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资源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1-03-24吴晓虹张玉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吴晓虹 张玉飞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通过整合图片、视频及生活素材等资源,利用校本课程、课外实验及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整合资源;核心素养;高中生物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2018年,教育部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进行修改,更加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创新地、有效地使用教材,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整合资源手段及教学策略。

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整合图片、视频、生活资源等手段落实、发展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性分析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高中生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为知识和生活搭建桥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及经验中观察、发现并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免疫调节”的学习中,以一张当地医院的血液常规化验单作为实物,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免疫调节的重要性。以学生自身患感冒的过程为例,分析空气中的感冒病毒是如何突破非特异性免疫及机体如何通过特异性免疫消灭病毒恢复正常的。日常教学中利用实物或分析生活实例,学生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能主动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参与到日常社会生物学热点的讨论中,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提高了。

2. 利用图片、视频或现代化手段整合教材资源,渗透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培养生命观念,让高中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自觉地珍爱生命,这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是培养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石,对落实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例如,在学习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时,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视频或者动态图像展示两种细胞器的四维立体模型,充分展示其内部结构及物质,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及比较“形态”“结构”“包含物质”“当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等,为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生化反应的发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明确其功能的特殊性离不开结构的特殊性,落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又如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学习中,除了了解艾滋病的概念及艾滋病毒侵染机体后的历程,还可用艾滋病病症图片、视频或“红丝带”科普视频直击学生心灵,同时修正对艾滋病的认知误区,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珍爱生命;结合艾滋病阻断药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冷静、科学地对待生活问题的心态,落实生命观念。

3. 创设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对于各种生物知识和外部世界有着较强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针对有价值的问题、疑惑进行研究及实验,探讨、验证想法。

例如,在“其他植物激素”一节中,学生對探究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恶苗病的成因,并设计实验,探究赤霉素的作用;同时,通过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科学评价别人的观点,培养其科学思维,让其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选修一的“果酒果醋及腐乳制作”中,让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实践,并思考生产制作过程。这样的实验活动既能保证有效性,又能保证科学性,同时能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构建种群增长模型;小组表演话剧,展示生物进化;动手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多肉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制作思维导向图,理清必修本的相关知识联系,等等,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生物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1. 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发展性,开发校本课程,落实社会责任

校本课程不同于课堂教学课程,它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师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展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可创设《你所不知道的生物科学》《有趣的生物现象》《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等课程内容,通过有趣的形式,有效地补充和拓展课堂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并尝试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判断,落实社会责任。

2. 立足课内,延伸课外,开展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

课外实验的开展,是以课本知识为主体的实验延伸,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例如可利用寒暑假开展“调查人群中的耳垂情况”的实验来模拟教师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让学生深入掌握调查和统计方法,通过亲身体验,接触社会,培养其获取信息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又如开展“我身边的环境污染及污染程度调查”,体会“必修三”中的《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内容,形成爱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社会责任;再如开展“探究可降解饭盒的实际降解情况”等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有疑惑的生物问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困惑。

综上所述,整合教材资源,重视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紧扣生物学科特点,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整合教材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培养其生物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周丽萍.提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J].中学生物学,2016(12):52-54.

[3]赵辉,龙秋月.基于生命观念建构,培育生物学社会责任[J].中学生物学,2017(10):61-63.

[4]王吉文.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7,42(5):13-14.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广东省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