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业,让劳动者有个好“饭碗”
2021-03-24张兵
张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今后就业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就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党中央明确提出将“保就业”放在“六保”之首,稳定了就业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高质量就业
“‘积极的就业政策说到底就是以政策为导向,促进就业的全方位稳步发展,包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优的就业环境。”在谈及对“积极的就业政策”理解时,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李正国分析说,“同时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切实协调解决好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更高质量就业”?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认为,至少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更高质量就业的基础是充分就业,即就业年龄段人口的就业比重要高;其次,更高质量就业需要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人力资源流动的充分性,实际上是“景气指标”之一,背后反映的是经济的繁荣程度;最后,更高质量就业要求广大普通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更高质量就业还体现在就业的获得感、安全感、公平感和幸福感明显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谈及,就业的获得感意味着劳动者的收入能够跑赢经济增长和CPI,工作中有满满的成就感;安全感指就业者的工作稳定性较强,工作与家庭可以较好地平衡;公平感指劳动者在择业上得到公平机会,职场上能够公平竞争,就业歧视问题得到实质性缓解;幸福感意味着就业者可以体面和有尊严地工作,能够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马亮认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高质量就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业者将更多以知识工人和创造性工作为主,这些都是高质量就业的主要体现,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需要进一步重视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鼓励新兴业态健康规范发展。
图/CFP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需“强化一个导向,推进五个方面”。强化一个导向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强政策联动,构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推进五个方面即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就业政策体系,这是眼下的当务之急,也是就业工作开新局的关键;全力培育就业增长新引擎;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如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工把“饭碗”端稳端牢;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工作推进机制,如强化对地方工作的督促指导等。
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高质量就业,通俗来讲,主要包含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
更高质量就业,这对各地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需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并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2月23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强调,做好就业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赵永峰介绍,上海市人社局将继续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多措并举稳就业扩就业,稳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继续推动扩大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局势;同时,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体系,精准做好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公共服务,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积极打造符合上海城市核心功能需要的人才发展综合服务环境。
2021年2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表示,继续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供给,鼓励创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延续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和扩大事业单位及国企岗位供给,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大力推进高职扩招,充分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作用,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相匹配的技能人才。
2021年1月,河南省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河南省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年累计超过500万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着重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将通过开展以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创业导师为重点的专项培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间新疆将扎实推进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
各地举措
当前,就业成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
据了解,截至2月3日,已出台的29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涉及了就业,其中23个省份提出了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累计目标达到1289万人以上。江苏、广东、山东和河南在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均超过百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大省。
江苏对于2021年新增就业的信心最足,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广东、山东和河南均提出,2021年新增就业110万人或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在5.5%左右;这四大省份也成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超过百万的地区。此外,四川提出,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浙江则提出,2021年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80万人。
湖北、湖南提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或以上,安徽提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以上,贵州提出2021年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福建和云南的目标则是新增5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十三五”期间,海南城镇新增就业61.6万人。而“十四五”期间,海南的目标是城镇就业每年新增15万人以上,新增就业75万人以上,远远超过“十三五”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山东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体举措,包括培育一批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实施齐鲁乡创计划,打造乡村振兴齐鲁乡创品牌。健全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实施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政策,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
同时,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吸引激励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创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失业人员帮扶和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紧缺工种、新就业形态等特色培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组织行业性、群体性专项培训行动,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
“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就业规模保持稳定,就业結构更加合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平衡,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带动就业效应更加明显;劳动者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