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清村脱贫记

2021-03-24尹振贤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老百姓贫困户苹果

尹振贤

1

踏进四清村那天,正是阳春三月。

汽车一路向北,下了高速,拐进一条狭长的乡路。王雨佳在村部门前下了车,一脚踩进烂泥里。再看出发前刚洗过的车,早已粘满了尘土和泥水。

2016年3月2日,是王雨佳就任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天。从繁华城市到冷清乡村,巨大的反差让王雨佳有些错愕。四清村是柳河县出了名的贫困村。2015年之前,村集体尚有36.6万元外债,人均年收入不足四千元。别说是贫困户,就是普通百姓,对四清村的前景都不抱什么希望。

脱下皮鞋,换上帆布劳动鞋,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村里坑坑包包的泥道上,不注意还会踩上禽畜粪便。“带点泥呀粪呀算什么?”老百姓满不在乎地说。

2

四清村有两个自然屯,四清屯和柳条屯,全村591户,总人口1784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5户137人。在漫天风沙中不停奔波,王雨佳很快就把村里情况摸得门清儿。

坐在老百姓家的土炕上,王雨佳学会了盘腿,也能听懂村民的方言。白天唠家常,晚上躺在炕上思考。山村的夜,偶尔有几声犬吠。王雨佳思考着,老百姓为什么穷?贫困户急需解决的困难是什么?开春了,路那么烂,老百姓怎么种地?除了种地,还有没有其他赚钱门路?

四清村有着光荣的历史。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四保临江战役中,作为大后方的四清村百姓抬担架、收治伤病员、做棉衣棉鞋、送军粮,军民鱼水一家亲。

“和平年代,我们就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日子,还给老百姓一个山清水秀的家园。”王雨佳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百姓甩掉穷帽子。

结合四清村的资源条件,他与包保部门和镇党委反复研讨,确定了“一条希望路、三个采摘园、一个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设想。

3

303国道到四清村是一条不到5公里长的泥土路,四清村百姓走了近百年。“老百姓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怎么能行?先修路!”村班子会上,王雨佳斩钉截铁地说。他立刻回到“娘家”——通化市交通运输局寻求帮助。经过通化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和柳河县交通局相关领导的认真研究,方案迅速形成:通化市交通运输局协调省厅项目资金249万元,柳河县政府拿出征地拆迁款100万元。

施工那段时间,四清村沸腾了。大爷大娘捧着熟雞蛋、端着白糖水给那些汗流浃背的修路工人。水泥路修好那天,老百姓高兴地扭起了秧歌舞。“我们就叫幸福路!”

从施工队入驻四清村,到水泥路竣工,仅用了六个月。四清村的百姓,从此有了一条幸福路。

4

通化市委办锦上添花,投资7万元,购买了2.4万株金叶榆,2017年又补植7000棵,率先在四清屯栽植了一道绿篱笆。红石镇投资120万元,在柳条屯街道修砌了边沟1200米,修建了2100米杖墙、1700米绿篱,新建36个大门;在四清屯维修了2000米杖墙。2019年9月,四清村所有巷道都变成了柏油路,贫困户院子都铺上了水泥板甬道。

“走路两脚不沾泥,咱跟城里人一样了,几辈子人想过的日子叫咱赶上了!”村民自觉地把鸡鸭圈起来,各家门前连个落叶都没有,经济条件好的村民屋里铺了白瓷砖,院子铺上水泥块,屋里屋外一尘不染。

王雨佳协调通化市交通运输局投资25万元,为村里主街道和巷道安装了70盏太阳能路灯。四清村的夜,不再漆黑一片。路灯照亮的不仅是路,还有老百姓的心,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5

红石镇的苹果个大、甜脆,四清村的玫瑰红苹果尤为质优。可是,每年一上秋,满园的苹果运送不出去,果农忧心不已。为解决苹果运输难题,王雨佳协调柳河县政府投资70万元,修建了一条柳条屯到玫瑰红苹果园1.8公里的水泥路。协调修正药业出资20万元,为苹果园修建1300平方米的停车场。柳河县出资130万元,修建600平方米的恒温果窖,年储存苹果60万斤,每年果窖租金4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

果园发展起来了,王雨佳跟大伙商量,干脆成立红石镇玫瑰红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亲自为玫瑰红苹果代言。第一书记要代言当地玫瑰红苹果,村里一片哗然。虽然村民们都希望果园里的苹果能变成金元宝,但他们面对消费者多年认可的外地品种,早已失去了信心。

王雨佳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四清村果园日照略显不足、气候偏严寒,所以苹果皮厚、能锁住水分,果肉甜脆、微微带酸,颜色通红,卖相极佳。“想把苹果卖出去,首先得把名声传出去。”王雨佳领着合作社社员先后参加省市组织的展销,签下了很多订单。第一书记代言、网络宣传、众人推广,引来八方客,外地游客慕名前来采摘。“我就是喜欢玫瑰红这个味道,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通化团市委伸出援手,号召青联成员发起购买爱心苹果倡议;交通系统党员干部也积极参与进来,销售苹果的收益全部用于扶贫工作。玫瑰红苹果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了4万元的增收。2018年,四清村又增建了2个采摘园,一个是占地百亩、年产15万斤的蓝莓采摘园,一个是年产6万斤的草莓暖棚采摘园。这3个采摘园为村民年收入增加50余万元。

6

2016年,四清村包保部门通化市委、通化市发改委、通化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红石镇政府,共投资148万元,建成165千瓦光伏基地,四清村贫困户年人均增收700元。

在王雨佳的带动下,贫困户利用光伏设备下的土地种植10亩平贝母,实现年人均增收500元。而投资195万元建设的两栋现代化肉鸡养殖大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4万元。目前,四清村集体增收134万元,村民务工增收170万元,其中贫困户务工增收14万元。“一条希望路,三个采摘园,一个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设想全部实现。

7

贫困户范某家房子破,家里连台电视机都没有。王雨佳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给老人盖了新房子,协调包保单位通化市地方海事局为其购买了电视机并安装了机顶盒。贫困户苗某患有严重肝病,爱人是残疾人,夫妻俩住在全村最破的房子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2017年,苗某家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翻盖了房子。

走访中,王雨佳了解到,有的老人生病不舍得吃药,王雨佳十分心酸。通过协调,他从修正药业“化缘”近12万元药品,同时联系红十字会捐助近4万元药品,又跟民革通化市委联系,捐赠60套棉被,送到贫困老人家里。贫困户王某患重病,王雨佳通过水滴筹网络平台筹款1万多元,并联系柳河县民政局,为其争取相关政策帮扶。此外,他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为其捐款2000元。

面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王雨佳鼓励他们打破传统观念,走出家门,许多村民先后在王雨佳的帮助下,在外地找到了合適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孙某是个修鞋匠,大半辈子修鞋,家里没有耕地。过去,靠修鞋手艺还能维持生活,可是现在谁还修鞋呢?王雨佳考虑到夫妻俩年岁大,不能外出务工,便在设立公益岗时将夫妻俩安置做保洁员。年底分红,老两口领到1万多元的公益岗报酬,还有产业分红。

市交通运输局投资37万元,为村里安装9条涵管,新建2个盖板涵,新修1条排水渠。2019年,柳河县又投资62.5万元,修建340延长米水渠,解决了雨季雨水漫流问题。

如今的四清村,再也见不到臭水沟,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绿树成行,花儿争艳。生态环境的改变,引来百鸟争鸣,多年不见的灰鹤也出现在水塘里。“我的家乡是四清,四季青山清水流。”四清村百姓几辈子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8

四清村有一支活力四射的文艺宣传队,名叫“山里红”。这支乡村文艺宣传队有导演、策划、场务、指挥、顾问、舞台指导、艺术指导和节目主持人。村部门前新建了文化广场,是村民们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山里红”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节目快板书《妇女重任挑肩上》《领导齐心上,四清变了样》,三句半《领导下乡到我村》《四个姐妹歌颂党》。创作这些作品的,正是被称为“四清秀才”的退休老教师李树发。

“敲锣打鼓台上站,自编自演一小段。说说咱村面貌变,村里村外换新颜。蓝天碧水与青山,人与自然齐发展。美丽四清生态观,干群齐手肩并肩。新时代,新局面,新征程,新实践。奔向小康是关键,我们大家同心干。”这是2019年“七一”文艺联欢会上,村民表演的群口词《亮相》。

9

看到孙某端来一瓢李子,王雨佳说:“记得我刚来村里时,孙大叔栽下的李子树才缓苗,他说指望卖几个李子换药片吃。时间过得真快呀,咱们都吃上孙大叔的李子了。”说着,王雨佳笑问,“大叔,现在还用卖李子的钱买药片吗?”孙某憨憨地笑了。

56岁的于某听说王雨佳要离开四清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是山里红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丈夫病逝后,王雨佳多次上门开导,打开了她的心结。如今于某在采摘园打工,生活过得很充实。

“其实,农民生活得很真实,日子还得自己过。靠天靠地靠他人,终归还得靠自己。生活的意义就是做对他人有用的人。”这也是王雨佳下派到四清村5年来最深的感悟。

责任编辑/李    文

猜你喜欢

老百姓贫困户苹果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老百姓的话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防火迟到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