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松桩”的工艺之美和人文内涵

2021-03-24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器型宜兴紫砂壶

卲 枫

(宜兴214221)

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徜徉的时候, 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许多的工艺表现形式都深受其影响,特别是对于紫砂壶来说, 在江南水乡宜兴深受文化积淀的影响之下, 宜兴的紫砂艺人不仅仅传承了前辈们的精湛技艺,更是把紫砂艺术之中的文化内涵、精气神韵都完美地一脉相承, 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许多千变万化的器型。 我们最为熟悉的紫砂器型就是圆器了, 其以流畅的线条和实用的形制博得了广大壶友的青睐,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器型,还有方器的横平竖直表现出创作者刚正不阿的态度,在陶瓷造型艺术之中也是非常另类的存在。 当然,最让我们感到惊叹和惊艳的紫砂器型当属惟妙惟肖的紫砂花器,从紫砂壶的诞生来看,最早的“供春壶”就是仿生于银杏树树瘿的形态,也是紫砂花器的鼻祖,所以紫砂技艺的传承在千百年间一直延续至今,得益于江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资基础, 宜兴的紫砂艺人可以在从容不迫之间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成就了紫砂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1 紫砂壶“松桩”的工艺之美

紫砂作品“松桩壶”(见图1)在传承古朴之美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念和设计,使其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让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情感表达。 在涉及和创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我把雕塑艺术的结构和纹理充分地运用在了紫砂壶上面,把紫砂这种材质良好的可塑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壶身为仿制松桩的形态,上面的纹理细节非常到位, 视觉上的感受已经不能够完全地表达出其中的精美,如果用手触摸的话,你会发现其中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完美的体验, 简直和真正的松树一模一样,由此可见创作者精湛的功力;壶嘴昂扬向上,充满了现代设计气息的简洁明快,上面的细节处理和壶身一脉相承,出水非常爽利;壶把的设计和壶嘴、壶盖相平,小小的飞把充满了灵动之感,从壶把处延伸出来的一截松枝形态生动活泼, 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壶盖平整嵌入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上面的壶钮形态也是一段树桩扭曲而成,拿捏称手,和整器融为一体。 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松桩”,其器型从经典之中脱颖而出,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松桩上面的树结、 深浅不一的纹理都凸显出岁月在大自然之中留下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之感, 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 更加体会到了苍松劲柏不畏严寒、 高高耸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其中寄托的丰富人文内涵。

图1 松桩壶

2 紫砂壶“松桩”的人文内涵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南北朝时期的文人范云就曾在诗歌之中如此描写过松树,后来的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篇更是让人耳熟能详。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松象征刚直、坚毅的高尚气节,与竹子、梅花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艺术题材, 松树的君子品性令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和向往追求。 恰巧,宜兴紫砂泥料古朴的枝干和肌理特别适合松桩的表现力,不仅仅从外观和材质方面非常的匹配,就是内在的精神属性也是相得益彰, 令人很快就能够联系在一起。 在紫砂造型的历史之上,许多的紫砂巨匠都曾经制作过以松桩为题材的紫砂壶,这件紫砂作品“松桩壶”就是在临摹和专研许多经典器型的基础之上,把紫砂壶“松桩”的契合点完美演绎出来,从造型的设计到工艺的运用方面都是费尽心思, 希望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审美, 让我们在品味紫砂传统艺术的同时, 能够体会到其中中国文人那种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和在低调内敛的性格之中藏匿的那份人文雅韵。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和明白紫砂艺术真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器物之美, 更多的是精神的寄托和追寻。

3 结 语

当我们谈论紫砂艺术的时候, 总是能够从其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今日艺术的辉煌, 也深深地影响着未来的发展。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之中已经习惯于汲取历史的营养,但是并没有拘泥于传统,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大胆的创新, 形成了如今紫砂艺术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也正是如此,我们才有幸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紫砂艺术珍品,在满足我们实用之选的同时还能够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猜你喜欢

器型宜兴紫砂壶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泡壶
邹蕴芳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