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指标的评价
2021-03-24姜宏波
姜宏波
(辽宁省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也被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该疾病的发展与发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1-2]。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紊乱、继发性贫血、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若未得到规范的治疗,在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症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子宫肌瘤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依赖性肿瘤,由于受到体内细胞因子、孕激素以及雌激素对其的影响,在临床上主要采取切除患者带瘤子宫这种手术方法来治疗子宫肌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到研究中。③均确诊为子宫肌瘤。④无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脏器疾病者。③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每组54例。试验1组患者30~56岁,平均年龄为(43.12±4.18)岁。病程6~13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0.54±1.36)个月;单发肿瘤35例,多发肿瘤19例;试验2组患者32~57岁,平均年龄为(44.58±4.67)岁,病程7~12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0.56±1.41)个月;单发肿瘤32例,多发肿瘤2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治疗方法 试验1组实施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调整患者体位处于膀胱结石位,实施全身麻醉,在患者肚脐上方1 cm位置处作一个穿刺孔,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腹腔镜置入其中,另外再左侧髂前上棘1 cm位置及麦氏点各作一个穿刺孔,将手术器材置入,在腹腔镜下对患者盆腔、腹腔组织情况进行探查。在患者阴道内放入举宫器,经过阴道将患者子宫推至腹腔,在宫颈充分显露之后,沿着宫颈采用环形的方式,切开患者阴道黏膜,上推膀胱与子宫壁黏膜,分离、切断子宫旁韧带后,打开膀胱腹膜之后将其反折。采用电凝将骶韧带与主韧带切除,然后将穹隆切开,游离子宫后将其切除,之后再缝合盆腔腹膜与阴道断端,待充分止血之后,应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盆腔进行清洗,并将操作仪器退出,冲洗后缝合患者切口[3-4]。试验2组实施次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操作步骤、患者体位及麻醉方式与试验1组患者一致,离断患者附件及圆韧带之后,将膀胱子宫、阔韧带前、后叶反折并剪开腹膜,下推膀胱之后,将两侧的宫旁组织进行分离。待患者子宫动脉、静脉充分显露出来后,对患者实施双极电凝,将宫体切除,在宫颈峡部放入结扎套圈后,取出举宫器,并将套扎线收紧,在放大穿刺孔后,将子宫电动切割器放入,依次取出瘤体组织与子宫体组织,采用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待充分止血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盆腔进行冲洗,并将操作仪器退出,缝合患者切口[5-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围手术期指标、卵巢功能以及性功能评价。①临床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②卵巢功能:手术前、手术后12周以及手术后24周,在凌晨患者空腹时,分别取其3 mL静脉血,在经过3 000 r/min离心后,放置15 min进行沉淀,取上清液并将其置入-20 ℃的冰箱中保存备用。使用放射免疫法监测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变化,评估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③性功能评价:在手术前、手术后24周,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指数(FSFI)对两组患者性功能进行评分,满分为95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性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值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试验1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卵巢功能比较 手术前、手术后12周、手术后24周两组子宫肌瘤患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比较()
表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比较()
2.3 术前、术后性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1组术前性生活质量评分为(65.51±9.13)分,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为(66.36±12.42)分。试验2组术前性生活质量评分为(63.70±10.44)分,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为(74.63±10.77)分。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性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其中t值为0.9571,P值为0.3407;术后,试验2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试验1组,其中t值为3.7239,P值为0.0003。
3 讨论
在临床疾病中,子宫肌瘤是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常发生在30~50岁女性群体中。该疾病发生率每年都在不断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由于子宫肌瘤主要在肌壁间生长,具有大小不一、多发的特点,故而主要手术方式是次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这2种手术方式都能够有效切除患者的病灶组织,但是在临床上对这2种手术方法是否能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试验1组,P<0.05。据相关报道显示,子宫次全切除术虽然能够避免对膀胱、输卵管造成损伤,保留宫颈与宫底组织能够避免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穹隆脱垂现象,且宫颈管黏液的分泌还能够确保患者性生活质量,然而所保留下的子宫颈容易出现病变,尤其是会增加患者患上宫颈癌的概率。目前,子宫肌瘤患者是否保留子宫宫颈并无统一建议,然而对于在手术前检查为宫颈正常者的患者,则应当首选次全子宫切除术;试验2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试验1组,P<0.05,说明次全子宫切除术能够提高患者手术后性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2周与术后24周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以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说明这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并无明显差异。由于卵巢的血液供应有着较大差异,故而在临床上将其分为3种类型,其中Ⅰ型指的是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进行双供血;Ⅱ型单独由卵巢动脉进行供血;Ⅲ型则由子宫动脉进行供血。对于Ⅲ型患者而言,由于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者是子宫切除术,都有可能导致其卵巢供血动脉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卵巢功能出现早衰现象。
综上所述,相较于全子宫切除术而言,次全子宫切除术能够保留患者子宫,不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带来明显影响,且该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对于患者机体创伤性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性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