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
2021-03-24张晓月
摘要:在美术核心素养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素质。文化理解素养占据美术学科的重要位置,但是很多高中美术鉴赏课却不重视文化理解素养,美术鉴赏停留在表面,追求形式。本文通过研究文化理解的内涵以及文化理解与美术鉴赏的关系,结合高中生的特点,以高中美术鉴赏为例,提出文化理解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对策,以期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文化理解 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鉴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五项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以后,说明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虽然文化理解只是美术学科的衍生教学内容,但文化理解在美术鉴赏课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美术鉴赏的基础,文化理解与美术鉴赏有必然的联系。
一、文化理解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内涵
“文化”一词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之间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看天文,观察时间的变化,观察人文,才能成为世界。”② 意思是阳刚阴柔阴阳交错,这是天文,是自然;直到文明出现为止,人文才出现;人文与天文相对。观察自然,知道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通过伦理道德的学习,使人的行为合乎礼仪。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文化是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等,可以传承和传播,是一种可以传递和升华到客观世界感性知识和经验的意识形态。文化理解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内涵,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艺术概念。
二、高中生智力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鉴赏课的特征
(一)高中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
在智力方面,高中生的智力呈现出一种飞速发展的状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对各学科内容的理解可以达到顶峰,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其实,每个人的智力还是有差异的,高中可能是个分化区,有的人有探索欲望,有的人认为成绩好就可以了。所以,高中生的学习个性特征非常明显。在心理方面,高中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但是情绪较为敏感,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释放,会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友情、爱情、亲情等情感心理趋向成熟。高中生性格和气质都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人性格沉稳,有的人急躁,有的人多愁善感。这就是高中生最主要的特点。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特点
美术鉴赏是高中生的必修课。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借助图像获得知识和信息,也需要表达思想和情感。高中美术鉴赏课需要鉴赏很多优秀的中外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了画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需要学生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了解中外美术作品特征。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遵循审美原则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改革最新要求,高中美术列入高考范围,高中美术鉴赏越来越重要,这样做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文化理解与美术鉴赏的关系
文化素养与美术鉴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能丰富学生的美术鉴赏体验,而学生在进行美术鉴赏活动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文化理解能力。
美术作品中凝聚着作者的思想与态度。例如,高三美术鉴赏中有一幅图是郑思肖的《墨兰图》,这是一幅中国画,画了一幅兰花,学生看了以后,认为就是一朵兰花,并不能体会出作者通过无根兰花表达自己的落魄、无家可归和对赵宋的怀念。因为学生不懂鉴赏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也不了解画家的生平遭遇,所以不懂画,更不懂得如何欣赏作品。中国传统绘画梅兰竹菊,其实画者就是托物言志,寄情于物。这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例如人教版高三的《美术鉴赏》教科书中的中外美术作品,不管是传统中国画还是西方現代画,都需要一一鉴赏,其中包括中外美术家的生平故事、画作风格、美术语言和美术形式等,而对这些特点的了解都需要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鉴赏绘画作品,否则鉴赏就会趋于表面化。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美术已经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中,需要人们利用美术鉴赏中的知识去认识生活中的美术,例如,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品、家具用品、广告图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同时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美术鉴赏最终的目的也是通过美术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不同时代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理解素养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
四、文化理解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一)课前教学设计
课前教学设计是指鉴赏课前的教案设计、PPT以及让学生准备的资料。要想上好鉴赏课,就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课前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要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为核心开展鉴赏课。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重要作品的资料,比如画者的生平经历、画风、性格、作画背景以及思想等。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教案设计,设置好课堂中需要提问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这些问题要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文化理解力,包括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都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学科融合
将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到美术学科中,进行学科融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例如在欣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音乐,更能激起学生鉴赏这幅画的灵感。让学生深深地被优美的旋律吸引,然后教师介绍范宽一生的经历,介绍完以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教师的讲解,回答范宽的这幅作品有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态度。在鉴赏徐渭的《墨葡萄图》时,可以播放视频了解徐渭的坎坷经历,这样,学生相当于了解了历史和语文知识,进而促进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2.拓展鉴赏方法
美术鉴赏的方法除了高中美术课本上提到的鉴赏法以外,还有其他多种鉴赏方法,比如情景式鉴赏、探究式鉴赏、问题式鉴赏等。在课堂上可以播放作者的视频,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了解到更多的知识。鉴赏每一幅作品的时候,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知识。总之,在鉴赏作品的时候,教师结合作品中的文化因素,从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画家的思想和文化背景等层层分析,解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比如在学习倪瓒的《六君子图》时,教师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或者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讨论六君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六棵树叫六君子,通过了解六君子,探讨画家是什么样的性格。通过鉴赏,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画作的魅力。
(三)课后作业布置
每次讲完课以后,教师都要布置合适的作业,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鉴赏方法,鉴赏一幅新的作品,自己课后查找资料。要让学生养成一个习惯,看到一幅画,就会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解读,知道这幅画的作者,知道他的画风,了解他的生平,知道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有了完善的知识储备,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鉴赏素养。
五、结语
总之,美术鉴赏是一场审美的盛宴,能使人获得极大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修养。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意蕴与内涵,帮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方法,在生活中可以自主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鉴赏习惯,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美术鉴赏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鉴赏能力,需要美术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对美术鉴赏课程进行完善和开发。
注释: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②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姬昌:《易经》,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黄玉欢.基于“文化理解”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
[2]胡雪梅.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周欣怡.“图像识读”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20:158-159.
[4]陈莹.多元设计 提升文化理解素养——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61-63.
[5]谢赠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136-137.
[6]李金枝.核心素养下美术学科的有效教学——以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8-169.
(作者简介:张晓月,女,硕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