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叙事特色
2021-03-24黄楚新任博文
黄楚新 任博文
【内容提要】伴随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智能媒体技术逐渐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智能媒体下的媒介偏向重构新闻叙事形态,影响和塑造着新的传媒生态和社会模式,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表现出其局限性。
【关键词】智能媒体 新闻叙事 媒体融合
一、媒体向智能化发展
(一)人工智能驱动媒体智能化变革
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融合,赋能社会产业升级变革。根据最新调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已进入爆发增长的阶段;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核心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500亿元,未来15年也将持续稳步增长,至2030年核心产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0亿元。①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经济融合发展和智能创新的新引擎。技术变革与媒体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各国媒体行业纷纷瞄准媒体智能化创新,推动智能技术运用于媒体研发,深入布局媒体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驱动智媒时代加速到来。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②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极大推动了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多样化落地。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全环节深度结合,重塑信息生产和传播流程,改变传媒业态。智能算法、虚拟现实、机器写作等前沿技术介入媒体生产,智能网络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构成未来新闻媒体的生态环境。
(二)智能技术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智能媒体依托于不同的智能终端,是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由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驱动,衍生出的多种新型媒介形态的总称。其能够有效识别并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使用体验,打造媒体和用户互联互动新模式。当下,人工智能的部分能力已被广泛运用到我国主流媒体和商业媒体平台实践中。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表了一篇由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撰稿的文章,标志自动化新闻写作第一次在国内得到应用。2017年两会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推出智能交互机器人参与新闻生产,此后VR/AR沉浸报道、5G/4K/8K传播技术以及AI合成主播等新兴技术手段和传播形态不断融入到每年两会报道中。2019年8月,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发布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同年9月,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正式成立,推出系列融媒体、智媒体创新产品;12月,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主要媒体逐步深入布局媒体智能化转型,开启了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智慧革命。
伴随智能媒体加快落地,媒体融合向纵深迈进、一体化发展,进入到新兴全媒体时代。其不仅强调媒体类型多样,还强调覆盖范围广泛、传播方式多样、传播主体多元和整体媒体生态焕然一新。③媒体从相加到相融,智能技术赋能媒体内容建设与管理创新,并在推动新型主流媒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智能传播促动叙事媒介化转型
在算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有力的技术旋涡下,媒体行业内容创作和传播均表现出“AI+媒体”的新特征。跨媒介叙事产生全新的叙事语法,如游戏新闻交互性叙事,VR/AR新闻沉浸式叙事,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智能新闻生产的场景化叙事等。单一信息模式的新闻早已转变成为融合类新闻产品形态,并向全面化、个性化、融合性、服务性方向不断发展。
在新兴的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环境中,新闻叙事的研究对象逐渐脱离传统新闻文本,转向多媒体融合的新闻产品,叙事方式也发生了从文本叙事向媒介叙事偏移的重要转变。延伸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思想,智能传播形成新的叙事尺度。多种媒介加持的新闻形态下,媒介自身固有效果以及媒介框架对新闻内容转化的双重作用更加凸显,并在日常媒体接触中对我们的感知比率产生影响。因此,新闻叙事的研究范围和重心扩展到媒介叙事的多元层面。
二、智能媒体背景下新闻叙事特征
在“重新理解媒介的基础上”,本文从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逻辑、叙事接受五个方面阐述智能媒体背景下新闻叙事特征的变化。
(一)叙事主体:数据发声,人机主体间性升级
智能媒体时代数据是一切技术媒介的底层逻辑,数据信息驱动新闻生产,数据可视呈现新闻内容,数据预测拓展新闻边界。相关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仅2020年2月2~20日这个时间段,来自31个省区市的992家媒体机构共在媒体大脑MAGIC平台上合成疫情相关视频内容达20万条。④数据驱动的机器自动化编辑已经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力量。
智能化生产初期,机器多用以执行规定任务,提高生产效率。伴随技术深度发展,智能媒体逐渐过渡到万物皆媒、人机合一的新阶段,摆脱辅助的工具性角色进化成为动态参与的传播主体。其中,人机关系从早期机器承担中介作用的人机互动(HCI)、机器辅助,转向机器作为独立叙事主体的人机协作、人机对话等新的融合形态,人机传播(HMC)成为定义传播主体的新范式。转型之下,传播主体和媒介技术主体超越二维的主客体关系,表现为“共同主体”形态。⑤人机不仅在主体间发生互动交际,还作为新闻叙事的共同主体对外界传播。人机主体间性从交互主体性,升级成为交互主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体。 2020年疫情下的两会采访,新华社首次采用5G全息投影技术,实现了与人大代表们的异地同屏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的影像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并投放到北京演播室,记者则可以对“代表”进行采访,以及握手、互动等。可以看到,机器已经从后台逐渐走向前台,人机主体间互动及人机共同体形态,在新闻实践中已初见雏形。
(二)叙事结构:开放语境,嵌套逻辑与板块组合
智能技术加速媒体深度融合,新闻叙事从金字塔式的封闭结构解放出来,转向开放式解读。一方面讀者能够以第一视角参与叙事过程,生成个性化感受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读者可以自主选择阅读路径,基于个人兴趣挑选信息和了解新闻内容。开放语境下互联网叙事逻辑得到加深和强化,从内容结构看,信息脱离传统媒介的固定范围,新闻内容不能再以任何隐含议程的模型进行设置或组织。超文本链接允许读者不断跨越媒介和文本,形成跳跃性和层层嵌套的阅读逻辑。在形式结构方面,融合新闻形态呈现板块化结构特征。延续报网转型的改革思路,本质上所有新兴新闻形态仍可理解为内容和评论两大区域板块。区域内部细分为文字、语音、动画或者互动、留言、转发等小板块,这些板块又由不同媒介元素构成的意义区域组成。新闻生产者运用多种手段,将这些媒介元素承载的原始新闻素材进行重组,加工成为新闻预制件,在后期报道编排时灵活组合。⑥
当下新闻实践中,超文本语言H5成为智能媒体背景下的叙事典型。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沉浸式横屏手绘长图H5《复兴大道70号》。整个作品在手机端长约55屏,覆盖500多个历史事件和场景等,被网友称赞“当代版清明上河图”。作品将音视频、动画等元素有机融入每个叙事场景板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和百姓生活变化进行细致描绘和梳理。借助多元创意的媒介表达,新闻叙事在时间长度和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得到解除。读者被赋予自主叙事权,通过滑动终端屏幕选择走进不同的新闻事件场景,并采用AI换脸等方式和历史互动。在看、读、听和参与新闻的融合体验中,深入了解细节内容,理解事件全貌,形成深刻印象。
(三)叙事话语:影像载体,传播情境的在场化
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推动人类传播活动开始由语言符号向视觉符号回归。智能媒体的发展加深了这一趋势,5G高速网络催化媒体智变,信息以大容量、大颗粒、高时效的形态传播。内容丰富,易读性和包容度更高的影像成为智能技术的理想媒介搭载。智能媒体背景下,影像话语削弱了传统叙事对文本地位的强调,视频化、可视化在新闻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智能技术如VR/AR新闻,VR/AR直播等注重沉浸感的临场化新闻形态,逐渐消除了新闻的情境敏感性。智能媒体演化信息传播的共时性变成同时性,现场感嵌入同场域,人与媒介以及媒介搭建的环境进行对话,从而形成亲历感受。在媒介和身体高度弥合的具身传播形态下,人的身体和感官得到全方位延伸,人和新闻环境也将在影像编码的虚拟空间中实现共同在场。2019年澎湃新闻推出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其使用360度全景图片、定点VR视频、漫游VR视频等智媒技术,搭配航拍、延时摄影等方式拍摄制作。阅读中,三江源的立体景观伴随手指触屏发生变化,且与人的视觉规律相一致。细致化呈现与贴近性体验让读者如同置身于三江源自然环境,产生强烈的在场感和共情感。
(四)叙事逻辑:量化思维,内容相关性凸显
智能媒体偏重大数据思维,其以相关性为基础,将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数据中来阐释事实或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一切事物都成为信息来源,媒体通过全样本数据对事物间的关联性进行量化,揭示事物的深层联系和发展规律。反映在具体新闻实践中,新闻内容并不注重对事件背景或原因、意义的刻画,而强调以更加快速、准确和尽量减少偏见影响的方式挖掘信息,呈现、解释或预测事件。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为量化形态,比如可视化的数据图表和图文内容等。
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成为智能媒体叙事的主要逻辑特征。以可视化数据新闻为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家媒体联动科技公司推出大数据预测报道,赋能新闻发挥建设性作用。如第一财经制作《离开武汉的500多万人都去了哪里?大数据告诉你》,针对冲上热搜的话题“500万人离开武汉”进行解读。其综合武汉文旅局发布信息和百度地图慧眼迁移大数据、航班管家大数据等,判断出武汉流出人口的集中地区、迁徙流量等,起到预测预警的作用。《新京报》制作的《春运返城高峰将至,大数据分析北京人口流入来自哪里》,借助百度迁徙大数据,采用桑基图、折線图、矩形树图等方式直观呈现各地回流北京的人口情况,对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建议。
(五)叙事接受:用户中心,共创共享新闻体验
智能媒体新闻强调用户主体性,主动创设用户视角下的解码框架,在内容、形态、话语等方面不断贴近大众阅读习惯、适配大众媒介使用需求。在多元主体参与和丰富的传播形式中,构建共享共创的叙事空间。⑦不断打破叙事界限,提高用户的叙事接受度。具体的叙事接受形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个性化,开放语境下的新闻叙事结构为读者提供了叙事的自由选择权。读者在智能媒体的叙事引导下,自主操作并获得不同新闻信息,形成个性化的新闻阅读感受,新闻从大众叙事向个人叙事转型。二是参与性,人工智能驱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全媒体形态调动用户全感官参与,用户在与内容的交互中,也成为新闻事件的体验者。三是沉浸性,智能技术打破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新闻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全景式报道。同时虚拟现实等技术对现实还原和拟真,带给读者全息化的媒介感受,也让读者对新闻内容生成沉浸认知。四是易读性,智能媒体丰富了新闻的可视化表达,借助可视化形态,庞大的信息、复杂的关系、抽象的结构以直观形象、简洁准确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读者快速阅读和更好理解新闻内容。
三、智能媒体新闻叙事存在的问题
(一)弱智能阶段,叙事质量遭忽视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尚处于弱智能阶段,技术文化初期,新媒介最重要的内容即技术本身。因此,智能媒体生产下的新闻内容常常被其技术属性所压制,沦为技术和产品的附庸。叙事本身则受到技术水平限制或者为迎合技术表达,常常忽视自身的质量水平和传播效果。当下,AI主播极大提升了播报效率,实现24小时连续新闻播报。但由于技术限制,虚拟主播的能力仅停留在文字的语音再现层面,缺乏对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情感表达,很容易让用户失去观看兴趣并产生审美疲劳。而机器人写作、视频自动生成等智能编辑技术,实际适用的稿件类型和新闻范围也相对有限,并且通常依赖模板填充信息,生成内容相对简单、粗糙单调的“格式化”报道,缺乏深入分析和对复杂逻辑的解读。
(二)娱乐化特征,叙事严肃性消解
智能媒体技术更新了受众的新闻使用体验,个性化的参与视角、沉浸化的使用感受、轻松的信息获取等都让受众的新闻接受发生改变。智能媒体新闻很容易被媒介的玩具属性所占有,传播的游戏特征被放大,并主动寻求对受众玩乐诉求的满足,新闻事件严肃深刻的本质也在互动性的娱乐体验中弱化和消解。抗疫期间央视频推出方舱医院建设的VR直播,在线网友们给工地施工车辆和基础设施取名 “叉酱”“送灰宗”“红牛哥哥”等,并依照饭圈文化给它们打榜和刷数据。在传播中,网友的观看行为逐渐演变为一场泛娱乐化的网民狂欢,灾难的沉重性、疫情的严峻性、生命的严肃性以及举国抗疫与时间赛跑的深刻意义都在网络空间中消解,导致新闻场域和现实生活感知出现巨大反差和明显割裂。
(三)大数据语言,叙事实现伦理悖论
利用大数据、图像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生产,智能媒体新闻建立在海量数据和信息基础之上。智能抓取识别和自动化生产的背后,往往意味个人身份信息等隐私的公开或泄露,技术上的可实现和用户数据安全隐私问题成为智能媒体新闻生产中的一个悖论。另一方面,作为技术的算法并非中立,算法自身的开发场景及其在推荐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偏向都极易引发伦理风险。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黑箱化趋势,算法生成精准认知与操控信息的权利变得更加难以琢磨。而这些隐含在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和叙事逻辑建构过程中的叙事伦理因素,又常常为数据理性的外衣所遮盖并被读者忽视,因此可能引发更深的伦理危害。
(四)专业性流失,叙事价值引领缺位
智能媒体语境下,个性化推荐和算法过滤使得原本复杂的信息传播活动变得容易和高效,但也一步步弱化了传统媒体“把关人”的作用。同时,智能技术加深了互联网环境下文化生产的集体合作行为,媒体专业界限更加宽泛。策展式的新闻业态不断冲击着职业新闻人的主体角色,导致他们在信息传播空间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新闻生产主体更多元,信息更丰富,传播更便捷的同时,个人意见的强化以及文化、利益和思想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也更加激烈。新闻生产中的专业性流失导致主流价值引领缺位,复杂流动的信息环境并未给受众带来真正的自由感和授权感,而是更容易让读者的辨别意识下降,在信息浏览过程中感到迷失。
四、智能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叙事发展趋势
(一)人机高度协同,叙事能力提升
人工智能算法、数据、算力持续优化,人机融合程度将不断加深,并与新闻叙事各层面深度结合,从内外两方面驱动叙事能力提升。外在驱动方面,智能技术推动叙事全要素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内在驱动上,智能技术延伸和强化了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实践,能力创新为新闻叙事创新开辟了新空间,推动着叙事不断探索新角度,拓展新维度,达到新高度。人机协同趋势下,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融合深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互相补充,形成有创意也有温度的智能媒体叙事特色。 (二)智能+音视频传播,增强叙事体验
智能媒体环境下,视听媒介在传播中获得强势发展。5G网络提高了视频传输效率和声画效果,4K/8K技术推动视频从高清向超高清转化。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结合,扩大了用户对视频、直播内容的阅读偏好和需求。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实际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多可视化、交互性、沉浸性、即时性的新闻叙事体验。同时,智能翻译、语音互动等音频技术讓简洁清晰的人机交互模式得到实现,音频内容成为“万物互联”智媒时代的重要内容形式。人工智能技术扩展音视频的创新创意空间,“智能+音视频”叙事形态渗透在智能媒体新闻叙事过程中,不断增强用户接收信息的视听体验感。
(三)智能技术升级,拓展叙事边界
智能媒体发展,内容创新是根本。伴随机器深度学习模型改进,人工智能技术升级进化,自身的信息认知和逻辑思考能力不断提升。符号学习和深度学习相结合,智能语言越来越贴近人类逻辑方式。未来,智能媒体的叙事边界将不断拓展,并应用在因果线性逻辑的新闻叙事中,机器新闻对事物关系的解释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主流算法将作为媒体生产的要素前提,持续赋能机器价值观。在群众路线指引下,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叙事的价值共创作用,驱动内容守正创新和品质提升,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注释:
①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EB/OL]. https://www.iimedia.cn/c400/73875.html,2020-8-26.
②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2019-1-25.
③唐绪军,黄楚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22.
④中国记协网.战“疫”,近千家媒体机构是如何在线化生产的[EB/OL]. http://www.zgjx.cn/2020-02/24/c_138812379.htm,2020-02-24.
⑤喻国明,杨雅.5G时代:未来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模式重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3(01):5-10.
⑥刘冰.融合新闻叙事与呈现[J].中国出版,2015(04):33-35
⑦国秋华,余蕾.消失与重构: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叙事[J].中国编辑,2020(04):47-53
作者简介: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博文,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