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自主的道德学习策略
2021-03-24刘洁红
刘洁红
如今,自主的学习已不断融入教学发展中,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中介作用,将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辅助和支持,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的策略。
一、自主的道德学习
在对自主道德学习内涵的概括上,有的教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强调经验的积累,有的强调道德的实践性。结合他人研究,笔者在本文中将自主的道德学习定义为:在社会和生活中,借助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积极主动去探索、体验、反思已发生或未发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特征,并通过不断实践内化成自身的道德行为准则和道德人格的过程。自主道德学习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有利于教师丰富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出更优质的课程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施自主的道德学习策略
1. 教学从价值说教转向价值探究
如今的教育更重视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学会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整体结构则表现为:通过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探索等方面的能力,自然而然生成课堂中的某种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时,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提问: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和老师之间曾经有哪些难忘的故事?你能描述出老师一天在学校的生活吗?当老师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你观察到老师的处理做法是怎么样的吗?请你课后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然后开个“小小故事会”,大家交流自己对老师工作的了解……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教师的辛苦,从而懂得尊重和感谢教师的劳动,并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轻负担。
再如,在教学第7课“生命最宝贵”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 采访爸爸妈妈,了解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爸爸妈妈第一次看到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时候我的身体好吗?等等。2. 妈妈是孕育我们的大功臣,怀孕时的妈妈很辛苦,上网搜索有关信息,听妈妈口述,看看怀孕妈妈的照片等。3. 了解和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小时候,每次给我洗澡都是全家的一项“大工程”,爸爸妈妈每天都惦记着我们的生活,吃饱了吗?有没有冻着?当我们生病时,爸爸妈妈如何着急……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在道德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
2. 创造情景,引导学生自主道德学习
教育的引导艺术来源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其核心在于将具体理论知识加工创造成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实现知情行合一。
例如,在教學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提问:你怎么看待有人排队插队的现象呢?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虽然学生能够指出插队者的错误,但也观察到部分同学仍然持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笔者马上创设情境,请几个学生模拟排队插队的情境,当情境再现时,学生们立刻议论纷纷,有学生马上举手提出质疑和自己的思考。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时,笔者创设情境:炒菜时油锅起火了,怎么办?并指名一位学生出来模拟体验一下,当油锅“起火”那一瞬间,学生们炸开了锅,着急万分地喊道:“马上关掉煤气瓶!”“用桌子上的湿布盖到锅里!”“把盆里的菜倒进去,盖上锅盖!”“千万不能浇水,因为锅里有油,火会烧得更旺!”……
通过体验活动、创设情境,不断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延伸到课内外,延伸到生活中,以身边小事作为教师引领学生成长的契机。从学生对生活事物的看法中,可以折射出他们对行为正误的判断,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宽其视野。
3. 丰富教学活动,增强自主道德学习动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生活中的引路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道德学习动力。
例如,开展课堂小游戏、手工制作、小组讨论交流、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学生自我体验活动、问题探究活动等,教学内容突出德育性,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品味成功的喜悦,能够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为自主的道德学习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