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四德”教育课程开发初探

2021-03-24罗春艳孙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教育

罗春艳 孙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学生最终成长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我校“以德为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以“爱、诚、孝、仁”为核心的“四德”教育课程。德育课程的开发,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课程支撑。

【关键词】德育课程;“四德”教育;爱诚孝仁

我们学校是2015年新建的一所农村小学,生源主要是附近村庄的农村学生。学校自立校以来,就确定了以德为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营造“爱诚孝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

以“爱诚孝仁”德育为联结点,构建学生、教师、家长“立体化”三级德育网络,拓宽渠道,营造氛围,使“立德树人”校本德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彰显。通过校本德育课程,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德育课程开发:“四德”教育课程的开发

学校成立德育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德育课程的四个主题:爱、诚、孝、仁。精选以“爱、诚、孝、仁”为主题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开发出符合农村小学生心理年龄阶段的、适合本校校情的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实践中,我们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家乡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爱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进行“诚德”教育;以关爱老人、孝敬老人为主要内容,进行“孝德”教育;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要内容,进行“仁德”教育。以故事、歌曲、电影、名人名言、朗诵、实践等形式展现,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四德”教育课程的落实

学校每周五最后两节课为校本课程时间,有专门的老师分别上“爱、诚、孝、仁”课程。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也渗透爱、诚、孝、仁的教育。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德育理念春风化雨,爱诚孝仁浸润心灵”的“爱德之星”“诚德之星”“孝德之星”“仁德之星”评选表彰活动,以活动促落实,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四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四、“四德”课程的展演(以爱祖国主题为例)

1.开展“颂祖国、唱红歌”活动

红歌代代传,歌声唱祖国。一曲悠扬嘹亮的《国旗国旗真美丽》拉开了比赛的序幕。紧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爱北京天安门》《闪闪的红星》等一首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把全体师生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2.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诵读中华经典”活动

红色经典源远流长,是历史长河中永久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各中队通过诵读《走进四季》《我是中国人》《少年中国说》《沁园春·雪》《长征》等,用最优美的诗篇尽情展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向伟大祖国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3.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飞驰的复兴号列车、射电望远镜、独创的深海利器“蓝鲸2号”、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这些影片中展示的“大國重器”让同学们深深震撼。一篇篇观后感,抒发着同学们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自己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的决心。

五、“四德”课程活动实效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在“四德”课程的引领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四德”教育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石维新.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方法和途径.《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08期

[2]郑英.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年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