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命教育主途径分析
2021-03-24曹从蓉
曹从蓉
【摘要】小学生的行为、性格与品质发展迅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身心的快速变化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会导致小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为了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稳定发展,教师就要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况,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展开有效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能够做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前言:小学生正处在自我知识萌发阶段,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较低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学生的自尊受到威胁,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并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在平时要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异常现象,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况,对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生命教育,包括家校合作、专项教育和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对生命和健康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实施家庭生命教育
家庭是学生最初的学习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个父母都是最了解和最爱自己孩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时,首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使家长意识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能够自觉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家庭生命教育,以家校合作的方式,让生命教育呈现出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请家长在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主动和孩子谈心,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情,通过温馨的家庭谈话,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及时把握孩子的内心变化,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在谈话的过程中,向孩子渗透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可贵,能够珍视自己的生命。另外,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观看各种安全教育视频,与孩子一起讨论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经过长时间有效的家庭生命教育,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并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也能掌握实用的生命保护方法。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专项生命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做到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就要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创设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让学生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需要开展一系列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专项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内涵,能够主动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形成健康向上、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积极学习各种生命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生命保护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各种珍爱生命的教育专题片,通过电影的方式,直观呈现生命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命教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图片、资料和事迹,在班会课上,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通过开展专项生命教育活动,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状况,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组织生命教育实践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方式较为简单直接,理解能力也较为低下。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如果一味采用理論说教的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还容易让学生对生命教育产生枯燥感和乏味感,生命教育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了。为此,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还需要做到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组织学生践行一系列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并对生命产生更多的感悟和体会,丰富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际感知。例如,教师可以在清明节和国庆节,带领学生前往所在城市的烈士陵园扫墓,对学生们讲述这些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高度的生命价值,并被烈士们伟大的革命精神所影响,在自己的个人生命旅程中,努力做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各种生命安全演习活动,让学生在演习的过程中,强化自救能力,提升自己对生命安全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结束语:
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况,提高生命教育效率,教师就要具有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关注学生性格、情绪、意志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享受人生、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谈宏兵. 春意盎然的四季生命校园-扬州四季园小学《构建小学生健康网络心理和网络道德的教育研究》展示[J]. 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19).
[2] 葛天祺. 生命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思考——以重庆市北碚区梅花山小学三年级课堂教学为例[J]. 商,2014(47):286.
[3] 都丽丽,范雪慧. 让生命激起美丽的浪花—— 加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