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检察宣传情

2021-03-24梁瑞庆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1年2期
关键词:我院稿件检察

梁瑞庆

从青葱懵懂的新人到成为检察院的“老人儿”,我已走过25年,工作过的科室也变动了好几次。还记得曾在控告申诉科耐心解决信访问题,在预防职务犯罪科认真履行预防职责,在民事行政检察科醉心研磨抗诉案件,还有在反贪污贿赂局大力打击腐败犯罪等等。每当回首过往,这些场景犹如发生在昨日般清晰重现,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在宣传教育科当检察记者的经历。

1

我的检察记者生涯缘于2001年。那一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整到政治处宣传教育科任副科长。由于我平时喜欢写文章,科长让我全力负责全院宣传工作,可是我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很怕辜负大家的期望。此外,虽然当时人已经到了这个岗位上,但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仍认为业务工作是主业,容易出成绩,而宣传工作是副业,可有可无,不能体现自身价值。由此,我陷入了迷茫。后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渐意识到,宣传工作也是检察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宣传岗位上同样也能干出精彩,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于是,我开始积极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

要想做好宣传工作,没有扎实的文字基本功是不行的。科长曾长期在办公室工作,在文字材料的写作、新闻素材的捕捉等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但不亲自操练不知其中奥秘。最初几个月,我投出的稿件被新闻媒体采用的很少,这对我的自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我开始向新闻记者朋友请教写作技能、投稿技巧,向发稿多的检察同行讨要“法宝”,翻阅书籍学习宣传文章撰写要点,后来还陆续参加了省市检察系统组织的宣传写作培训,学习国家省市新闻媒体的讲授教程等,逐渐充实了自己的写作技能。以前在写与案件有关的稿件时,我只是按照逮捕书或者起诉书中案件内容原样简单陈述一下,以致稿件基本反映不出案情轮廓。为了写出高质量的案件相关稿件,只要条件允许我就找办案人详细了解案件来龙去脉,充实写作内容,连办案人都说你这哪是写稿子呀,分明就是审问“嫌疑人”!为了实现打造检察宣传精品的梦想,我经常反复推敲稿件内容直至深夜。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看到自己写的一篇题为《非法侵宅被判刑》的报道由钢笔字变成铅印字,登在了《检察日报》上,一瞬间,一种惊喜和快乐之感在心底蔓延,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

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我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要求自己,从记者的视角出发寻找新闻点。单位的办公、办案活动是不少,但要想找到好的新闻素材还真是个考验,写出的稿件要想被采用就得有新颖性、有新闻点,就得想办法挖掘素材背后的原因和承载的现实意义,不能人云亦云。于是,当我院开展“文化育检”名言警句征集活动后,我从弘扬检察文化的角度入手,写作《征集名言警句发展检察文化》一文并最终被《检察日报》采用;我院在惩治预防建筑领域犯罪方面有好的经验做法,我及时进行归纳提炼,撰写《安阳建筑领域三年零案发》一文,也被《检察日报》采用;我院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很有成效,我便写作《送法进民企 普法护发展》一文,最终被《河南法制报》采用等。

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我加强与办案部门的沟通协调,从他们所办案件中发现有价值、可报导的新闻线索。由于当时互联网还尚未普及,不能通过网络直接把稿件发往媒体,而是需要将稿件盖上单位公章以邮寄方式发出。对于距离北京500多公里的我们而言,尽量缩短时间就尤为重要。于是,我提前统筹协调好院内各个环节。记得有一次,为抢占时間以便能同步把案件信息发出去,我提前写好报道材料,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我第一时间将报道材料交给领导审批,盖好单位公章后便抓紧时间赶往邮局,用特快专递及时发出,4天后该报道材料就被刊登在《检察日报》上。

为了适应新闻媒体图文并茂的新要求,我打报告申请购买一台照相机,单位经慎重研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同意为宣传工作调配一笔设备采购资金。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备齐宣传设备、增强新闻宣传效果的机会!我在经费范围内精心挑选了一台带闪光灯的尼康相机,虽然是一台老式相机,不能与后来的数码相机相提并论,但是我也对它爱不释手,除了按照说明书反复练习外,还向专业人员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拍照技术。2003年10月9日,我院通过办案,依法为县里三泉寺煤矿下岗职工追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3.3万余元,并将其返还给盼望已久的下岗职工。我在现场拍下的下岗职工代表高兴接过最低生活保证金的照片,连同题为《检察官帮我们追回“救命钱”》的报道刊发在当年10月20日《检察日报》第二版。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检察宣传阵地也有了新的拓展。我及时适应这一发展变化,抓住新机遇,先后注册了正义网、河南报业网等,成为了网络通讯员。借助这一全新的渠道,我院新闻稿件能更快更及时地发出,我的采稿率更是大幅度提高。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短短近四年时间,我先后在各大网络媒体发稿300余篇,其中仅正义网就采用了60余篇。我的高发稿量也引起了安阳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市院”)的关注,市院让我写作经验材料并在全市推广学习。2005年我还被河南报业网评为 “全省十佳网络通讯员”。通过不断磨练,我的写作水平持续提高,新闻稿件不断见诸报端及网络媒体,自己也成为了本省创办的《公民与法》《河南法制报》的特约通讯员。

《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正义网等报纸、网络不时刊登我院新闻信息,展现了我院良好的形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连年被评为全市、全省检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还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我也多次被市县检察院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记个人“三等功”,并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系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005年,因为岗位调整,我离开了宣传战线。此后由于业务工作繁忙,所写稿件也越来越少。然而当一个人独处时,我经常回想起自己在宣传岗位上奋斗过的那段时光,反复重温稿件被采用时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3

2014年,我因意外受伤导致脊髓损伤,造成完全性截瘫,从此与轮椅为伴。在经历了悲伤与困惑后,在宣传教育科当检察记者的经历让我找到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既然不能在一线办案,那就重拾笔墨,在轮椅上书写检察人生!于是,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然而身体的病痛只有自己知道:脊髓胸三、四完全性重度损伤,伴随而来的是胸以下身体神经功能全部丧失,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如何在康复的同时正常工作是我要跨过的又一道难关。为了便于上下班,我在单位附近租住了无障碍的房子。单位专门为我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同事们也给予我诸多帮助,令我十分感动。为了解决尿失禁等问题,我还到医院造瘘接上尿袋。可是后来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身体没有知觉,在写文章时又常常一投入就忘记了时间休息,受伤后上班仅1个月,我的屁股上就压出了褥疮,因截瘫皮肤愈合能力特别差,我求医问药到外地医治半年多才好。后来,经过不断地适应,我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于是,兜兜转转后,我又回到了曾经无比熟悉的检察宣传岗位上。我深知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们要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国家大事,各大新闻媒体以及政法系统都开展了征文活动,我深入分析各媒体及单位开展庆祝活动的要求及要点,撰写的《“灰头土脸”的第一次独立办案》长篇文章被《检察日报》“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采用,并被刊登在第四版头条;《检察事业迈上新征程》长篇文章被《安阳日报》“70年·70人口述安阳”活动采用,并被刊登在头版等。面对2020年初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我院检察干警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在他們身上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以此为素材我撰写的《“让我上”,争当“逆行者”》一文在正义网发表。这些文章展现了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发表后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些年,检察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以往,我认为宣传就是把单位的活动及案件信息传送出去,逐渐地,我发现这个理解很片面。检察文学作品传达了法律人的法治理念,展现了法律人的生活、工作面貌,讲述了法律人的故事。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从不同角度了解法律工作,理解、支持检察事业,其已经成为了检察宣传的重要形式。如我写的《书包》一文就被刊登在了《检察日报》的《绿海副刊》“风景”栏目,后来我把它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得到很多转发与点赞,其效果丝毫不逊色于新闻报道。

在撰写新闻报道以及文学作品的同时,我也注重开展调研工作。我把检察理论研究视为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理论研究与实际办案的结合点,并注重剖析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撰写的《安全生产纳入公益诉讼范畴探析》《危险驾驶行为不起诉法律问题研究》《对法治副校长制度的思考》等调研文章先后被《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学报》《河南检察论坛》《安阳检察论坛》等法律期刊采用。开展调查研究不仅夯实了自己的法学基础,厚植了理论功底,也使自己对检察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4

受伤后几年来,凭着对检察宣传工作的热爱,我勤奋钻研,笔耕不辍,和岁月一起沉淀,始终为打造检察宣传精品而努力。我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策划,基层检察院鲜活的工作场景、感人的典型事迹等不断通过笔端展现出来。我先后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在国家级媒体发表近50篇,并在多家法律期刊发表法律论文近10篇。

虽然命运多舛,但我并没有沉沦,也没有由此放弃,我要继续拿起手中的笔讴歌检察,展现检察人的风采。我相信,文字是有生命的,亦是有温度的。你落笔写下的或许是一个案件、一个故事,但也许更是别人的整个人生。我们检察新闻人虽然不在一线办案,但我们通过笔端给社会传送了法律信息,传播了法治理念,为维护公平正义发声,我认为这是检察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

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忠诚,坚守的是初心。春秋迭易,岁月轮回,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检察宣传战线上。我将继续在轮椅上书写检察好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竭力进取,无愧于检察事业,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猜你喜欢

我院稿件检察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我的问题③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陈道明越俎代庖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