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

2021-03-24范付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生核心素养

范付江

摘要: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立良好班风和确立班级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渗透性的教育力量,也是班集体的荣誉感,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个性化的班风是根据班级的发展需求以及建设目标而确立的,体现出了整个班集体的成员意志,也意味着这种个性文化适用的独特性,所以,在核心素养下建设的个性班级文化是符合学生实际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文化;核心素养

分类号: G625.1

核心素养注重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开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而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的建设更加强调学生这个主体,他是班级成员意志的体现,也是班级的发展目标,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这也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让班主任有着更多的开展活动的素材,也让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了解,从而更快的融入新的班集体,让班级的发展目标明确化,建立班级核心发展方向。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物质文化的要素同样作用于班级文化,因此班级文化也包含了班级环境文化和班级设施文化两个方面,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1.环境文化

班级的环境文化也是学校环境文化的一部分,而保持班级环境整洁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小学生通常的活动范围在室内,有的学生喜欢追逐打闹,而有的学生喜欢折纸、手工等,这就会制造许多垃圾。在教室内有许多的碎纸屑和木屑等,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安排值日生做好班级内的卫生保持和维护工作,确立值日生制度,为学生讲解干净整洁的卫生带来的好处。同时鼓励学生建立卫生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并不是随意就可以设立的,这必须与班级的发展方向以及定位联系在一起,因此班级的物质文化就相当于班级展示出来的优良习惯以及优秀的作品,所以在选择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时候也必须能够准确代表班集体的每个成员或者大部分成员。在班级物质文化的主题选择上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选择的一种吉祥物,总之,只要能够帮助班集体的建设凝聚班集体的力量就可以,而班主任在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必须谨慎的选择。

二、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班级体重要的支撑力量,主要包括了班级的目标、班风、同学关系以及班级的舆论发展等。在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上,一定积极向上、意义深刻、立足学生。

1.从学校精神文化中获取

班级文化应该隶属于学校文化,因此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依托校园文化,沿着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走向,合理构建班级精神文化的框架。但是,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就必须突出个性,在许多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大家都喜欢以物喻人或者选择名人的成功实际映射出的道理作为班级的精神文化,这些都是具有发展意义的,也能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育理念,注重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充分地进行民主发言,从而确立班级的个性化精神文化。

2.结合学生的需求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为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培养坚忍不拔的品格,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必须结合实际,联系学生的需求,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状况,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动向,让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作用到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三、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也是确保班级正常运行的基础,而这些要去也必须是班级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包括教师,因此约束的是班级全体人员,所以,班级的制度应该有全班同学共同制定。这也是民主化和公平化的体现,也是严格班级纪律,保障高效教学效率和教学环境的基本要求。

1.建立班干部制度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是教师的好帮手,班主任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并不能时刻出现在班级中,在课堂以及课间班干部就是班级的实际管理者因此必须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工作。

班干部的选拔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根据班主任的观察和推荐以及同学对推荐人的评价,从而确定班干部的候选人,然后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班干部的选举。同时建立起班级监督制度,监督班干部的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引导班干部以身作则的行为模范。

2.建立小组管理制度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小组的设置上一定打破传统的班级岗位设置,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小组管理工作。小组设置上也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或者不同的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班级某一方面的活动策划和管理。

3.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是学生的家长,近年来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有了更多的关注,总想让孩子在班级中成为领导者,但是班级的管理依靠的是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的维护,因此在班级制度的建设中应该将家长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所以有必要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

在班级建设中,引入家长这个教育者,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学习不仅与学校有关,更重要的因素还有家庭关系以及社會因素,所以,必须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让家长成为班级的管理人员,参与班级活动和重大事情的决策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健.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动态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167-168.

[2]陆玲琳.基于核心素养 培育班级文化[J].启迪与智慧(中),2020(09):95.

该课题系2020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L200318018)结题成果。

注:该课题系2020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L200318018) 结题成果。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小学  河南  商丘  476113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小学生核心素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