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的运用
2021-03-24王冰冰
摘要:唢呐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不但音色优美而且声音明亮,可以精准表达出人们喜怒哀乐,既可以应用在热闹欢腾的喜气场面,又能应用在哀伤悲痛的痛苦场面。由此可见,唢呐演奏深受中国人喜爱。本文将对唢呐呼吸方法、不同气息的运用以及气息在乐器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的运用进行分析浅谈。
关键词:唢呐;演奏;不同气息;运用
前言:
唢呐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其主要原因是该种演奏艺术形式同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无论古代祭祀还是现代婚丧嫁娶,到处都可以看到唢呐演奏的身影。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唢呐也从中国舞台走向世界,在我国民间管弦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唢呐演奏者要想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就要掌握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的运用方法,因为演奏者气息始终贯穿于整首乐曲当中,借助音乐气息让每一位听众都感受到唢呐的魅力。
一、唢呐呼吸方法
在唢呐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演奏技巧。其中气息是唢呐演奏的基础,也是演奏者学好唢呐的关键。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学习唢呐时学会掌握唢呐呼吸方法。由于演奏者呼吸部位不同,所演奏出来的音色音调也各有不同。其中较为常用的呼吸方法有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主要是借助横隔膜与腹壁肌运动予以实现。演奏者在吸气时,横膈膜会发生收缩,腹壁肌在其收缩作用下出现松弛,致使内脏因下移而导致腹部慢慢隆起,从而扩张肺叶,让更多的空气得以吸入。反之在呼气时,腹壁肌收缩后,内脏会逐渐向上移动,横隔膜恢复原位,肺部组织经收缩后将其空气予以排出,然后再进行吹奏。该种练习方法,主要是借助柔软的腹部完成呼吸动作。该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呼吸较为省力,不易让演奏者产生紧张感,可以对气息有效控制。该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对胸部进行全面扩张,没有充分发挥肺活量作用[1]。
胸式呼吸法则是借助胸部运动予以完成。演奏者在吸气时,需要同时收缩胸肌与肋间外肌,增加肺叶上部扩张,使其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而在呼气时胸肌与肋间外膈肌松弛的同时,收缩肋间内肌,将胸轮廓逐渐变小,随后收缩肺部组织使空气予以排除,这样就能达到吹奏效果。该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轻松快速地进行吸气,其缺点是呼气时较为软弱无力,由于肺活量不足、吸气量不够,致使演奏者后劲儿不足,需要经常换气,并在换气过程中出现还送金币的现象。也就是说该种吹奏方法只适用于曲调较快的乐曲,通常情况则不采用该种呼吸方法。
胸腹式呼吸法则是将上述两种呼吸方法予以结合,并对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予以克服。其主要特点为演奏者在呼吸时能够调动全身肌肉积极参与到呼吸活动当中,使其胸腔最大程度地进行扩张,保证肺活量达到最高值。演奏者在吸气时轻松自然,在呼气时也可以对气息予以有效把握,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疲劳感,可以进行持久演出。因此,胸腹式呼吸法是唢呐演奏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演奏者可以在日常中通过深呼吸、长跑等方式予以训练。
二、不同气息的运用
在唢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懂得循环换气。这就需要演奏者在吹奏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换气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唢呐演奏效果良好。演奏者在呼气吹奏的同时,还要用鼻腔进行吸气,通过气流不断运作使唢呐吹奏可以保持连贯性。该种吹奏方法需要演奏者将口腔内备足气息,用双唇对少片口进行压缩,随后逐渐恢复咽部以及下颌部位原状,让口腔中储备的气体从哨口予以排出,这样唢呐便可以吹奏出响声。在操作过程中,演奏者还要学会使用鼻腔进行吸气,在吸气过程中不能把气一次性全部吸满,也不能一次性将所有气体用完,而是在身体内部保存适当气量,以此保证演奏的连贯性[2]。
由于气息训练是唢呐演奏的基本训练,无论技巧多么复杂的曲目,都需要演奏者运用好气息。其中“中和”之声作为长音,通常悠扬、深远、强弱适中,不需要任何装饰。演奏者在吹奏此音时身体应完全放松,上嘴唇含哨片的2/3,下嘴唇含哨片的1/3,双唇轻轻含住唢呐照片后,快速吸气,随后平稳均匀地缓慢吐气。
三、气息在乐曲中的应用
音乐是与人类内心情感紧密相连的情感表达。演奏者在乐曲演奏过程中,应通过演奏音色的强弱、明暗、喜怒、 忧悲等对比情绪,均需要借助音乐语言信息予以表现。例如在吹奏《看秧歌》乐曲时候,演奏者应采用欢快、明朗、幽默的音乐语言气息,以此展现山西地区淳朴民风看秧歌时欢喜热闹的场面。而在吹奏《霸王别姬时》,演奏者需要不停转换唢呐音色与力度,既要表现出虞姬温柔委婉、娇丽的女性形象,又要表现出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同时还要通过气息力度变化制造出激烈厮杀的战争场面。为此,唢呐演奏者在演出过程中应根据演奏曲目需要,对唢呐音乐进行细致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唢呐演奏者高度精湛的演奏技巧[4]。
结语:
唢呐作为我国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在民间管弦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唢呐演奏者与唢呐学习者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气息,只有这样才能让唢呐吹出动听的音色。笔者通过对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的运用进行分析介绍后,希望能对行业同仁予以帮助,从而推动我国唢呐事业传承与发展,为弘扬中国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俊梅.论唢呐演奏中音准的构成因素[J].音乐生活,2019(12):78-81.
[2]程平.不同气息在唢呐演奏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37(17):76.
[3]李文亮. 浅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的运用[D].天津音乐学院,2013.
作者简介:王冰冰(1986-),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职务:唢呐演奏员,职称:国家二级演奏员,单位 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研究方向:嗩呐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