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变革方向略论

2021-03-24刘腾

今日财富 2021年7期
关键词:变革供给改革

刘腾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所提出来的重要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供需平衡的重要制度安排。管理会计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微观基础。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而管理会计则迎来了最佳变革时期,因此企业应当不断推动管理会计变革,以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基于此,文章就从这一视角进行了分析,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的方向,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为了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我国政府在2016年对供给侧改革任务进行了明确,即“三去一降一补”。管理会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以及管理控制系统将外部市场竞争压力转化为企业内部发展动力,因此从客观上来看,管理会计为企业更好地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提供了契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会对管理会计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当前学术界在研究这方面内容的时候,通常是从理论层面探究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并没有深入对两者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这对于供给侧改革以及管理会计创新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从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变革之间的内在逻辑出发,探究双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创新的影响,最终得出一些管理会计创新的思路,旨在为管理会计更好地推动供给侧改革任务的实现提供帮助,并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一、供给侧改革与企业管理会计变革

(一)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供给侧改革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采用改革的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并不断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推动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改革活动。从本质来看,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要素科学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管理会计的含义

传统的管理会计是从成本会计演变来的,其与财务会计运用相同的成本会计信息,在管理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会计成为了与财务会计有同等关系的独立学科。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单纯的财务会计难以满足其竞争需要,也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管理会计应运而生,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有利作用。从本质而言,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提升决策质量的重要会计工具,其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微观。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面临结构转型与升级,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管理工具,应当适应供给侧改革需求,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助推力。

(三)供给侧改革与企业管理会计变革之间的内在逻辑

供给侧改革与企业管理会计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能够为企业管理会计变革提供良好的推动力,如从动力、市场以及制度环境等三方面提供推动力。其中动力指的是供给侧改革创新战略能够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创新带来良好的助推力;市场指的是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矛盾能够持续得到改善,从而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实现决策质量的提升;制度环境指的是供给侧改革为管理会计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对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管理会计创新的要求也更高。管理会计能够协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任务,且还能够更好地解决“补短板”的问题,也因此能够促进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实现。由此可知,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变革之间是相互推进、相互促进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从制度、市场等多方面为管理会计变革提供了保障,而管理会计变革推动了供给侧改革任务的实现,并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引导,解决了供需矛盾。

二、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变革的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促进管理会计功能的实现

当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高端物品的需求更高,而我国很多企业却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依然停留在生产低端产品的层面上,缺乏科研能力,导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难以满足人们需求,使得供给端面临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诸多解决措施,如“智能制造”、“双创”等,这些措施体现在管理会计中,能够促进管理会计价值增值功能的发挥,带动企业转型与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通过有效实施供给侧改革,为管理会计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持和思维逻辑支持,使管理会计向全面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同时其去库存、去产能等要求也使得管理会计原有的职能定位得以改变,要求管理会计实现创新发展,对现代化结构进行健全和完善,并构建科学的价值增值体系,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供给侧改革为管理会计创新发展提供了机会

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开始重视内部管理工作,而会计信息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内容,得到了诸多企业的重视。现有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单纯的财务信息,随着企业的发展其信息功能不断拓宽,在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同时,也服务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并且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管理决策等都带来了强有力的参考。管理会计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综合,其能够为企业领导做决策提供较大的参考。且在企业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能够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健全和优化,促进财务信息与企业其它有关信息的衔接,实现业财融合发展。而供给侧改革则对管理会计支持功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它正是抓住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机会,要求企业实现结构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可以从信息支持視角进行创新,以便为企业转型提供更多有利作用。这就可知,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的要求使企业在经营理念、产品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也为管理会计创新提供了机会。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的路径

(一)从生态视角出发,构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还要提升社会责任感,考虑社会利益,要通过生态体系的构建,为国家生态环境维护做出贡献,从生态建设视角出发推动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加重,各国从多方面出发提出措施应对生态危机,取得初步成效,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也应当从战略决策上出发寻找企业发展與生态环境保护的契合点,通过引导企业内部管理变革、发展方式变革为生态环保做贡献。生态型管理会计从管理策略制定、战略发展等方面要求企业重视生态保护,将这一理念纳入到决策制定中,且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对产品的创新,根据社会需求研发产品,以提升产品的适应性,满足社会需求,降低库存、降低浪费。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达到去库存的目的,与供给侧改革的目标高度趋同。因此企业应当从生态视角出发,构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比如要对原有管理会计体系中滞后的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加入生态环保有关的内容,或者从生态视角重构管理会计运行路径、流程等。

(二)引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发挥前瞻性作用

在企业发展中管理会计属于一种战略性管理工作,其能够促进企业信息记录的准确、信息处理的科学,并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在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转型升级压力的日益加大,企业对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要求更高,原有的管理会计体系已经表现出较大的缺陷,亟待对其进行完善。对此,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信息化系统,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创新,更好地发挥其前瞻性作用。比如,可以结合现实情况引入信息软件,在软件系统中设定有关的窗口,对管理会计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并为每一个管理会计人员设定对应的权限,使其在自身权限内运用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以不断提升工作的有效性。还要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全面融合,推动各项信息系统实现联动发展,及时找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三)科学选用管理会计工具,达到“补短板”的目标

最初“补短板”是从“木桶理论”中发展而来的,该理论指的是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板的高度,也就是说事物整体的水平取决于“最短木板”的能力。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来看,其中的“补短板”指的就是对经济运行中“最短的木板”进行寻找,并对其进行弥补。从企业层面来看,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要科学对管理会计工具进行选用,如运用有效产出会计工具解决生产中的薄弱之处,可以通过“五步聚焦法”解决生产问题,即发现约束、谋划、协调、解决、循环寻找约束,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从社会层面来看,则要通过对价值链、供应链等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对其中的技术流、信息流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发展的有效性,解决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取得规模化效应。

(四)借助于管理会计工具达到“去杠杆”目的

要想更好地解决“去杠杆”问题,就必须要先对企业“杠杆效应”进行分析,其指的是在企业负债经营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较少的资产权益支撑较大经营规模。但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往往会导致企业面临诸多利息成本,且也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性风险和利润波动风险。因此通过采用“去杠杆”,旨在帮助经营者降低资产负债率。可以借助于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矩阵模型等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寻找债务源头,并进行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假设计算出来的数值高于统计局标准值,那么就说明企业有较高的杠杆率,要通过抛售资产或者其它方式等降低负债。所以可知,通过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更好地达到“去杠杆”的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变革供给改革
卷首语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