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021-03-24罗晓清张战成康振
罗晓清 张战成 康振
[摘 要]随着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转型期的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决策。该决策对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目标。课题组分析了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依据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师指导方式、多样化的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开放式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双一流;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3-0186-03
2018年8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1](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提出应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从中不难看出,“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核心在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是创新的主力军,是现代智能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而研究生的培养已成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重要因子。信息技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具有核心地位[2]。作为通用性技术,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与整体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辐射作用,对于国家安全与军事实力同样至关重要,因此也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要抢夺世界信息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提升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中的关键途径之一。
当前社会不仅需要培养现代计算机科技人才,而且还需要培养计算机行业高级专门人才,这就使得以往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计算机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深化改革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要以培养既具备从事严谨学术研究能力,又能够在智能化社会中起到创新主力作用的高级别研究生为目标,构建多样化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办学理念要创新,发展模式要转变,更加注重优化以学科为基础的结构布局,更加关注多层次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资源的有效使用,做好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筹安排,实现以质量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设目标。本文分析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现状,从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师指导方式、多样化的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开放式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一)研究生招生的现状
研究生招生处于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起点环节[3]。研究生招生类型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的学生。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特点,带来了生源质量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优质生源在深造时主要选择报考国外一流名校和国内知名高校,或者以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形式就读国内一流院校。如何吸引优质生源留在国内,留在本校深造是计算机类研究生招生中的关键问题。具体来说,研究生招生的重点在于:如何争取校内外的優质生源。
(二)课程体系的现状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既要兼顾学科核心课程又要兼顾研究方向核心课程,同时课程的设置还需具有前沿性和热点性[4]。目前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存在部分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重复度高的问题。同时,因为研究生生源的多样性,研究生对课程前导知识点的掌握深浅不一,任课教师没有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并区分对待。另外,任课教师对课程教学重视度不够,教学内容偏理论化,缺乏实践互动,教学要求低。这造成课程内容与科研相互脱离,课程教学不具备学术前沿性。
(三)培养过程管理的现状
培养过程的管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5]。培养过程管理包含学位论文开题、论文进程报告、专业实践、读书报告等。但是,目前培养过程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的问题。而且,导师指导能力和投入度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培养过程管理力度和质量不一致。有的导师要求严格,学生培养过程监控到位,学生能够较早地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循序渐进地深入课题研究。相反,有的导师投入度不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研究任务不够明确,研究过程缺乏应有的过程控制,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地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笔者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针对上述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基于大量的调研考察,围绕研究生课程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多样化的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开放式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计算机类研究生多维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研究生课程建设[6]。与本科生教育相比较,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该有显著的不同[7]。为了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参考世界一流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我们对研究生课程进行了调整完善。在学科责任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召开学科方向导师研讨会的形式设计课程体系。在研讨会上,我们分析了生源质量与生源类型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同一门课程在面向全日制学术硕士、专业硕士以及非全日制硕士时,不应该用一锅端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有所区分对待,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而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此外,我们还分析讨论了目前有些课程被选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有的课程教师太过严格,考核较难通过,导致学生去选择一些好混的课程。2.有的课程教师授课质量太差,学生不愿意选择这样的老师。针对当前课程体系中的这两个问题,我们对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难度进行了统一把关,避免出现考核难度不一致的现象,并且严把教学质量关,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的方式监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内容不实、知识陈旧的课程我们坚决将其淘汰。在保证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引入学科前沿课程,紧跟学术潮流,将课程学习与研究课题相互渗透,优化课程内容。目前,我院已开设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应用、高性能计算等一系列专业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既有前沿学术理论的介绍又有配套课程实践,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要求严格,符合“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总的来说,学校的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应该跟随科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调整,同时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富有弹性,以此保障研究生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新颖性。学校还应扩大研究生的选修范围和增加对研究生选修课的指导,在研究生课程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及尊重研究生的个体性特点和要求。
三、“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内核,通过这个内核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被实施,起到有效作用[8]。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导师指导方式、范围的影响。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涉及学习、科研等多个方面。考虑到研究生类别有学术型和专业型之分,导师的类型也应该多样化。导师队伍可以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进行学术型导师队伍建设时应该鼓励导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进行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时应该鼓励导师积极投入重大工程项目,赴企业参加实践训练,挂职企业提升导师的业务实践能力。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既重视理论又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计算机学科中这两种类型的导师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区分,基于“双一流”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打造双师型导师队伍是很有必要的。依据研究方向组建结构更优化的导师团队,导师的学术背景、年龄结构、职称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学术讨论日的形式可促进学生与同方向的多位导师交流以及不同导师的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相对于单个导师与自己学生交流讨论的方式来说思想的碰撞更为激烈,知识的获取更为广泛,有利于开阔创新思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特点以及学科专业要求,导师进行多样化指导以此驱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鉴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以导师对学生的个体化指导为主,需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首先,作为计算机类研究生导师,应该紧跟国际领先热点,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其次,导师应该立德树人。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该过程可控,有迹可查,坚决杜绝对学生实行放羊式的管理,以及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形同虚设。对导师从学术水平、管理学生、学术诚信等进行多维角度量化评价,从而保证高水平高师德的计算机导师队伍的建设。
四、“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以社会对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导向,以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作为培养质量的基本评价依据。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学校以具备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有效抓手,积极探索建立更为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由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性,因此相应的研究生质量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同时,多样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又反过来促进研究生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发展[9]。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包括研究生课程考核、开题答辩、中期考核、答辩申请、校内盲审、预答辩、公开答辩、奖学金评选、评优考核等。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能够较独立地开展科研工作,理论基础坚实,业务交流能力强。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可以通过课程考核度量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通过学术论文、参与项目、获奖、专利申请等多个方面衡量其科研创新能力。计算机学科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会议上,因此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生参与国内外会议的情况,可作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的指标之一。通过上述评价,又反过来促进培养质量的提升。应用型计算机类研究生既要求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又要求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可通过专业课程的考核衡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通过对学生实践课以及参与项目的表现,考核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让企业合作导师对研究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五、“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开放式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
“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坚持以科研国际化带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加强与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一流大学的密切合作。依據这一指导方针,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依托“江苏省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工程实验室”“江南大学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国际联合实验室”“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以国家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江苏省优势学科“物联网技术与工程”为学科基础,开展开放式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力提倡计算机类研究生到海外学习,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方式,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及提高其创新能力。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一模式,丰富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得计算机类研究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我们针对当前计算机学科的最新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与国际知名的萨里大学、考文垂大学、雷丁大学和格林威治大学等的合作,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在高水平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学校双方建立持久有效的、互动的交流合作关系,开阔了计算机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此外,我们还通过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比如IEEE智慧城市国际会议、中国苏格兰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学术会议等和国内学术会议如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江苏省系统工程年会等,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会议活动和听取会议报告,通过交流讨论力争提升科研成果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为计算机类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撑。
六、结语
“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培养和造就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双一流”高校建设为契机,分析本校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现状,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计算机导师队伍建设、计算机类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以及开放式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仍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三部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8-08-27)[2019-10-18]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809.htm.
[2] 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自世界经济史的长期透视[J].学习与探索,2014(9):97-104+8.
[3] 唐广军,唐继卫.“特需项目”高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4):1-6.
[4] 孙昌爱.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1):37-40.
[5] 钱程东,钱悦,张春元,等.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6):41-43.
[6] 李明轩.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及改进对策[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1-114.
[7] 包水梅,高洁.从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看研究生教育的本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139-142+145.
[8] 汪发元.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J].高教学刊,2016(3):4-6.
[9] 顾建民,王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新的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8-10.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