速率与平衡、化学计算等内容,在体现构性观、微粒观、元素观、变化与平衡观、守恒观等学科思想中,均渗透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时间、观念等的影响,许多教师习惯于模型的直接运用而忽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习惯于结论的记忆而忽视结论的由来与推理,习惯于结论的套用而忽视深度分析与关联,从而使系统的知识变成碎片式知识,以致许多学生产生“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就是背诵,记住就会做题”等错误想法。现以金属晶胞知识的教学为例,谈一下对模型认知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引导学生理解模型的含义与特点
化学模型是人们在认识化学问题与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抽象、概括与归纳等科学方法,构建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特征的各种模型,常分为物质模型、符号模型及思想模型。无论哪种模型,都需要明确研究对象、构建模型的目的及模型的特点、优点等,才能让模型系统化并能推而广之。
如学习晶体结构与性质时构建了晶胞模型,不但体现了见大化小的问题解答思路,而且较好地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素养。晶胞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其高度对称性与无隙并置的特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与分析。并置是指一个晶胞以任意方向平移到另一个晶胞,均能实现面上各点的完全重合(如图1),无隙是指晶胞并置时能够与原晶胞的对应面、对应棱、对应顶点实现完全重合,即两个晶胞之间没有任何空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晶胞并置,使学生了解晶胞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原因,明白晶胞中对应的面、棱、点都是对称的,同时也理解晶胞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其仅是晶体的一个重复结构单元而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晶胞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理解模型构建的过程
模型认知教学主要体现在构建模型、研究模型、理解应用模型等环节上,模型构建是模型认知教学的基础。在学习晶胞模型时,通常以金属原子的不同堆积方式来引导学生如何去构建或提取模型。
金属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可利用塑料小球、大小相近的橘子、苹果等实物堆积排列出1至4层,使学生领悟到密置层(空隙小)、非密置层(空隙大)、最密堆积(以密置层形式堆积)、空隙等化学术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PPT(或截取网上的有关视频)展示金属原子的堆积过程,以增强学生对模型构建的立体感,同时引导学生把球体抽象为质点,提升学生的抽象及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过程如图2、图3所示[1]。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晶胞不是一个独立构成晶体的最小微粒,而是一个抽取出来的结构单元,同时也能明白晶胞形状不同的原因,即构成微粒的堆积方式不同。
三、引导学生对模型进行深度分析
模型具有直观、简洁之特点,但缺少对模型分析时,模型极可能成为学生记忆的负担,因而教师应对模型进行深度分析,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及认识角度,使学生的直观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增强模型认知能力,同时使学生领悟到模型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对模型进行分析呢?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要构建模型,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模型的关键点在哪里,然后指导学生分析模型,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模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模型,达到深度理解与掌握模型。如晶胞是源于对宏观晶体的组成、密度、熔沸点、硬度等性质研究而构建的一种模型,其体现了构性结合、宏微结合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思想,以下进行具体论述。
(一)运用均摊法分析质点贡献率
对晶体的组成、密度、空间占有率等性质的微观认识,需要从晶胞中所含的微粒种类与个数、微粒位置与位置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但其解答的关键是厘清晶胞中所含微粒(或质点)的贡献率,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晶胞中的质点贡献率问题,这样才能为晶体或晶胞的分析夯实基础。均摊法是分析质点贡献率最简洁的方法,其主要技巧是被研究的微粒供几个晶胞(或空隙)使用,则其贡献率就是几分之一。如立方晶系中的面心立方晶胞(A1),其顶点原子被切成(1/8),面心原子被切成(1/2),故面心立方晶胞的质点贡献率中顶点为(1/8)、面心为(1/2)。依次类推,其他非立方晶系中质点贡献率如图4所示。
(二)晶胞中配位数的问题分析
晶体的熔沸点除了微粒之间的作用力,还与微粒周围聚集的微粒数多少(配位数)有关,当然,晶体的密度大小也与配位数有关,所以通常通过分析晶胞中的配位数问题来研究晶胞。配位数是指晶胞中所研究的微粒与其距离最近的其他微粒的个数,它不同于配合物的配位数。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排列金属原子小球时的情景,进而直观推出其配位数(如图2、图3),再引导学生以顶点为研究对象,运用均摊法来计算出配位数,使直观思维上升为逻辑思维。如六方最密晶胞(A3)中,有1個体内质点与面角为60°的顶点距离最近,顶点被12个晶胞共用,故配位数为1×12=12。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同角度,拓展了分析配位数的视角,学生逻辑能力得到提升。
(三)晶胞中空隙问题分析
晶体密度直接受空隙大小影响,同时晶体性能的改良也与空隙大小有关,因而研究晶胞需要分析空隙的类型、多少及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等,空隙常以四面体空隙、八面体空隙为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晶胞的空隙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选取比较复杂的六方最密晶胞(A3)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回顾金属原子堆积时出现的空隙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通过PPT展示六方最密晶胞中四面体、八面体的空隙数,进一步明确四面体由4个质点、八面体由6个质点构成;最后,引导学生从定量计算的角度分析四面体、八面体空隙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原子周围都有12个原子与其相切(同层6个、上下层各3个),导致每个原子被8个四面体、6个八面体共用,即每个原子对四面体、八面体空隙的贡献率依次为(1/8)、(1/6),再根据六方最密晶胞中含有2个原子,得出四面体、八面体的空隙数依次为2/[4×(1/8)]=4、2/[6×(1/6)]=2。经过计算和分析,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凸显了化学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的科学思维。
(四)晶胞中原子分数坐标、投影及间距问题分析
晶体折射率受晶体中微粒的大小与位置的影响,因而研究晶胞就需要分析其所含质点的相对位置与距离等问题,这也是晶胞教学中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分析。质点位置通常采用原子分数坐标来分析,以晶胞参数(或边长)为单位建立原子分数坐标系,表示为(xj,yj,zj),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同。一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互相垂直,而原子分数坐标系的三轴不一定相互垂直;二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点都有不同的位置,而原子分数坐标系中表示的顶点原子分数坐标均为(0,0,0),若出现1,则意味着另一个晶胞出现[3]。至于粒子间的距离可以运用几何关系推知,也可以直接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但使用的坐标必须是空间直角坐标,原子分数坐标要转化为空间直角坐标才可使用。
经过对晶胞结构的分析,学生不仅明白分析与理解配位数、空隙、空间利用率等知识的方法,而且懂得了模型分析角度的选择源于实际问题的出现。同时通过多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空间想象、计算能力等也得到不断训练。
四、灵活应用模型解答具体问题
模型构建的目的是运用模型来解答复杂的问题,运用模型能够去除关联知识,使知识容纳在简单的思维体系中,这正是构建模型的价值所在。
(一)运用模型认识和分析复杂模型
1.离子晶体
离子键具有无方向性、无饱和性等特点,故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之间尽可能多地结合排列,但受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及电荷数的影响,离子晶体的结构与类型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硫化锌等晶胞模型时,可提出以下问题:(1)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如何判断?(2)离子晶体形成时,常是半径小的离子填充在半径大的离子围成的空隙内,请判断半径较大的离子的堆积方式及空隙类型。(3)阴、阳离子的数目及配位数各为多少?与同种离子距离最近的离子有多少个?(4)阴、阳离子的间距与晶胞边长(或对角线)有何关系?等等,以启迪学生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金属晶体模型的重要性。
2.共价晶体及其他晶体
共价键、氢键等具有方向性、饱和性的特点,故通过共价键、氢键等作用力堆积而成的晶胞则无最密之说,但仍可按照粒子的简单堆积方式去分析。如教学金刚石晶体、二氧化碳晶体、石墨晶体时,可类比离子晶体教学时提出诸如粒子的堆积方式是怎样的,晶胞中配位数、所含微粒数、构成粒子的坐标分别是多少,计算晶体的密度等问题,以促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解答新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计算能力。
3.不同晶胞模型之间的关系
经过上述的分析与引导,让学生思考典型晶胞之间的关系,找出最重要、最简单的关系基点,绘出面心立方晶胞与其他晶胞之间的关系(如图5),让学生的思维構建成点面结合的思维框架。
(二)真题训练,提高模型认知能力
模型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解答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供学生练习,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感悟化学知识的奥妙。
例(2019年全国Ⅰ卷·化学,节选)图6(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6(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_____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_____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分析:这是考查模型灵活应用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计算能力的题型,属于高考化学中的难题,但通过构建模型可以轻松解答。由“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可知图6(a)表示的是立方晶胞。由图6(b)可知,4个铜原子的直径即为立方体对角面截面的边长,又因立方晶胞中面对角线为√2a,所以x=(√2/4)a pm。镁原子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其与内部的镁原子相切,镁原子间距离为立方体的体对角线的(1/4),故y=(√2/4)a pm。利用均摊法计算立方体中含有8个镁原子(8×(1/8)+6×(1/2)+4)和16个铜原子[由化学式可知Mg∶Cu=1∶2或由图6(a)可判断],故MgCu2的密度是【(8×24+16×64)】/(NA·a3×10-30g)·cm-3。
由上可知,以金属晶体中几种典型晶胞为载体,通过模型的构建、分析与应用,可以使复杂的晶体知识简单化,使不同种类的晶体或晶胞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模型认知的教学中,将模型展示与模型构建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模型观察与模型制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及空间想象能力;将模型构建与模型演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将模型构建与问题解决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闫云龙.基于互联网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鲁科版“认识晶体”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6(5):35-38.
[2]赵宝.晶胞中各点坐标和微粒间距的研读分析[J].教学考试,2019(41):23-25.
[3]王星元.例析晶胞分割及晶体密度等参数的计算[J].化学教学,2013(9):69-71.
(责任编辑:罗小荧)
【作者简介】刘树领,正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