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金属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管风琴音乐与其制造工艺”
2021-03-24文字吴丹
文字_吴丹
在欧美发达国家,民众对于管风琴这件事物的认知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早在公元前270年管风琴这件乐器在古希腊诞生以来,管风琴便开启了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路程。它被莫扎特誉为“乐器之王”,不仅仅因为其庞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结构,更因为几个世纪以来被构筑出的独一无二的声音与包罗万象、风格迥异的音乐巨著。2017年,德国的管风琴音乐与其制造工艺被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认为,管风琴的本质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它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理解,极大丰富了人类的心灵世界。尽管它主要与教会仪式服务、音乐会和现代文化活动有关,但它也在重要的社区建设活动中发挥作用。
管风琴与教堂
公元前270年,古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城发明了“液压管风琴”。当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管风琴是一件纯粹的世俗性乐器,主要用于宴会庆礼、格斗、军事活动等重要场合。公元757年,拜占庭皇帝伯罗尼莫斯(Copronymos)送给查理曼大帝的父亲丕平(Pippin)一架管风琴作为礼物。自此,管风琴传入欧洲。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说明,在基督诞生后的头一个千年里,管风琴的建造与使用主要发生在拜占庭帝国。
从十世纪开始,管风琴出现在罗马天主教会的建筑里,从此开启了管风琴与教会礼拜仪式的密切关系。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法恩莎(Faenza Codex)音乐手稿中包含了现存的第一个管风琴在弥撒中有关垂怜经(Kyris)和荣耀曲(Gloria)的声部设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管风琴音乐在罗马天主教礼拜的本质,作品本身的结构清晰地体现了管风琴与人声交替出现的性质,以及管风琴在唱诗中参与的确切程度。这种交替呈现礼拜经文的方法早在十四世纪就被使用了,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初。
教堂里的管风琴不仅仅服务于教会礼拜,在德国、奥地利和荷兰,教堂管风琴师也被要求举行独奏音乐会。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初的荷兰,斯韦林科每天在礼拜仪式之外演出两个小时的音乐,供市民和来访的商人娱乐。图恩-戴、海因里希·布克斯特胡德、约翰·帕切贝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人的独奏音乐会都被记录在案,演奏家常常用它来演奏传统民族音乐与通俗曲调。
管风琴与音乐厅
在两千多年的管风琴发展史中,管风琴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完成世俗任务的。虽有近一千年服务于教会礼拜日的背景,但这并没有完全牺牲它的世俗角色。十九世纪,英国率先在大型世俗房间中恢复了管风琴的原有功能:在这一时期,英国各地创造的许多市政厅管风琴都是这一发展的迷人见证,它们也是现代音乐厅管风琴的最初雏形。英国模式在德语地区也很受欢迎:沃特、拉德加斯特和沃克等管风琴商制作的音乐厅管风琴都印证了这一传统。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管风琴制造者们绝不是简单地把教堂的管风琴搬到世俗的房间里,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管风琴流派——音乐厅管风琴。二十世纪奥地利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曾经说过:“没有管风琴的音乐厅是足球场。”在音乐厅的管风琴不受礼仪的整合和功能的束缚,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独奏演奏,作为独奏乐器的管风琴必须具有足够的通用性,以满足各种历史风格的音乐作品;与各类器乐、声乐进行重奏、协奏或者伴奏;与乐团合作;训练管风琴学生;演奏现代管风琴音乐,理想情况下也适用于管风琴未来的创作。
管风琴与其他综合类场所
越来越多的管风琴被安置在大型会客厅、音乐厅、学校甚至马戏团和私宅中。美国的大西洋城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便是旅游、疗养胜地,在可容纳四万多人召开国内、国际会议的巨大市政厅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它被制作于1930年,当时造价高达五十多万美元。这架管风琴共有七层手键盘、一千四百七十七个音栓、十九个音色区、三万多支用于发音的音管。可见,几个世纪以来,管风琴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并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十世纪,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管风琴被建造在了音乐家的别墅中,或者被艺术爱好者们作为私人收藏。在这些会客室里的管风琴上,人们弹奏巴洛克、浪漫派甚至爵士和流行音乐,经典的作品仿佛穿越了时空。
尽管管风琴是流传最久的乐器之一,但关于它在音乐上的记载却相当有限。自古以来,管风琴的即兴人才层出不穷,早期的管风琴,演奏者正面的位置并不是现代键盘乐器中常见的乐谱架,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绘制精美的油画。因为当时许多教会礼仪音乐均为即兴之作,在这些礼仪过程中,管风琴师可能被要求演奏一百多首赞美诗歌,但这些演奏并不会被记录,故而流传下来的只是大师们一生所弹奏过的管风琴音乐中的凤毛麟角。特别是在早期作曲家等同于演奏者的情况下,例如许多装饰性等一时之兴的演奏,不一定会完全被记录下来。
管风琴是一件即兴演奏的乐器,这种即兴演奏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十四世纪之前,几乎少有管风琴乐谱流传下来,手稿遗失、即兴演奏、弹奏合唱乐谱是乐谱失传的主要原因。管风琴最早的抄本(约1316年)现存于英国博物馆,专家认为可能是属于法国或者意大利的,用四线谱和文字谱分别记录了管风琴早期的两种典型曲式:舞曲及民歌改编曲。管风琴音乐在教会中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国家主教风格的要求制约而不断发展和演化,在旋律、曲式、结构、节奏、装饰性等方面形成多种流派和演奏传统,这些特征可以从两个同时期但不同国家的管风琴音乐作品中明显观察到。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管风琴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代表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把复调音乐的创作技法与思想内涵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后人树立了标杆。他的创作受到斯韦林克(Sweelinck)、弗雷斯科巴尔迪(Frescobald)、库普兰等前辈作曲家的深刻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源于意大利式的自由洒脱和法国音乐的慵懒,以及巴赫本人对于音乐的无限敬畏和对生活与家人的热爱。巴赫的管风琴作品直到今天仍然是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和学术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国际各大音乐院校入学考试以及国际比赛的必弹曲目之一。
在此之后的一个世纪,管风琴音乐的风格趋向简单、朴素而大众通俗化。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莫扎特虽创作过为数不多的管风琴作品,但他曾经说过:“演奏管风琴,是我真正的热爱。”直到十九世纪,在西方交响音乐蓬勃发展的大格局下,英、法、德等国的浪漫主义管风琴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管风琴独奏、重奏、协奏,曲式也从传统的对位结构发展到了交响曲式等。其中的代表有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作曲家塞萨尔·弗兰克和德国后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作曲家马克斯·雷格。
弗兰克创立了管弦乐交响式的管风琴创作技法,开启了管风琴新的历史篇章;而雷格拥有极高的和声与复调的技巧,其管风琴作品结构严谨、曲式复杂、表情对比巨大、音响层次丰富。雷格一生崇拜巴赫和勃拉姆斯,他的管风琴作品继承了巴赫的精神。所有这些,都为二十世纪管风琴创作百家齐放的巨变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野。如今,欧美的国际管风琴艺术节、音乐学院的学术厅里常有管风琴的新作品涌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管风琴与数字多媒体画面、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新型演奏方式。
管风琴制作工艺
“管风琴是最大、最全面、最和谐的乐器……”,这是十八世纪英国管风琴家、作曲家、史学家查尔斯·伯尼(Charles Burney)在通用艺术词典中给出的定义。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对于当时管风琴的描述来看,管风琴是一种简单的风力乐器,它由一个带槽的箱子支撑着一组音管,风箱给管道提供风力,以及某种机械装置使音管发出声音。从如此简陋的乐器到如今拥有四五层手键盘、三十二英尺音管、几十组音管列、复杂的音栓控制和电子鼓风装置的现代管风琴,其中包含了复杂而非凡的发展过程,集合了音乐、科技、建筑、宗教、工业组织以及艺术审美的诸多因素。管风琴的发展受益于一个接一个的技术创新,在中世纪末期,新的木工、金属加工和风箱制造技术被管风琴制造者们利用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四百年后,他们的继任者在车间里使用蒸汽驱动的机器,并实验气动与电力。如今,许多管风琴建造者在管风琴的设计(绘图、模拟)和装备(多级存储系统、回放设备、传输)方面都利用了计算机技术。
每一架管风琴都是专门为某个建筑空间而创作的。建造者从一开始就保持并延续了手工制作管风琴的传统,因而为每一架管风琴都赋予了独特的个性。“量身定制”的设计,让每一架管风琴都无法复制,从而显得更加珍贵。从十五世纪开始,位于意大利的维罗纳地区成了第一流管风琴制造学校的大本营,一直到今天。与实践相关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是由工匠们发展起来的,在历史上,建造师、作曲家和音乐家一直在一起工作,而专业的、以信息传播为主的知识和技能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
管风琴的制造工艺与管风琴音乐是密切相关的。在管风琴的历史上,可能没有比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在德国、奥地利和荷兰更丰富的建筑和作品了。无论是礼拜仪式还是教堂音乐会,对管风琴音乐的巨大需求导致了作品的繁盛和大型复杂乐器的建造。这是一种管风琴文化,始于斯韦林克、迈克尔·普莱托里乌斯(Michael Praetorius)和塞缪尔·谢伊特(Samuel Scheidt)的创新,并最终以巴赫的杰作而告终。北德式施尼特(Schnitger)管风琴明亮而尖锐(plenum)的音栓配置,和中德的西尔伯曼(Silbermann)乐器流畅的音调持续不断地给听众和表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今,仅在德国,就有四百家中型工匠作坊以及一些大型家族式作坊,保证了管风琴的生存和传播。十九世纪著名管风琴制造者卡瓦耶-科尔(Cavaillé-Coll)的气动装置的发明也为当时的作曲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甚至引发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国浪漫主义管风琴作曲流派。当然,除了德国、法国的管风琴工艺以外,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奥地利的管风琴建造史上均有诸多伟大的建琴大师,几个世纪以来以最传统的手工方式,保持其原始状态,打造着无数传世经典。正是这些美妙绝伦的管风琴推动了二十世纪追踪者的复兴。
在管风琴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管风琴的教育始终贯穿其中。被尊称为“法国键盘音乐之父”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管风琴家、羽管键琴演奏家弗朗索瓦·库普兰,曾在他的键盘著作中写道:“在我看来,我们创作音乐的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与我们创作语言的方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写东西的方式与我们执行它们的方式不同。这也意味着,我们能比外国人更好地诠释我们(民族)的音乐。”音乐的记谱法通常用于指出音色、音质和声音在时间上的位置,音乐家们普遍依靠传统听觉来填补空白符号,键盘训练中尤其如此。键盘训练通常在个别课程中进行,教师通过口头描述和实际演示来指导学生。诠释的传统代代相传,通过这种私人面授,从语言描述中产生的歧义可以通过演示来澄清。因此,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有着不同音乐学术流派的说法,这种一脉相传的传统做法在艺术类学科的传承与发展中是不可替代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美学的变化反映在诠释方式的变化上,表演传统也在逐渐改变。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管风琴,大量的曲目跨越了广泛的时间和地理范围,在音乐风格和建筑上也有许多变化。由此,许多历史性的管风琴、键盘技术论文和音乐来源中的相关信息应运而生。
描述管风琴演奏技术方面的第一个书面来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1511年阿诺德·施利克在美因茨出版了最早的《管风琴手》,文中论述了诸如构建流畅的触键动作和良好的音管发音等实用问题。这些著作与文献可以帮助管风琴教师传播他们的教学,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表演,使管风琴的教学更加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
此外,欧洲的管风琴教育家还提出另外一个观念:要还原具有历史性的作品,必须通过历史性的管风琴才能实现令人信服的表演。诚然,管风琴本身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其令人惊叹的强大表现力与瞬息万变的色彩变化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用巴赫时期的管风琴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音乐,少了那些丰富细腻、具有鼻腔音质的簧管音色,仿佛丢掉了法国音乐的灵魂,世上恐怕没有任何一架管风琴可以做到真正的“兼收并蓄”。因此,当今音乐学院的管风琴师生们需要游历各国,到那些著名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管风琴所在地去瞻仰和实践。在欧美各地,定期举办管风琴艺术节、大师班、比赛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人们在这些艺术教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换彼此的实践经验,探寻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2021 年,管风琴被德国地区委员会遴选为“年度最佳乐器”。作为当今最古老的乐器,管风琴的方方面面吸引着无数为之痴迷的人们。让我们走进这会“呼吸”的、有生命力的金属,仰望与聆听那些美妙绝伦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