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大学生优秀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关系
2021-03-24李宽
李宽
[摘 要] 以往研究较少关注蒙古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状态,促进蒙古族大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与中华民族,本文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蒙古族大学生优秀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策。本文具体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现状。第二部分为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困境及原因。第三部分为影响因素。最后,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从文化、国家、学校、家庭、个人五个方面提出提升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对策。
[关键词] 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2-001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一位2017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中谈到希望少数民族大学生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蒙古族大学生不仅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选取蒙古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提升蒙古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和民族认同的途径。积极心理学研究兴起于美国,近几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积极心理学在肯定过去心理学研究个体受环境和本能等因素控制外,更加强调人类的力量、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民族认同指个体对自身民族身份的确认和自识性,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方面。本文所指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主要包括对蒙古族的语言、文化、习俗等内容的认同,也包括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文化适应指两种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根据berry对北美少数民族适应状况的研究,个体文化适应包括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种类型,整合(integration)指个体既维持母体文化,又寻求与主流文化互动的策略。同化(assimilation)指个体逃避认同母体文化,去寻求与主流文化互动。分离(separation)的文化适应策略与同化相反,指个体认同母体文化,而避免与主流文化互动。边缘化(marginalizaiton)指个体同时排斥主流文化和母体文化。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寻找蒙古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关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同时也为大学生教育特别是民族大学生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资料。
一、现状分析
根据以往研究,蒙古族大学生有强烈的主流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并且有良好的国家意识,蒙古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采用的策略分别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民族认同受年级和生源地影响,文化孤立感和分离感与消极民族认同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而与积极民族认同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需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减少或消除文化孤立感和分离感,增加积极民族认同。王晓坤采用问卷法对呼和浩特市部分蒙古族大学生调研发现,蒙古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分数高于平均分,说明蒙古族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这一结果可能与思维方式不同有关,加拿大学者Berry调研发现北美移民较多采用边缘化的文化适应策略,中国少数民族较少采用边缘化策略。西方的“冲突论”认为应通过一种同质性的民族认同来代替少数民族的本民族认同,而中国提倡民族融合,既保持少数民族原有文化和民族认同,同时认同主流文化和中华民族,费孝通提出作为与国家认同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个体的民族认同相比,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不同的民族观是采取民族政策的重要依据,如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政策,少数民族可在生育、教育、就业、竞升等方面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并且蒙汉关系融洽,较少出现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偏见,蒙汉通婚也比较常见。而西方较多采用排斥、压制、歧视少数民族的策略。面对本次新冠病毒疫情,许多蒙古族大学生争当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充分说明蒙古族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勇于担当,具有高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蒙古族大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研究发现,蒙汉大学生在优秀心理品质各维度中并未有显著差异,并且总体发展在中等水平。蒙古族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受游牧文化的影响,蒙古族大学生有许多优秀心理品质,如乐观好客,性格直爽,与人交往较少猜忌;待人真诚,乐观开朗;蒙古族民风淳朴、勤劳、务实;蒙古族大学生不怕困难,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思想活跃、自由。作为青年人的优秀代表,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整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困境及原因
蒙古族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融入主流文化,但受制于语言、生活方式等不同,有时会感到失落和困惑,一方面又担心受到本民族同学的排斥,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蒙古族大学生遇到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语言问题方面,许多蒙古族大学生来至农牧区,主要通过蒙语授课和日常交流,进入城市后,虽有蒙古族学校,但是在汉语基础课成绩较差,包括在日常交往中,生活在以汉语为主的主流文化下,难免存在文化适应问题;生活方式方面,虽然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一样无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是其生活方式、习俗与汉族存在一定的差异,难免出现适应问题;人际方面,蒙古族大学生表达方式比较直接,不含蓄委婉,在人际交往中易发生冲突。受语言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蒙古族同学在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时可能存在互相不了解、误解甚至是偏见。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个别蒙古族大学生自卑、孤独、沉默寡言,拒绝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适应。
虽然绝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民族认同、中華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但是个别大学生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淡薄,容易沉溺于世俗和平庸的生活,其主要原因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初步形成,但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会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其价值观,容易使大学生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其次,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大学生容易出现迷茫。再次,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等主流文化的认同受到大众文化的削弱。个别大学生崇洋媚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低,缺乏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学校和家庭教育缺失也是导致个别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因素
国家方面。个人成长受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因素的影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的优惠政策和相关制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国家的优惠政策包括高考加分、民族班、预科班、低学费、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和制度不仅有利于提升蒙古族大学生的就学机会,同时有利于减轻家庭经济負担。当然学校也应注重对帮扶政策的宣传,注重感恩教育,使蒙古族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家政策的同时,也能心存感激,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中华民族认同。
学校方面。学校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化的方式对个人产生影响。师生关系、同学交往、校园文化和制度对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有重要影响。由于文化信念、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大学生之间特别是蒙汉学生之间难免产生言语和肢体冲突,教师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冲突,同学之间能够客观、无偏见地看待蒙汉之间的冲突,对蒙古族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具有积极影响。有研究发现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担任学生干部以及汉族朋友的数量对蒙古族大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有显著预测作用,这也充分说明蒙古族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和与汉族大学生良好互动有利于增强蒙古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家庭方面。家庭是个人成长最主要的首属群体。研究发现家庭收入、父亲职业、居住地会影响个体的国家认同意识,具体表现为,家庭收入高的个体国家认同意识更高,父亲为无业或失业状态下,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低。生源地为城市的蒙古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情感显著高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可能与经济生活、社会地位和文化接触有关,生活在城里的大学生可能其经济生活水平高,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厚,与主流文化接触的频率更高,也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易认同中华民族。
个人方面。个人因素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的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不同的蒙古族大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面对挫折情境,有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性认知与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而有的大学生却选择了分离与逃避,如有的大学生将老师和同学对个人的建议,理解为是偏见和歧视,从而选择独处或与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小团体回避与主流社会交往。
四、对策
文化方面。应充分挖掘蒙古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培育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助力蒙古族大学生适应主流文化。民族认同主要指的是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主要指政治认同。应更多采用包容的思维理念和方式,构建和谐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国家通过相关制度和法律保护蒙古族的权益,蒙古族对国家和主流文化产生较大认同感和归属感,蒙古族会争取中华民族利益最大化。应承认但不过度强化蒙古族与汉族间存在民族差异,而应注重蒙汉之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方面。首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国家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内蒙古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夯实基础建设,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最终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少数民族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继续贯彻和落实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脱贫工作的成效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其次,构建积极的一元政治意义形态,坚持党的领导和维护中央的权威,再次,应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积极回应人民的权力诉求。最后,应注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尊重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提升蒙古族群众的民族认同。舆论媒体和有关团体的正向引导,如乌兰牧骑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代表之一,它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实现民生“五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方面。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文化适应能力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正比,即学校可通过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校园生活等方面来提升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学校也可组织相关的团体活动,解决蒙古族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促进其更好的文化适应。教师和同学应关注蒙古族大学生的优点,让蒙古族大学生对大学校园有归属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机制,了解他们遇到的文化适应问题,并及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联动机制帮助流动青少年面对问题,解决困难。高校也应要求任课教师主动与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保持联系,帮助他们克服语言交流障碍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促进民族融合,在民族院校中增加汉族大学生的比例,在其他高校中增加蒙古族学生比例,而不过多让少数民族集中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方面。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学校应尊重和发扬蒙古族优秀文化。构建有利于蒙汉大学生交流的校园文化也是影响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通过举办校园那达慕、少数民族运动会、蒙文辩论赛、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促进蒙古族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往,整合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对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和民族认同具有积极作用。学校也应注重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课程思政纳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也可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开展相关小组活动。
家庭方面。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会影响蒙古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父母应引导大学生学会甄别恶假丑,发现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增进大学生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父母不仅要勤恳工作,提升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同时也应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水平。父母也应特别注重教养方式,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关注子女的优秀心理品质,以民主型教养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互动。在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方面,父母可通过自身实际案例,阐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形成积极、正确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个人方面。个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可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念调整认知、情感和行为。如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人问题的普遍性,但同时它强調个体应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美德和优秀品质。由于个体主观幸福感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存在正相关,个体也可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如阅读、三件好事、优势性格、感恩回访等。提升主观幸福感还可通过积极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活动的意义感、投入感和成就感等方法。个体应主动学习和与人交流,如可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培养自身的理性认知、抗逆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强的个体其积极情绪水平更高,心理韧性对文化适应有直接和间接预测的预测作用。蒙古族具有勇敢、踏实、热情、大方、乐观等优秀心理品质,蒙古族大学生应学会识别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应用于自己的文化适应中。蒙古族大学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参与人际交往,促进对主流文化的认识与接纳,同时,也可通过歌声、舞蹈和介绍草原文化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和民族文化,增进主流文化对其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赞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朱利娜,沈潘艳.蒙古族初中生外显和内隐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8(2).
[2]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3]白晓丽,姜永志.和谐社会视域下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3).
[4]王晓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1).
[5]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6]孔国忠.蒙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阴山学刊,2017(2).
[7]张春梅.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性格及其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问题[J].民族高等教育,2013(1).
[8]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9]王晓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1).
[10]李怀宇,钱春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3).
[11]孙卉,张田.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初中流动儿童抑郁情绪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1).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