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整合策略
2021-03-24宋清
宋清
[摘 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整理、收集和挖掘,并且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将其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趣味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 乡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学的整合,能够让美术课充满“家乡气”“乡土味”。文章先简要概括乡土文化的内涵,再从挖掘地方风俗、引入地方工艺、游览历史古迹、宣传乡土文化这几点出发,对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具体整合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乡土文化;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14-02
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乡土文化具有地域性、传统性、历史性等特点,有着巨大的艺术教育价值。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学生对美术课程表现出兴趣不高、学习吃力等问题,而乡土文化的适当引入,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优化美术教学,让美术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培养学生对美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将初中美术教学和乡土文化进行整合发表几点拙见。
一、乡土文化的概述
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农村地区的各种文化的综合。广大农村是培育、滋生乡土文化的基因和根源。一般来说,乡土文化包括古树名木、传统技艺、历史古迹、传说故事、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价值,对美术教师来说,是珍贵的资源宝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乡土文化,利用乡土文化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整合策略
(一)挖掘地方风俗,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这些地方风俗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对地方风俗进行挖掘, 然后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引进美术课堂,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很多农村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装饰文化、衣饰穿戴文化等。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省聚集了很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衣饰穿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包括足饰、腕饰、胸饰、头饰、鞋帽、服装、布料等。
例如,某美术教师在指導学生学习《传统纹样》这节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当地苗族人民经常穿的苗族服饰。苗族服饰上有着丰富的图案,而且这些图案基本都是从生活中的各种物象上取材的。从造型上看,苗族服饰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苗族服装的色彩感非常强,着重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了熟悉的生活素材,注意力自然会高度集中,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与此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一起讨论苗族服装的纹样。地方风俗的引入,不仅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纹样,而且激起了学生对纹样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这个基础上,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形式的纹样,使学生充分掌握纹样的特点。由此可见,挖掘地方风俗,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亲切感;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充分唤醒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二)引入地方工艺,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的工艺。部分工艺传承至今,仍然在一代代延续。现如今,各个地区还有很多的民间艺人,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工艺。这些传统工艺包括泥塑、皮影、刺绣、雕刻、陶瓷等。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它们是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认知水平等,合理地引入地方工艺,从而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例如,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这节课时,将地方雕刻工艺引进课堂。雕刻工艺在当地十分闻名,包括石雕、玉雕、根雕、木雕等,而且涉及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有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四大名著、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等。这些雕刻富有装饰性和观赏性,布局生动、构图饱满。由于当地的学生对雕刻比较熟悉,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在带领学生观赏了一些他们熟悉的雕刻作品之后,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蔬果或者肥皂,然后根据学到的雕刻知识雕刻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真构思、画稿,最后完成了雕刻作品。这是富有创意的创造活动,而且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三)游览历史古迹,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农村地区的历史古迹保存得相对完好,这些历史古迹有着巨大的艺术价值。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历史古迹的艺术价值并对其进行挖掘,通过带领学生游览历史古迹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找寻历史的踪迹》这节课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游览古谯楼”的美术实践活动。古谯楼是一种保持了宋代建筑风格的古代建筑。当地的学生虽然都认识古谯楼,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在周末的时候,该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古谯楼。为了保证学生的参观质量,避免学生因为游玩而忘记学习,该教师在出发之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给学生设置了问题:古谯楼建造于什么年代?与现代建筑相比,古谯楼有什么特点?人们都说古谯楼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仔细观察古谯楼,尤其是局部建筑,找出它的特色。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由于带着问题出发,所以学生在参观的时候非常认真,细心地观察着古谯楼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几个小时的参观,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回到学校后,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思维,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谯楼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的美术实践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历史古迹, 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四)宣传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课程内容,对乡土文化进行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例如,某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找寻历史的踪迹》这节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后调研活动,寻找当地有特色的历史踪迹。很多学生将目标锁定在历史建筑上,找寻了很多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物。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将这些历史建筑以水彩、钢笔画、彩铅等方式描绘出来,然后将其制作成明信片,送到当地的邮局、旅行社等,让这些明信片飞往全国各地。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其中。除此之外,该美术教师还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并开通了《我爱家乡》这一专栏,将学生平时创作的各种有关乡土文化的美术作品上传到这一专栏之中,然后对公众号进行宣传,扩大这些作品的影响力。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美术课的学习乐趣和价值,使学生应用美术知识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综上,初中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整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弥补美术课程的不足,而且能够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除此之外,乡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创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挖掘地方风俗、引入地方工艺、游览历史古迹、宣传乡土文化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乡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结合,让美术课堂成为宣传乡土文化的平台,同时借助乡土文化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 蒋雪.巧用乡土文化资源 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性:浅谈特殊美术媒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117.
[2] 栾蕾.利用乡土资源优化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以临清教育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5(11):132-136.
[3] 肖花.乡土文化元素融入湘西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5(12):81-83.
[4] 王晓红.立足乡土美术资源,创新美育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20-21.
[5] 邬孝娟.关于农村初中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报告[J].文教资料,2009(25):112-114.
[6] 庄陆祥.浅论区域资源视域下初中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9):160+162.
[7] 叶金容.民间美术融入初中教育中的意义、定位与路径[J].学周刊,2014(36):206.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