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捡起你宝贵的尊严
2021-03-24李翠丽
李翠丽
近日,一封小学教师的辞职信火了。原因是把學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家长的不满意。面对孩子成绩的不理想,家长并没有进行反思,而是“自尊心满满”地要求教师登门道歉。学生在课堂上挑衅教师、公然辱骂教师,一旦和家长、学生发生矛盾,“受害”的几乎都是教师。扪心自问,教师的尊严到底去哪儿了?
中国教育缺什么?尊严,教师的尊严。教师没有尊严,教育就没有希望,我们的孩子难以成才。教师的尊严一旦得不到尊重,教师只会战战兢兢的教书,只会卑微的对待学生和家长。教师,要捡起宝贵的尊严,那么作为教师个体本身,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
对专业的敬畏与钻研是树立教师尊严的前提
教师对教育职业的敬畏与钻研是一个教师职业尊严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教师,要以自己精湛的育人技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教师首先要苦练内功,锤炼专业技能,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是一个文化人,体现在所教的专业中,教师靠专业成长赢得尊严的根本,“传道、授业、解惑”在专业上丰满充实自己,把专业上的失误降到最低,做一个让学生心底里佩服的老师。只有在专业上扎扎实实,在专业上做学生的绝对领袖,这是教师赢得尊严的前提条件。对自己专业的敬畏与钻研,守住自己的三尺讲台,是赢得学生尊敬的前提,我们是学生的心灵引渡者,也为每个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尊严有赖于教师长期不懈的追求,提升和完善自我,坚守基本的教育伦理,一点点争取教育的自主权,从而赢得教师原本该有的尊严。
教师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彻底执行终身学习理念,在专业方面不停探索,拓展教师的视野。如果学生问教师题目,教师做错了,那么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尊严一点点的被撕掉;若家长发现教师改错题目,那么教师很难捡起宝贵的尊严,教师的尊严必当荡然无存。
杜威说过,如果照我们过去的方式来教,就是剥夺孩子们的未来!做一个渺小普通的教师虽不敢说“教育是通过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过程促进人发展”这么伟大的育人目标,最保守目标首先是学生没有因为我开始厌恶学习此学科,因为我的课从此喜欢上该学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我成就感足矣。
做家长的精神领袖是赢得家长尊重的保障
以爱和责任影响学生,又要学会与家长沟通,推心置腹的做好家长工作,以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家长的尊重。司机有驾照,教师有资格证,但家长无需持证上岗,为人父母有资格证书吗?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习惯,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更要做专业化的具体指导和专业引领,做家长的精神领袖,做家长值得信赖的教师,做家长家庭教育的指明灯。
孩子一定程度上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反之,重注生有更大程度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欠教育方法的原因,对于重注生不仅要花心思、花方法、花时间,而且还要深入调查每个家庭结构,掌握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父母教育类型一般分为四大类:忽略型父母,又称“低要求,低反映”;溺爱型父母,又称“低要求,高反映”;独裁型父母,又称“高要求,低反映”权威型的父母,又称“高要求,高反映”。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查询家庭教育方法以及对应的具体要求,给家长以专业化的指引,和家长建立统一战线,为学生的行为进步联盟,教师做家长的精神领袖,成为家长可依赖和信赖的同一战线的盟友。
对教育的热爱和投入是教师捡起尊严的平台
教师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与投入是教师赢回尊严的平台,热爱教育体现在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及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喜欢。教师应该日复一日的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话、辅导学生功课,把一件件无趣的事做成事业,对教育的热爱与投入,是教师赢得职业尊严的平台,用心、细心、耐心对待每个学生,赢回职业尊严的教师,在良知、底线的遵守上,一定要自律、克制、不逾矩。
教师具有传授知识、传承美德的特殊职责,但是教师也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公民,而不是“救世主”。对待特殊学生,必须放低一些要求多换角度考虑问题,多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拿着放大镜放大这些他们的优点,拿着望远镜期待这些他们的长期发展。
教师的一技之长也是让学生信服的途径之一,比如可以写一首好看的粉笔字,唱学生喜欢的歌曲,突然玩个魔术,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教师就不需要抛开体面和尊严,向学生讨好“求求你们了,好好读书,求求你们了,别再违反课堂纪律了”。让学生信服,让学生崇拜,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做最好的自己是捡起尊严的前提。
做一个理与尊严并存的教书匠
教师要以理服人、不卑不亢,当教师也不可能完美遇到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比如处理师生关系或者碰到不理解的家长,教师一定要冷静下来,不卑不亢的和学生谈,拿出自己的专业,以理服人,而非扔掉尊严卑微的和学生、家长谈话。在处理棘手学生问题时,避免因处理学生问题自己受伤的情况,可以把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叫到现场,因为学生的人格尊严、民主权利、人身安全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老师的合法权益遭受冷漠时,第三方的安保人员在场,可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师生关系不可能总是纯情美妙,即使发生一些纠结矛盾,教师拿出自己的专业性,拿出“传道授业解惑”的底气和格局,客观分析事情本身拨开事情原貌,给家长和孩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注意事项,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引路人。
教师有职业尊严,教育才有希望。教师的尊严只有得到尊重了,教师才会有职业归属感,才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请捡起你宝贵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