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考察

2021-03-24明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空心化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

摘要: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国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自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农村自然环境有待改善,异姓杂居、空心化、空巢老人问题,农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单调,等等问题。为此,要着力改善农村自然生态,实现高楼与老村庄的和谐共融;同姓、同宗族的是否就近居住,要听其自愿,因势利导;政府要引导农民回乡创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空巢老人问题,应引起政府注意;要统筹规划,加强乡村改造,搞好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为统帅和灵魂,辩证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农耕文明的关系,融合新时代元素与传统气息,延续乡村文脉,留住农村的“心”“魂”“神”,真正把农村变成农民的精神家园,为广大农民留住乡愁。阜阳传统的农耕文明有优势,也有局限,要推动思想变革,走出小农经济窠臼,为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空心化;农耕文明;留住乡愁

自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以来,九州大地遍布成千上万个部落、村墟。先民聚族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生存繁衍的土地上,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这些村落大多毗邻溪流川河,村前村后,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庄稼成畦,环境优美,天人合一。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农村小桥流水,如诗如画;北方农村,刚健质实,有朴野之趣;西北地区点缀着零星的村落,与高原大漠的浑厚苍茫融为一体……这些各具特色的村落,体现了中国农民适应自然的智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我国农村发展态势的总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潘鲁生撰文指出:“物质生活越发丰富,人们更渴望情感寄托,更追求文化韵味,更需要体味乡愁。”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四个概念名称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属于乡村振兴战略范畴。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升到“千年大计”的地位。近些年国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着城乡和谐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农民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攀升。那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有没有相应的对策、建议?拙文选择淮北地区阜阳一些县市区乡村、街道为考察调研对象,探讨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请方家指正。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很多危房被拆掉,一排排新楼拔地而起,大方气派。以颍州区西湖镇大许行政村大明庄为例,早在七八年前,大明庄自然村整体搬迁到交通便利、呈南北走向的华天路(颍州区西湖镇华佗街—阜南县新村镇天棚街)两侧。该村原来位于华天路西边,与这条交通要道隔着大片庄稼地和一条大河。以前这条路附近地段两旁也有小学、商店、部分村民自建房,但像现在这样整体搬迁至此,一户不留,速度之快,令人感到时代发展的一日千里。原来河西边的老村庄全部变成庄稼地。现在,其它村的人也往华天路两边聚集,使得路两旁的楼房鳞次栉比,由南至北排列着。每家每户都是一座楼、一座院,用的是自来水,出门就是水泥路,有农用公交每相隔约半小时从门前经过,直通阜阳城。像大明庄这样规划发展的村庄,附近到处都是,甚至整个阜阳、皖北、中国农村地区(山區、高寒地带除外),都有类似的发展模式。楼房越来越高,老房子被拆掉。以前在老村子里,各家各户距离很近,吃饭时端着碗串门,或者聚集在村子老井边、大树下聊天唠嗑,现在一去不复返。除此以外,过去以单姓为主组成的一个村民组,现在则是异姓杂居。这些不同姓氏的人,原来都是乡里乡村,距离也不远。在城乡结合部郊区一带,有的居民是从市区在此买地建房。这些都对村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乡村文化的多元化发生影响。近几年,农村河流的污水得到初步治理,土壤的化肥使用量在减少,白杨树柳絮正被遏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也初见成效,这些现象都是可喜的。乡村文化建设也受到重视,基础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如果微观透视农村现状,考察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还是发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农村自然环境有待改善

仍以大明庄自然村为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之前,该村充满诗情画意的美,这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家产。村两边两条南北方向的河流终年流淌不息,南边有一条东西向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鸭鹅戏水,时有鱼儿翻飞。这些河流都是连着的,一则雨季排涝,一则旱时抗旱。村子里小池塘也遍布其中。村中间一条南北路,把大明庄分为东西两队。村东头路南有一口老井,据当地老辈人讲,该井是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年朝廷颁诏实施大移民政策,明家三兄弟从山东枣林庄迁移过来时所开凿的。这口老井,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是大明庄的标志。该村环境优雅宜人,民风淳朴,形成一个布局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在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大明庄整体搬迁到村东300米处的华天路两边,老村庄荡然无存,有的村民说:“老村庄从地球上消失了。”因村里识字的少,缺乏存史立志意识,拆迁前连一幅照片也没人拍下。全村人就这样毫无留恋地离开先辈们一代接一代营造的居住之地。这样的搬迁,难免留下些许怅惘,显然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很多人经常聚在一起,深情回忆老村子里发生的故事。像大明庄这类村子的遭遇,成千上万次地在中华大地演绎着。按照传统文化,中国人一向是安土重迁的,可是在搬迁之前,他们忘记了祖祖辈辈的馈赠,辜负了大自然的精心护理,把历史信息、文化记忆、乡土情结抛弃得一干二净,让一个个完整的乡村记忆变得支离破碎。另外,新楼建的是多了,但从远处看,光秃秃的,绿化得还远远不够。一座座村庄失去了历史记忆和文化信息,丢掉了历史和文明的根,村民们虽说不懂太深奥的道理,但也不禁要问:“我是谁,我的祖先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2、异姓杂居问题

尽管大多数异姓人来自附近别的村庄,与本村居民以前都是庄挨庄,但彼此之间在心理上还是有些隔膜,不像同姓村民组里的人,见了面都是叫“老少爷们”,晚辈称呼长辈时毕恭毕敬,过年挨家挨户给长辈磕头;长辈称呼晚辈则直呼小名,叫得也很亲切,彼此之间心理上没有距离。大家心里都清楚,同姓几十户人家,几百年前都源自同一个祖宗,所以遇到矛盾纠纷,往往由村里有威望的人出面协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农忙季节,村民们互相帮助。村边大河里如果养鱼,一年中放一次鱼,捕捉一次,捕捉上来后,由队长商议着统一分配。这样一年到头,全村人和和气气,相安无事,如此代代沿袭下去。

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异姓杂居问题难免出现。村民在心理上肯定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千金买宅,万金买邻”,现在与外姓人做邻居,防范意识加强了。即使大家见面客客气气,但是那只是表面现象。遇到利益上的冲突,原来村民组里同姓族长的话,外姓人不一定听。小矛盾长期累积,如果不妥善化解,还会酿成大矛盾。所以,异姓人之间在文化、心理、生活方式的认同、磨合,需要时间,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同姓聚居,族长协调矛盾,带有旧时代宗法制性质,在新时代需要解放思想,异姓杂居给村民今后的生活与思想观念更新,吹进一缕新风。

3、农村空心化问题

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中国数百万村庄客观存在的现实。在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个村的青壮年劳力几乎都涌入城市打工挣钱。现在粮食价格不高,种田收入甚至不够成本。比如,大明庄因地理位置较偏,离城市较远,有的土地找不到人耕种,以致成了荒地,原因是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他们自身生命安全尚且难以保证,哪有劳动能力种地、收庄稼?因为青壮年外出打工,他们也把孩子带到所在的城市上学。据调查,这些孩子很难被当地城市接受认可,大多数孩子们只能上民工子弟学校,难以与当地孩子分享同档次的办学资源,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潜规则占有市场,很多城市存在着长期的隐形排外现象,打工子弟在那里很难找到家的归宿。务工人员在城市吃喝租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生活茫然,进退两难。对家乡的情感是“逃离而又渴望回归,回歸又发现道路早已阻隔。我们被抛入一种不及物的中间状态,既不在彼岸,也不在此岸,而只能困在‘第二故乡’,作一次又一次精神的‘还乡’。只有儿时那一缕缕袅袅的炊烟,牵住我们漂泊的目光和脚步。”留守老人常年住在家里,心理上是孤独、寂寞的,天天盼着逢年过节,这样子孙们就会回家住上几天,这些老人也只有那几天,脸上才现出笑容。整个中国的农村地区,空心村何止千万?

4、空巢老人性别失衡问题

空巢老人的性别失衡,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生态。现在农村出现一个普遍现象:长寿老人以女性居多。像大明庄80岁以上的女性近十个,有的高达90多岁,而男性80岁以上的只有1人,70岁以上的都少。再调查一下附近其他村庄,也存在类似现象。这是值得警惕的问题。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逝去的老人到了另一世界,健在的老人怎么办?他(她)们的精神状态肯定是不会好的。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沉重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影响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5、农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农民文化生活过于单调,他们忙完农活家务,除了白天打牌、喝酒,晚上唱歌、跳舞,没有其他事干,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农民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精神一片空虚。“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层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农村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相脱节和不协调问题,精神文化生活还较为单调、贫乏,不够丰富;而一些消极的、落后的、庸俗的文化则沉渣泛起、乘虚而入。”

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远超一亿,国家这些年对农村进行了大力的扶贫,但是靠吃低保、扶贫不扶智,很难真正改善生活水平。扶贫攻坚工作完成之后,他们的收入面临着可持续增长问题。青壮年劳力在城市里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没有家的认同感。孩子在城市里,读的是民工学校。老年人住在家里,想吃点鸡鱼肉蛋水果都难,一是手中钱少,二是行动不便,他(她)们长年累月孤独寂寞。没有农村农民生活质量的真正改善和提高,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存在着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三、实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改善农村自然环境

在农村自然环境改善方面,有的村庄树立了典范。大明庄附近就有个别村在老村子里盖楼房,对原来的老桥、老树进行原生态保护,巧妙地实现了高楼与老村庄的和谐共融、浑然一体。让现代建筑与老屋毗邻,也增添了朴野的韵味儿。因很多老屋在前几年危房改造中得以保全,它们就像带有时光年轮的老树,愈老愈有价值。很多人尽管盖有新楼房,反而引发怀旧之情,为发挥老屋的价值,就专门请人修葺一下,住进里面,感受老屋散发的气息。这只是村民个人的自发行为。政府要出面加以引导,请建筑师对传统村墟中的老井、老树、老竹竿园、老屋、老寨墙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维修,保护好这些“老东西”身上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还原、改进以前的空间布局,打造生态良好的家园,演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亲邻互助山成玉,乡里合作土变金”的温馨和谐、守望相助的邻里相处情谊,再现“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古朴景观,展示“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田园风光之美。这种尊重自然规律的做法,既继承了祖宗苦心建造的家园,又为子孙开启今后生活的美好天地,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2、异姓杂居、空心化、空巢老人的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1)异姓杂居问题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民依然恋旧。为防患于未然,妥善解决异性杂居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未搬迁、未改造的村庄,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合理整合资源,做好每一户群众的思想工作,尊重群众志愿,同姓、同宗族的居住问题,由村民自己选择。毕竟中国几千年的家族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能丢得一干二净,又要与时俱进。这样,引导他们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奠定以后的生活基础。

(2)空心化问题

青壮年劳力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挣钱的机器,是家庭、家族、国家的希望。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国家一直对“三农问题”比较重视。为防止年轻人走光而带来的空心化(又名“空壳化”),防止老年人没人照顾,防止农村社会生态恶化等问题,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引导农民回乡创业,是一项惠民之举。另外,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也是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因素之一,为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各项待遇,在工资、职称评定各方面予以倾斜,让农村留住优秀教师,从而提高农村办学质量。

(3)空巢老人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长寿老人中以女性居多,这在农村是个严峻问题。它打破了农村老人的性别平衡,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政府要教育、说服老人的子女尽到赡养责任,正所谓“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到老”。也需要专家学者进行专门研究,政府把健康养生知识宣传到位,避免因丧偶给健在的老人、子孙后代、以至全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3、统筹规划,加强乡村改造,以文化建设为灵魂,做到“形神兼备”

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各级党委政府让农民除了兜里有钱,还要心里有家,精神有依赖、有皈依。农村高楼林立,“空心化”问题却有待解决。青壮年劳力是农村发展动力之源,却与其子女漂泊异地。老人整天面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精神没有寄托,没有“家”的依靠。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没有了“心”,缺少了“魂”和“神”。这里的“心”“魂”“神”,就是广大农民精神上所依赖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外在设施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保护农村的“心”“魂”“神”,就是保护农村的精神文化,让村民们安居乐业。为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对传统村落就不能一概否定,要为广大农民“留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一个人时常牵挂的地方,就是出发之地,是责任之源、力量之源。不忘出发的地方,才会有感恩之心。记得出发地的人和事,内心就会温暖且丰赡,就会感受到点点滴滴连成一线、连成一片时,这个世界的美好”,“乡愁,是家国情怀,是文脉延亘,是初心依旧。无论我们来自哪里,都不会忘记那个出发的地方;无论我们远居何处,一定还记得梦里常出现的地方。”因此,在村庄规划上,要像尊重老人一样,尊重那些老建筑。老村庄里的老井、老树、老磨坊、老祠堂、老房子,要保护好,让村民找到精神家园的归宿。有的农村老祠堂,要尽快妥善保护,给他们慎终追远、认祖归宗创造条件。有人指出:“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临泉县宋集镇明桥行政村东明桥村就设立有明家祠堂,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该村村民讲,每年正月十六日、十月十六日都在这里举行庙会、唱戏,为远近宗亲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就地取材,编撰村志,设立村史馆,拓展歷史空间,借此记录祖宗奋斗史、村庄变迁史、村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等,向人们展示生活的过往、曾经的岁月。比如,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大钱营村是有名的“状元村”,该村于2010年编印的《大钱营人的探索》,就具有村史村志性质。有了这本书,该村钱姓族人树立了饮水思源、不忘本来、珍惜当下、开创未来的思想意识。大钱营村还设立有村史馆,成为颍淮大地上名副其实的乡土文化品牌。以上这些村子的举措可以延续乡村的文脉,聚集乡村的“人气”,辩证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农耕文明的关系,做到了二者兼顾。

另外,可以在村里设立“农民博物馆”,里面放一些以前的日常生活用具、劳动工具,如簸箕、灶具、镰刀、石磙、扁担,等等。阜南县新村镇天棚街的农民博物馆(又称“天棚农民公园”),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活化石”,占尽了地利人和优势。当初,天棚农民公园是由几位乡贤式的退休教师和行政村干部倡议设立的。他们的出发点就是要留住农村文化。为此,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同心同德,选择废弃的原天棚乡政府为基地,精心酝酿设计,对现有设施加以改造、修缮,从十里八乡的农村大量收集农具,根据空间大小,把收集到的农具分门别类,划分区域,有序摆放。比如,该公园里有“石磙园”,上百个石磙摆放在固定位置。他们注重绿化,公园内常年树林阴翳,花木丛生,假山堆砌。公园里有亭子、长廊、体育运动器材等。屋里的名人字画,更增添了文化的灵动和艺术的美感。最里屋里有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碑刻,这是天棚历史底蕴厚重的极好见证。中国淮北地区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汇聚于此,远近闻名,成为令人惊叹的淮北人文景观,已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当地农民经常趁农闲时节到这里喝茶、聊天、览古、探幽、寻胜,在这里找到了生活之地的“昨天”,寻觅到这片土地发展、演变的痕迹,感受到光阴的流逝、岁月的沧桑、时空的跨越,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有一种发自内心、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文化认同。眼前的一切给他们在内心深处触摸过去、反思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了思想修整的机会,提供了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生活的场所,他们就不会对外面高速发展的快节奏生活产生心理压力,会慢慢接受并认可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所以很多农民到里面看过之后,都不愿意出来。该公园的设立,一方面增强了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农村、集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丰富的乡土资源,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建设博物馆、美术馆,让后人了解先辈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助于汲取创造精神,以新的创造延续乡土文脉。”这个公园为阜阳乃至广大淮北农村地区树立了标杆,其他村可以以这座特色博物馆为范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乡镇、村委会、村民组发挥领导作用,与地方乡贤出面协商,设立农村博物馆,为农民们留住农村文化记忆。当然,类似的农民公园在中华大地上并不少见。

此外,还可以考虑改造传统工艺,“活化”农耕时代的生产工艺。比如,阜阳自古以来就有养蚕的历史。“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是黄淮海流域农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盛产小麦、红芋、大豆、玉米、高粱、棉花、蚕丝、药材等,并有悠久的传统手工加工技术,为我区的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阜阳纺织业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两汉时期,纺织业就有所发展,丝织品是市场上常见商品之一。唐朝的颍州,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丝、棉成为颍州献给朝廷的贡品,当时颍州生产的绢列为第五等,位于中等档次。北宋时颍州养蚕缫丝业也有发展,与颍州相邻的亳州和宋州、定州、益州并列成为全国四大丝织中心。明清时期,颍州城内开设有丝店,原料来自农村。近代阜阳纺花织布,遍布农村。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涌入,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构成很大威胁,近代阜阳手工纺纱业受到严重挤压。因本地生产棉花,加上机器难以全部消化洋纱,所以手工织布业在农村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养蚕业处于持续发展之中,劳动妇女用蚕丝织出的绫罗绸缎,绘上花纹图案,质地细密,薄如蝉翼,轻似浮云,艳如彩霞,精巧绝伦,所达到的技艺水准,几乎可与苏绣、杭绣、云锦、蜀锦媲美。直到民国年间,杭州商贾还到阜阳采购丝织品。正因为当地养蚕、植桑、缫丝蔚然成风,资源丰富,阜阳辖域内创办了一些桑蚕学校,比如1905年在阜阳城内设立有颍州府立桑蚕学堂,该校还在城北设有上千亩的桑蚕基地,1908年,颍上设立官立蚕桑学校,同年创办有阜阳县立蚕桑学校,1918年,阜阳县创办了第二蚕桑讲习所。20世纪四十年代设立的职业技术学校中,很多学校开设有棉纺、蚕桑、染织等专业。解放前,农民大量种植棉花,所织的布除了满足自己需要,还到市场售卖。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初,农村仍有不少人养蚕。而织布工艺在四十年前的阜阳,也有存留。当时广大农村地区,织布机很普遍。那时候,农村人买不起成品衣服,就在家里取棉花或蓖麻作原料,经过几道加工程序后,织出粗布做衣服。2010年,阜阳刺绣(界首)、阜阳刺绣(太和细阳)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0年2月,界首纺花织布技艺入选阜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现在,个别农民家里还存放着闲置多年的织布机,可以把它放在农民博物馆,由老一辈人偶尔演示织布技艺,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让青少年一代知道,祖祖辈辈就是靠着这陈旧的机器织出的布料,经加工后,才有衣服穿的,可见老辈人生活的艰辛,借此教育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加热爱家乡,奋发图强,用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有的村子残存着老戏台遗址,可以维修一下,把民间艺人请过来,为他们搭台唱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有的村里有老式打面机,当年曾给附近村民磨面带来便利,也可以在农民博物馆里展示。大明庄旁边、华天路东侧有废弃不用的原代庄小学,村领导可以考虑改造一下,建立图书文化馆,再挂个五星红旗,或者在此设置村民文化广场,创造融传统韵味儿与新时代气息于一体的文化空间。村民文化广场属于公共文化空间,它“对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村民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设计者应在尊重乡土文化、尊重人与自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土人文之美,并关照村民生产生活,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富有乡情乡愁的场所。”韩小乔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探索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良性互动、共建共赢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很多地方有不见于地方志记载、又在当地群众中口耳相传的民谣、神话传说、谚语、俚语、俗语等等,可以深入民间,进行搜集整理。这样做,既照顾到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又使农村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新旧共生,美美与共,为农民树立寻根问祖意识培植土壤,为他们找寻生命的来龙去脉和人类的意义源头创造条件,为农村文化传承创新指明方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从中华文化基因保护角度看,中国农耕文化延续数千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构成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元素,不能因时代变迁而将其一概否定,要认识到其合理的存在价值。同时,乡土文化的旅游价值也值得考虑,“旅游文化学者关晶指出,乡村的文化是无处不在的,除了老房子、老物件、乡土菜等承载的乡土记忆,散落于民间的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红色文化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关键要用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让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使游客与旅游地产生共鸣,让游客在特定的场所内感受到强烈的‘文化磁场’。”

4、传统农耕文明的深度透视

淮北平原上沿袭千百年的农耕文明,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无数先民们智慧的结晶。他们依恋着这片土地,用犁铧深耕这片沃壤,洒下汗水和热血,留下奋斗的足迹,积累的经验代代相传,成为后人生存的法宝。漫长的封建社会,阜阳一带经济文化落后,淮河、黄河水涝频发,祖先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执着地与灾荒对抗,总结出很多耕作技术,已经化作阜阳人的文化基因,流淌在阜阳人的血脉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祖先们在旧时代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子孙后代没有理由不对祖先心怀感恩,没有理由不对这片土地心怀敬畏。新农村建设使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几乎消失殆尽,代之以机械化操作,青少年一代身上流淌着列祖列宗的血液,如果对这些农具产生陌生感,这是一种遗憾。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颍淮大地的农耕文明在过去一直停滞不前,历史的惯性无比强大,颍淮先民们居然就没有想到改进技术。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农耕文明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先民们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缺乏挑战生活的勇气。通过农耕文化、生活习惯,可以看到阜阳先民的人性弱点。这种根深蒂固的耕作方式、生活方式,造成思维的固化、思想的保守闭塞,他们目光短浅,因陋就简,自我满足,裹足不前,稍有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缺乏开拓发展意识。思维的惯性尾大不掉,思想的转型绝非一蹴而就。经济越落后思想越愚昧,思想越愚昧经济就越落后,如此陷入恶性循环。很多农村出身的读书人也打破不了这个怪圈,他们笃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跳出农门为无上光荣,认为考上大学、找到稳定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农民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过打拼,成为商界巨子,财大气粗,一掷千金,但又舍得投资多少资金来反哺家乡?政府有没有为他们在家乡建功立业搭建平台?立足現在,了解过去,缅怀祖先,不是为了重复前人的路,而是以古鉴今,打破怪圈,开创未来,促使阜阳人直面自身的人性弱点,走出千年的封闭困境,突破窠臼,促使阜阳人思想上实现脱胎换骨、破茧成蝶,树立现代意识,加快现代转型的步伐,使他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广迎四海的胸怀,创新的品质,推动阜阳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阜阳的奋力崛起。当然,这里指的是部分阜阳人的弱点,并不是说所有阜阳人都有这个弱点,也并不否认阜阳人身上具有的善良、质朴、实在、豪爽、大气等诸多优点。

四、小结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国家对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战略决策,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当然,农村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属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看到发展进步是主流,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太难。在具体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政府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遇到问题要有前瞻性。要鼓励地方乡贤贡献智慧。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广大农村概莫例外。要以文化建设为灵魂,注重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的发展工作,融合好传统气息与新时代元素,做到“形神兼备”。今后不论社会发展多快,但“乡愁,依然是关乎我们心灵的悠悠叙事,承载的仍然是国人精神家园的坐标。在未来,它的形式可能变,但乡愁的本质永远不会变。”“留住乡愁,诗意栖居于乡野之间,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对于传统村落中有价值的部分,比如有些老建筑,既连接着历史,又引领着未来,要延续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而为广大农村地区创设生态文明、环境宜居的家园,为广大农民留住乡愁。阜阳传统的农耕文明也要一分为二,全面看待,从而为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第258页。

[2]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第374页。

[3]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第4页。

[4]潘鲁生《民间文艺的生机与活力》,《人民日报》,2020年8月4日第20版。

[5]唐小林《构筑一座“故乡博物馆”——读漠生的<又见炊烟>》,《光明日报》,2020年7月14日第12版。

[6]闫纪建《乡村文艺为乡风文明赋能》,《光明日报》,2021年1月3日第08版。

[7]习近平《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第211—212页。

[8]张抒扬《在乡情中感念家国——读王学武<乡读手记>》,《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第20版。

[9]唐尚书《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光明日报》,2020年7月29日第13版。

[10]陈履生《乡村博物馆美术馆大有可为》,《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2日第8版。

[11]袁永森、姚修时《安徽阜阳地区农业名特优资源锦集》“前言”,阜阳地区行署农业区划办公室,1988年1月出版印刷。

[12]袁烽《公共文化空間,彰显乡土人文之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5日第8版。

[13]韩小乔《让文明之光照亮发展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

[14]韩业庭《乡村旅游:除了田园农庄,不妨再多点文化风情》,《人民日报》,2020年10月7日第05版。

[15]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7日第10版。

[16]谢亚平《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人民日报》,2020年12月6日第8版。

作者简介:明智(1976—),男,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阜阳市颍东区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阜阳地方史、中共阜阳党史、农村治理。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阜阳市委党校(阜阳行政学院)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专项课题。

猜你喜欢

空心化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
村庄空心化的治理之道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美欧中产阶层遭遇“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