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设计模式牛舍饲养肉牛效果对比试验报告
2021-03-24周国乔樊自和
周国乔,樊自和
甘肃省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高台 734300
高台县属绿洲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比较发达,饲草秸秆资源丰富,畜群基础好,养牛历史悠久,发展肉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后的条件和优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常抓不懈,同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迅速掀起了肉牛养殖热潮。为切实提高不同养殖方式和不同牛舍设计模式在养殖生产中产生的效益,通过本试验,为养殖户筛选不同的养殖模式并在养殖生产中加以示范推广应用。
1 试验地点及时间
本县规模肉牛养殖场,2020年5~8月,共90 d。
2 供试材料
2.1 供试品种选择
选用本场和本地养殖户处收购的西杂肉牛,现饲养4 个月,有较强的适应性。年龄1 ~1.5 岁,体重300 kg 左右,健康无病。
2.2 供试设备
2.2.1 试验牛舍一:双列式牛舍,中间饲草道为彩钢顶棚,两边墙体1.5 m 以上用卷帘式塑料膜遮挡(敞开式),周边为40 m×100 m 运动场,地面铺垫黄沙;试验牛舍二:双列式牛舍,中间饲草道为彩钢顶棚,两边墙体1.5 m 以上装置阳光板(密闭式),无运动场,牛床用水泥预制。
2.2.2 其它试验用器材、设施设备(如:磅秤或电子地磅、TMR 混饲车)等。
2.3 供试草料
2.3.1 粗饲料选用本地区麦秸、苜蓿、全株青贮玉米秸秆。
2.3.2 精饲料选用本地区玉米、麸皮、胡麻渣、豆粕,及调入的磷酸二氢钙、小苏打、添加剂,添砖,预混料等。
3 试验牛选择与分组
选择本地饲养的西门塔尔牛80 头,随机分为2 组(A 组40 头、B 组40 头),A 组40 头 牛 自 由散养;B 组40 头牛栓系固定饲喂,编号、称重、分栏饲养。
4 试验牛日粮组合
试验牛采用同一日粮配方,均按日增重1.0 ~1.5 kg 的营养需求设计日粮。饲喂量根据育肥月龄每月调整一次。各种粗饲料营养成分测定表和试验牛精饲料配方见表1。
表1 各种粗饲料营养成分测定表[1]
表2 试验牛精饲料配方
5 饲养管理
预饲15 d,日喂2 次(早6:00 ~7:00,晚18:30 ~19:30),将精粗饲料在饲喂前按饲喂总量按照TMR 饲喂技术要求混匀混合后按饲喂规程进行饲喂、驱虫、消毒、观察牛只采食及健康等情况。
6 称重与统计方法
预饲最后一天空腹称重,整个试验期称重4 次,对收集的采食量、体重数据进行统计。
7 指标测量
7.1 体重。试验结束末重-预饲最后一天空腹重。
7.2 采食量。按每日精粗饲料投喂量,计算试验期总采食量,除以试验总天数,得出平均日采食量。
7.3 增重与平均日增重。增重=试验期末重-试验初重;平均日增重=增重/试验总天数。
表3 每头牛平均日采食量
表4 育肥始末平均体重及日增重测定表
表5 经济效益核算
由此可见:两组牛在整个试验期内,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精饲料采食量相同条件下,试验A 组每头牛少收入45 元。试验B 组比试验A 组日增重多0.25 kg,差异不明显,但整个育肥试验期试验A组比试验B 组少增重900 kg,按市场活牛收购价格25 元/kg,试验A 组牛每头少收入562.5 元。通过试验证明在不同设计模式牛舍散养育肥肉牛和拴系固定育肥肉牛,个体采食量及日增重差异不明显,但就其经济效益而言试验A 组直接损失600 多元。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验A 组育肥牛以肉品质而言出售后也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8 结论与讨论
拴系固定育肥模式经济效益优于散养育肥的养殖效果。标准化饲养设施育肥肉牛,不但能提高育肥速度,降低饲料消耗,而且降低劳动强度。在散养育肥模式下,牛只互相爬跨,不但影响牛的休息,而且运动量大,造成能量消化也随之增加,虽然饲料相同,管理水平一致,但群体饲养,欺弱抢食,欺小多食现象必然存在,影响整体育肥效益。在拓展市场前提下,提高肉品质的品牌效应,该育肥模式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