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2021-03-24郭元兰
郭元兰
【摘要】课堂教室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第一场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课业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成长。特别对于中、高学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更加需要重视课堂教导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将从中高学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氛围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質量;教学手段
新课改政策的推进与落实,对中高段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教师们不仅需要注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要在教学环节中,时刻突出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为了达成这一教育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则需要对现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料进行精心设计,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小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逐步激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一、运用媒体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质量较低,则会抑制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运用媒体导入的方式来优化小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的感知,让小学生在观看、鉴赏语文视频、语文影像的过程中,逐步点燃自身的学习兴致与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这一课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来辅助教导。该诗主要描绘了庐山景象的大气磅礴,并围绕于此,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预先收集一些与“庐山景色”相关的图片、视频,并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让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对其“样貌”形成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一定的知识探知兴趣。授课时,教师则需要围绕课前展示的资料进行赏析,让小学生在品味诗文字词的同时,可以真切体会到诗人欲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借助媒体技术辅助讲解,既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为小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记忆,进而在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观看、讲解中,实现引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目的。
二、关联生活元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以一种更具高度的形式作用于生活,构建生活情景便是教师立足于此,以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可以将抽象的语文内容变得具体,还可以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内涵形成更为透彻的感知,进而提高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这一诗文时,可以将诗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动。该诗主要讲述了诗人于深秋寒夜留宿江畔时的所见与所思,塑造清冷、静谧氛围的同时,又抒发了诗人自身浓烈的家国之忧与羁旅之思。授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环节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教师需要对诗文涉及的知识进行解读,让小学生可以清晰掌握诗文内容;其二,教师应对诗文当中存在的精妙之处进行深度讲解,并关联生活元素,深化小学生对诗文内涵的感悟。如,“月落乌啼霜满天”当中的“霜”字,这一事物是临近地面的位置,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的白色结晶体,它是无法“满天”的,诗人这样使用,可以生动形象的突出天气之严寒。教师将诗文赏析与生活元素进行整合,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诗文知识,还可以让小学生对生活事物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进而培养了小学生在生活中发掘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组织阅读探索,充实学生知识储备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构成。组织阅读探索顾名思义,即,教师以阅读的形式引导小学生探索教材以外的语文知识,让小学生可以获取更为多样的语文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扩大小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充小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
例如,教师开展阅读探索活动时,可以根据现阶段的教学进度、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假定,教师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全部课程的教学后,可以围绕单元主旨,为小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本单元的所有课程皆围绕“自然景物”这一主题,因此,在选择课外素材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应以此作为出发点。如,《醒来的森林》、《大自然的日历》、《夏季走过山间》等,该类书籍皆以生动、风趣的文笔对自然景色展开描绘,小学生阅读此类读物,不仅可以获取诸多自然相关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对自然知识形成清晰且具体的理解。教师以课外阅读的方式开展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进而帮助小学生塑造了更为全面、更加坚实的课业知识功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选用信息化、生活化、阅读化的方法辅助教导,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小学生对学习乐趣的感知,进而推动了小学语文中高段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徐芹.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50.
[2]黄鹤.从学生入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