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分析

2021-03-24王家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战略

王家富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工作不仅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精神文化建设也是重中之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积极意义,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挖掘、传承,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境界,同时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打下文化根基,本文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其发展根本。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在于顺应广大农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鄉村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行正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构建农村精神文明的文化基础。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现实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我国农耕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孕育了我国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促进和谐乡风环境的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人与人之前的情感纽带,在传承传统习俗的过程中,一些乡村文化手工艺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也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思维发扬、改进风俗习惯,使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时代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的繁荣发展提供精神文明基础,乡村振兴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村落、社区的文化振兴与其他产业的振兴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全方面的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一个时代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程度,在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的形式和实现途径也应该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改变。活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展优秀文化,结合新媒体技术丰富优秀文化的宣传方式,改变乡风村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精神文化基础。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一些地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够重视,并未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重点议事日程,地方政府重点注重对经济建设和农业建设的投入,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缺乏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普查、评审、认证、保护以及管理都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健全机制,很多地区尚未构建能有效推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团队,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地方政府对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大量具有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遭到了破坏。

(二)人口流失,传承主体流失

人口流失严重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大原因,城镇发展进程过快,吸引更多农村青壮年人群进城务工,极大阻碍了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经济的农村产业建设,形成了农村发展受阻的恶性循环。在文化建设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正是农村青壮年人群,而青壮年人的外出给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重大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断层也因此出现,为追求更好生活的青壮年人很少再回到农村环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会有所消减。

(三)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面临着诸多困境,而为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乡村文明建设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与保护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要不乏创新精神,有意识地将新媒体技术等手段应用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中,同时发扬积极上进、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城市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却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宣传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乡土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竞争中走向式微,逐渐被忽视。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

(一)增强保护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

增强保护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是乡村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首先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脉络和基本内容的挖掘和梳理。为此,要加强乡村村史及相关历史资料档案的编修,做好乡村发展大事记的整理和编写工作,并结合地方志的编纂,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和阐释,为乡村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土壤。其次要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增强村民传承发展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为此,要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专项工作,抓好落实;加大传力度,做到走进千家万户,千言万语的重复宣传,切实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优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主体,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活用自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激活传承主体的主动性。配合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鼓励外出劳务的青壮年人返乡创业,吸引传承主体回到农村环境,共建家乡。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传承主体认识到其重要的精神价值,地方政府还需要培养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在文化建设工作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增强农村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传承工作中。

(三)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魅力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以多元化的媒体形式为年轻人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互联网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方面的巨大变化,近年来,农村也逐渐实现了网络覆盖,全新的文化传播载体主导了信息资源的流向,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机制时,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比如宣传文章、网络微电影、短视频等宣传载体,将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宣传出去,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使更多村民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乡民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新媒体平台展示形式丰富,生动有趣,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动态化叙述、展现乡村风采。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魅力也有助于发展乡村地区的旅游行业,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不同地区实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要注重因地制宜,重点突出乡村文化产业的特色,将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改变乡风村貌。

参考文献

[1]王翠景.传承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振兴精神动力[J].河北农业,2021(08):47-48.

[2]刘辉,张军龙.利用新媒体拓展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路径[J].中州学刊,2021(08):83-88.

[3]郑顺天.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21(11):1-2.

[4]余成斌.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1,33(05):51-63.

[5] 王红英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J]. 人民论坛 ,2018(7).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