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活学·语用的灵动
2021-03-24陈回春
陈回春
摘 要:语文是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活教活学,让学生诵读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积累;运用;创新
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概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使用祖国语言”,“语文课程是让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程设计理念”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注意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注意语言的实践运用,在实践中了解语文应用的文化内涵和规律。”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汉语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使用汉语的规律,认真落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的任务。
一、调动学生“思”起来
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造就了每一个学生对不同事物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而语文这门课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与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之间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凝聚了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是对生活的记录、加工、改造和升华。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文章主旨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回忆中获取灵感。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丰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与情感世界导致每个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在理解上的多样性。由多样性引起的个体差异,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从课本知识回归生活,让他们将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不是一味地将文章中的文字照本宣科地给学生朗读、讲解。唯有基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超越文本,才能够做到透过文字表面,产生更加深刻的见解,形成属于学生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以“预测”为主线编排的阅读单元,如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开动脑筋去思考故事的情节和发展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应充分利用旁批,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在哪里进行预测(如故事的情节当中、故事的结尾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从中想到了什么、借助什么来预测,等等,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不断丰富阅读经验,并更好地迁移运用于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又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这两篇课文都没有呈现完整的内容。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大胆预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及故事的结局,最后结合老师的讲述,看看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这样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举两得。
二、激发学生“动”起来
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讲课的时间与学生的读书时间此消彼长。如果老师用的时间太多,就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但还没理解的情况。要摒弃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串讲、串问,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去摸索,并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机制,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积极的读书状态,喜欢阅读、擅长阅读,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汲取知识的转变,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动”起来。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针对“为什么说孩子们的这种沉默是可贵的”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鼓励他们发表个人的理解和感受。有的同学说,因为孩子们知道自己错了;有的说,孩子们在老师的提问中沉默了,他们开始反思自己自私的行为,心里很愧疚;有的说,爸爸妈妈为我们的成长操碎了心,而我们平时却很少关心他们,在沉默中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还有的说,孩子们从这次沉默中懂得了要回报父母爱,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担忧愁……随着思路被打开,同学们的思维也就得到开发。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当学生认知出现偏差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来自行修正;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时,我们应该注重聆听,而不是扼杀他们可能正确的想法。通过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讨论,得到大家一致达成共识的结果,摒除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老师说的为主,以教材写的为准”的不良概念,打破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和枷锁,让课堂充满知识的开放性以及答案的多元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让学生享受包容、平等的课堂氛围。这极大地促进了文本、老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些课堂训练,学生对文章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把握得更加到位,從而取得不一样的实践感受和学习体验。
三、吸引学生“钻”进去
一个教育学家曾经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对象是否有趣,能否抓住学生的眼球,关系到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为这决定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关系到学生课堂阅读活动开展的程度。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正是教师们需要花心思琢磨的地方。教材作为一个文本载体,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习氛围之中,营造出一个没有拘束的、充满尊重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里面独立自主地学习,思维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驰骋,将生活经历和实践融入阅读之中,从而体会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这需要教师学习和探索。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装满水的瓮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其语言形式与现代文不一样。为了让学生对这类文体产生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接着指导学习生字,跟着老师朗读(注意正确的词句停顿),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在此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朗读,一边读一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初步获得语感。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大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几乎一样,例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同之处,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理解课文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我设计的情境中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很快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内容,而且掌握了该篇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课后,我还鼓励学生仿照其学写一个简单的场景,如:一群同学在操场上玩耍,一个同学跌倒了,李强把他扶起来,送到校医室。有一个同学写成了以下的文言文:群儿戏于场,一儿失足跌倒在地。众皆围之,明扶其找医,儿感之。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引导学生“创”起来
《新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充分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阅读才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最大生产力。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在阅读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获得思维成果,受到文化的熏陶,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多媒体、视频等元素添加到日常的课堂学习中,搭建一条同学们喜欢的、由熟悉的生活场景组成的知识桥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积极思考,并最终学有所得。如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一文时,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捕鱼情景。由于翠鸟很多学生没见过,仅靠课文简短的文字描述,很难让学生体会翠鸟的形象及捕鱼动作的敏捷,于是我借助翠鸟的图片及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翠鸟的捕鱼过程,再结合文中“冲、飞、衔、站、吞”的动作描写,使学生对这种陌生的鸟有了深刻的了解,又借此引导学生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仿照作者写翠鸟捕鱼的情景来写一段“小金鱼吃鱼粮”,并通过“游、张、咬、吞”这些动作描写来呈现小金鱼吃鱼粮的情景。这些实实在在的讲述让学生开拓了思维,能真真正正将语用落到实处,使学生学有所长。
课本和课外文章为教师提供了阅读教学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展开交流与互动,学生提高了理解能力,增强了阅读的体验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了思考的成果,接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享受着知识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