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思考

2021-03-24张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6期
关键词:商丘市商丘服务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乡村推进乡村文化 振兴是解决新时期主要社会矛盾、重建村文化信心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商丘市高校如何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作为研究课题,主要探讨商丘高校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点,对商丘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目前乡村文化建设的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实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商丘市

1 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乡村建设主要以借鉴和引进国外理论与实践为依托,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建设、恶性破坏、“千村一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城镇化建设,更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大部分村落已经消失,而剩余的村落则面对了建设现代社区的巨大挑战。而随着政府乡村振兴策略的推行,乡村文明建设的滞后性问题开始凸显,并已成为了抑制乡村振兴的最主要原因。

高等学校作为提供、搜集、整合、传递和运用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殿堂,能够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持续的人才、有力的技术、广阔的社会服务,以及更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创造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为推动和服务中国农村文明振兴。文地方高校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与不足点

2.1优势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地方高校可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杠杆、为动力,对人才培养的类型、方法、路径等进行综合改革,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商丘市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发挥高校对社会服务的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服务性保障。高校具有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优势,为落实商丘乡村文化振兴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强大科技创新支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2.2不足点

高校围绕服务乡村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从院校性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社会实践等方面,分析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但实践较为浅薄,服务范围有限、活动单一,虽然地方高设置学科范围比较广,但专业设置与乡村振兴发展的联系不够密切,专业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仅仅只依靠某一专业性教师开展乡村振兴服务难度比较大,同时教师本身承担者教学与科研任务,投入乡村服务实践比较少,学校缺乏对教师投身于乡村服务实践的考评。

3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路径思考——以商丘市高校為例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处于豫、鲁、苏、皖4省交界处。气候湿润,四季景色分明,商丘市也被誉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市高校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商丘工学院、商丘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永城职业学院,总体来说以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学科为主。本课题立足于商丘市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与对策做以下论述:

3.1传承乡村文化与创新,校村合作融合发展

3.1.1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挖掘商丘市乡村文化,商丘市共有永城市时庄村、睢县土楼村、民权县赵洪波村、夏邑县三姓庄村等,共计200多个文化艺术村、生态文明村、产业发展村、乡风文明村和红色旅游村。商丘市高校通过组织师生团队,进行考察,如对永城市时庄村进行实地的考察,时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村内有关公饮马泉、赤龙泉、老土庙等历史古迹。高校师生可以提取文化艺术符号进行再创造,相关专业的教室队伍可以将其通过教材内容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文化内容融入进去,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对乡村优秀文化的学习和进一步的传播。

3.1.2校村合作融合发展

高校在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同时也发挥了社会职能,高校组织联合政府、乡村、企业等建立乡村文化研究基地,提升高校与乡村的合作能力。商丘市高校应主动加入商丘市政府实施的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加强高校与乡村的平台建设,把高校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的同时,又起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实现校村融合发展。同时提升校企合作能力,商丘高校应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机制,设计乡村文化研究院、乡村文化培训中心、乡村文化品牌推广中心等。

3.2培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

3.2.1人才培养方面

高校应培养适宜人才,应积追踪到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中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发展情况,引导优秀毕业生向乡村就业、服务、实践等合理流动,提高人才培养的准确性把握。同时人才培养的路径要适宜,适宜人才除了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适应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据调研商丘高校学科设置中,农学专业不够重视,应对相关学科进行升级改造,注重三农文化,着重培养农业学科人才满足乡村文化振兴实施中的需求,对于非涉农专业学生,则可以开展有关三农文化选修课程或者课题,让更多的感兴趣的同学通过学习,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复合型人才。

3.2.2科研方面

高校师生应加大将课题内容的整合研究从我国乡村文化保护振兴建设角度上出发,全面挖掘商丘村落历史中遗留的各类历史建筑、文化古迹、三农民俗、优秀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乡土风情等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代表商丘村落地方特色的符号,商丘高校师生组建科研团队,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修复与保护展览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从居住的建筑风格入手,保留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建筑特色,打造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另一方面,在打造乡村文化景观中,保存小桥、流水、耕田、池塘等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通过专项课题的研究,选最具有特色、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先进文化进行创新与传播,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3.3健全乡村服务机制

3.3.1资源优先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谈到,把学习的知识转转换成工作的动力,防止学习与工作“两张皮”,应将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服务意识。商丘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对策,提高师生的自觉服务意识,把乡村文化振兴放在学校优先位置。古迹师生到乡村实践锻炼,优先考虑到乡村就业发展,同时,学校应考虑到服务与乡村文化振兴所具备的人力、才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需要。

3.3.2工作机构优先设置

高校根据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对自身专业学科设置、科学研究方向等做出相应调整,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能力。商丘市高校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确保服务可持续。同时高校还要进一步完善具体的组织及实施政策机制,从当地高校组织层面和结合本校实际出发来看,成立高等教育院校服务于地方乡村文化基础平台建设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各高校及相应县级地方组织机构,应配备各相应专门岗位的相关高校工作人员,加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高等院校的服务和对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振兴的引导,师生共同志愿组建成立一支助力乡村文化服务的专业团队,如参与到民权县王桥镇等麻花庄村、以及睢县白庙乡和土楼村等,开展服务三农文化实践、文艺演出、民俗民風宣扬等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庭院、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等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文化产品与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融合创新。进而发挥校内外一切资源,更好的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扬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活,特别是农村文化振兴优秀的文艺作品。

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长期的任务,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目前乡村文化建设的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适合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实施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齐骥,特里.N.克拉克.乡村文化振兴——如何唤醒乡土记忆[M].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11.

[2]曾蓉.从文化视角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8.

[3]黄铮.乡村景观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12月.152-160.

[4]张英彦,周冲.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21(08):280-282.

[5]张素杰.新时代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02):69-73.

[6]史沙沙.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D].渤海:渤海大学.2020.05.

作者简介:张米,女,汉族,籍贯:河南商丘,商丘工学院,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商丘市商丘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开展“校园消杀、助力复学”活动 商丘市关工委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商丘之旅
Using visual pedagogy to help adult immigrant in Australia
马吉甫作品
商丘市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分析
趁墒追肥保丰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