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黏菌之父”和他的强国梦

2021-03-24李玉丁雷董雅致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李玉黑木耳木耳

李玉 丁雷 董雅致

“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对食用菌的评价。正是因为“不争”,食用菌产业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产量从1978年的5.7万吨跃升至2018年的4000万吨,成为继粮、油、果、蔬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也正是因为和食用菌打了40多年交道,李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被誉为“黏菌之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40年来,李玉始终砥砺前行,在科教兴农、产业扶贫的路上锐意攻关。在吉林省内,他为汪清县、珲春市等地建起“百公里蘑菇科技扶贫长廊”,帮助蛟河市黄松甸镇成为“黑木耳之乡”。在全国,他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22个食用菌龙头企业,“小木耳,大产业”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上,他让中国食用菌抢占国际食用菌育种新高地,创新开发适宜非洲种植的8个食用菌品种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为“一带一路”国际扶贫贡献了食用菌力量。

前不久,李玉荣获全国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说:“我心里头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食用菌产业强国梦。”

怀揣理想,在菌物领域拓荒前行

1967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李玉来到吉林省,在省农科院白城农科所一干就是10年。1978年,李玉考取了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真菌学家周宗磺教授。很快,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李玉便成为周宗磺心目中最优秀的“嫡传弟子”。周老先生临终前,特意嘱托李玉,希望他把菌物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为继承导师的遗志,李玉踏上了一条拓荒与创新并存的道路。从每年4月底开始,每隔10天他都会到山上集中采一次蘑菇,回来整理资料。如此往复,直到入冬不再有蘑菇生长。渐渐地,吉林省内的样本已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李玉便带领团队深入全国所有省市开展菌物资源调查,系统开展菌类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基础研究,获得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黏菌的2/3。发现并命名36个黏菌新种,开创了我国黏菌分类学研究的新领域。李玉还完成了《中国真菌志——香菇卷》的编撰,制作了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学标本,建成了我国首个菌类种质资源库。

李玉远赴日本攻读博士,学成归来后,他和弟子们挑起了建设国内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吉林农业大学设立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博士授权学科和硕士授权学科,30多年来,李玉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上百人,大部分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2019年,李玉又推动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首个菌物类本科专业就此诞生。

以创新成果为依托,李玉先后主持完成“973”“948”科研项目50余项,改进了全日光间歇迷雾栽培黑木耳、小孔出耳等8项关键技术,颠覆了食用菌需棚室遮光保湿栽培的传统理念,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国家“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发展战略,促进了菌物科学的发展及食用菌产业化升级。

如今,李玉不仅把导师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更将菌类科研成果推到了世界的前沿。

实用至上,促技术革新发展跃升

李玉年轻时,曾有人问他:“老研究这些菌有什么用?就不能研究点让老百姓挣钱的事儿吗?”这个问题令李玉的心里五味杂陈。他坚定信念,一定要让菌物进入公众的视野,进入科学家的教材,进入大众的读本,进入农民的田间地头,进入企业家的工厂,进入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于是,李玉更忙了:不分昼夜搞科研、定期外出采标本、在出差的路上编撰学术著作;建立起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选育黑木耳、玉木耳等广适性品种45个;创新两棚制花菇生产、米菇间作、全株高值化利用等9项生产工艺,改变了食用菌产业低水平徘徊的局面,产生经济效益达300亿元。李玉用30年的时间助推蛟河市黄松甸镇成了木耳产业重镇;带领团队培育的新品种玉木耳,成为洮南市好田村稳固脱贫的幸福产业;帮助汪清县筹办了第一届黑木耳节,协助汪清县申请到黑木耳专项基金……

在这其中,蛟河市黄松甸镇的蜕变,令李玉印象尤为深刻。蛟河市黄松甸镇地处长白山余脉,平均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气候曾是长期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短板。当地政府带领农民尝试过很多项目,均以失败告终,就连周边地区已获成功的旱烟、土豆、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引进到黄松甸后也难逃一“死”。镇里有一座山,因早晚温差大,成为黑木耳的最佳生长地。20世纪80年代,有几位村民无意间尝试人工黑木耳栽培。没想到,这个项目“活”了。一经推广,到20世纪90年代,各村已有了几百万包的栽培规模。为了造势,大伙儿在302国道旁竖起一块牌子,“中国木耳生产最大的乡镇———黄松甸”。

李玉出差途經302国道,一眼瞥见这个牌子,便主动上门与黄松甸镇政府商讨合作事宜。双方一拍即合。从此,黄松甸开启了大学带动产业、科学家扶持农户的合作模式。“那时候,只要有时间,我就去黄松甸。当时没有高速公路,302国道路况较差,得起早去、贪黑回。”在镇里,李玉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推广微孔出耳技术……每年三四月份,李玉都会带领团队成员深入黄松甸田间地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他先后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辐射带动菌农3万余户。

十几年下来,黄松甸镇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黑木耳之乡,农民一亩地的收入翻番儿地往上涨。

李玉时常对学生说:“食用菌产业是我们的根基,应用真菌学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离不开生产一线。”他们见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的基地;从传统的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

心系农民,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时对木耳产业作出了高度评价。这正是李玉团队对口科技帮扶的成果。

柞水县位于秦岭腹地,当地盛产椴木,而椴木最适宜木耳生长。近百年来,柞水县一直种植木耳,但传统的种植方式耗时长、产量低,木耳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没有让百姓增收致富。2014年初,柞水县贫困发生率为44.04%。

2017年,柞水县将木耳产业确定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并通过科技部牵线与李玉取得了联系。由此,李玉开始了与柞水的“千里交集”。“柞水木耳产业起步晚、基础弱、链条短,在关键核心环节上缺乏技术支持,面临的困难很多。”谈起当年合作的情景,李玉记忆犹新,“柞水木耳形好肉厚、营养丰富、市场紧俏,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想把‘柞水木耳打造成品牌,就要先搞明白品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为了对当地木耳产业把脉问诊,他深入柞水县的每一个村庄,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最终,他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实现大面积推广。

科技虽然为柞水木耳插上了“翅膀”。但现代化菌包生产对农户、基层干部来说还十分陌生。为了让菌农尽快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李玉又制定了木耳的生产标准和规程,并进行培训。紧接着,李玉又开始思考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他认为,食用菌产品不能局限于鲜品和干品放在饭桌上,还要研究如何把菌农组织起来,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让菌农分享流通加工环节粮食增值的收益。借鉴菇类深加工成香菇面条、素食面或者制成各种酱的思路,李玉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木耳冰淇淋、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新产品,形成木耳全链条产品矩阵。

如今,柞水累计发展木耳1.58亿袋,生产干木耳7000余吨,实现总产值5亿多元。受益于木耳产业,2019年,柞水县顺利脱贫摘帽。

这样的科技帮扶不仅仅在柞水。李玉团队已与全国40余个县签订了扶贫合作协议,在全国建立了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带动上万农户依靠种植食用菌脱贫。“脱贫不是终点,我们得继续帮助当地考虑如何转入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玉兴奋地说。

40年执着追梦,铸就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传奇;40年不断突破,展示了小菌物的大前景。一次次研究、一项项创新、一个个成绩,沉淀的是愈加深邃的为民情怀。面对未来,李玉信心十足:“我们要举起中国菌物学科特别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食用菌民族产业大旗,我和我的团队有能力、有责任、有水平引领全国食用菌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效益,推动我国由食用菌大国向食用菌强国迈进,为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新时代新农业将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赵    鵬

猜你喜欢

李玉黑木耳木耳
会“变身”的黑木耳
虚构的野心:“私生饭”追星自陷迷奸危局
12岁孩子命殁亲爸之手, 放养的孩子怎能撑起你失败的人生
黑木耳成为扎赉特旗农民致富新产业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
情与法的较量:分手时赠房能否撤销?
黑木耳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