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
2021-03-24王新光
王新光
摘 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以期发现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到适合于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技工学校 古诗文 教学现状 对策
技工学校作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果,让学生的古诗文素养得到切实提升,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学及教研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收获
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脉络和基因,学习者可以从中体味古诗文之理、意、情、趣、美。
技工学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意识等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古诗文,不应只是解决字词障碍、译文,而应该收到以下效果:学生毕业多年后,还能背诵学过的古诗文;看到古诗文的篇名、作者、句段等有亲切感,能够联想起相关的知识、故事、人物,内心升腾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二、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经验及专业化情况
由于受现实条件的制约,技工学校教师在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方面的匹配度不够理想,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知识素养。目前,部分技工学校的主要关注点在技能大赛、常规教学活动等方面,对文化课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较少组织文化课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相比技能专业课教师,文化课专业教师学习培训以及跨校的教育教学交流沟通机会很少,影响了文化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师教学方法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技工学校教师基本都是通过应试教育层层考试选拔进入教师队伍的,其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比较固化。传统、刻板的教育教学和考试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诗文的教学形式和效果。
3.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存在两个极端情况
一是部分教师力图讲深讲透,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满堂课文串讲,词句译释,语法讲解,思想概括,修辞分析……力求做到条分缕析、深广细透。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对部分学习基础好、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比较适用,但却将相当一部分学生排除在有效学习之外,因为他们对古诗文既无兴趣,也无学习基础和能力,对此只好应付了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另一种情况是,部分教师认为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差,学也学不会,讲多了没用,因此授课时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其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学,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指点。
上述两种情况都没有立足技工学校实际,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方面
一般来说,技工学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相对更低,原因大致如下。
1.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有偏差
首先,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对学习成绩不太重视;另外,一些学生认为古诗文产生的年代太久远,对古诗文自然产生距离感,先入为主地认为古诗文不重要。其次,学生诵读力度不夠,背诵和掌握的古诗文数量不多,不能形成对古诗文语境的整体感知。
2.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习惯未养成
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限,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到了技工学校阶段,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部分学生仍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认真努力学习,从而对学习采取放任态度。
三、技工学校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破除古诗文无用论对教学的影响,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古诗文
对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直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学习古诗文与就业的关系也不大,但学习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了解中国文化根基、脉络,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古诗文与其他学科不同,不能期望技工学校学生从中学到多少立竿见影、能够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知识,古诗文的作用对于技工学校学生而言是“隐形”的,是“潜移默化”的,就像须根之于植物,根系发达才可能花繁叶茂。
(二)营造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压力
教师要重视环境育人、情境感染和熏陶,让古诗文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春风化雨之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愉快学习,使古诗文课堂变得轻松、高效,消除学生对古诗文的畏惧感、疏远感,从而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淡化考试,改变应试教育以考试为学习目的的错误认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技工学校平日比较注重卷面考试,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理解与掌握。对此,可以引入知识考查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在学习上犯错。可以让学生抄写适量的课文或词句,但要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的教学要求可以形成梯度,避免只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惩罚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厌恶学习。
(三)更加重视预习
有人认为预习会使学生失掉对课文的神秘感,以至于影响学习的兴趣。这种顾虑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课本就在学生手中,用心学的学生自然会提前浏览学习。
可尝试将“先教而后学”改为“先学而后教”。在必要而充分的指导基础上,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通过课堂或课下的解答为学生释疑解惑。
(四)重视诵读
诵读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的有效途径。诵读可以让学生体味古诗文的节奏美、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增加审美情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越,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使技工学校的学生也做到“动静结合”,达到“文质兼美”。
(五)淡化语法
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不应是背景、作者等内容的讲解,而应是古诗文本身,是古诗文的审美意蕴和思想内涵,是对古诗文的整体审美感知,而这些正是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句式、字词的活用等语法知识对多数技工学校学生来说,则应以了解认识为主,不宜讲解过多过深。
四、小结
古诗文对于技工学校学生的意义和作用毋庸赘言。面对教育教学新形势,作为一线教师,要加大教研力度,追踪教育教学动态,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方法,积极作为,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的人文发展,让古诗文的学习成为技工学校学生一生的难忘经历,让古诗文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张旭.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9(11).
[2]谷红丽.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策略微探[J].语文月刊,2019(2).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