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管理与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

2021-03-24仵梦绮邹弘

成功营销 2021年7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发展策略

仵梦绮 邹弘

摘要:绩效本身就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而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高等院校实现绩效目标、推动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不显著的重要原因,并且就推动高等院校绩效管理的财务管理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推动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绩效管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策略

绩效管理本身就是包含多重目的的内在管理理念,同时也是高等院校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最终目的。而在当前危机四伏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高等院校想要有效地规避发展过程中教学资源以及资金投入短缺的问题,推动院校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持续而良性的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创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强化院校内部的绩效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强化院校的绩效管理水平,达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当前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从实现经济效益方面制定的创新性发展任务,只有推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更加科学而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技术强化高等院校的财务资金支配以及控制,才能推动高等学校由传统的任务型发展转变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绩效型发展模式,确保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平衡。

1 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下绩效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目前,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深度变革,以绩效管理作为驱动高等院校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社会中多数高校的接受和认可。同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也是实现市场竞争环境下高等院校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无论是采用集中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是应用“分层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方法都存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概念、管理效率质量较低、院校预费管理能力较差、管理决策执行监督力度不足、部门信息沟通不协调等问题。而这些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主观以及客觀上的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院校当前管理模式的变革,同时也无法实现高等院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导致了当前高等院校对于资金的分配以及使用效率较低,无法实现相应的财务管理目的以及绩效管理目标[1]。而从当前高等院校的普遍财务管理方式上来看,目前,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无法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高等院校当前的财务管理结构以及财务活动运行流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在高等院校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对自身肩负的责任和相关职责认知模糊的问题,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遵循了“财务资金集中统计,财务支配权无限下放”的原则,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作用下,高等院校内部的下层部门对于高等院校财务资金的支配权以及使用权得到了解放,但是由于下级部门在对财务资金进行应用和支配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许多下级部门的管理人员在支配和应用院校分配的财务资金时,动用自身的权利将院校下放的公共财产资源作为个人利益,普遍存在下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对院校下放的公共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2]。其次,部分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手段方面相对落后,尤其是缺乏对于现代化信息财务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及掌握,在对高等院校的公共财务资金进行运作以及管理的活动中,过度遵循传统的财务管理规则,但是却缺乏对新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这也导致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公共资金浪费的问题。第三,当前,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会计核算以及定期财务报告制度存在漏洞,在核算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无法体现出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同时,对于院校内部的财务经济活动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核算,导致财务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披露真实性存在问题。最后,当前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相对单一,很多管理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只要达到收支平衡就认为完成了财务管理工作。但是高等院校并非是社会营利组织,为了实现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布局,必须要确保院校内部的资金优化分配以及使用,但是由于院校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意识方面的缺失,导致院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达到前瞻性的工作价值[3]。

2 高等院校为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2.1 建立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院校内部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对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实现绩效目标具有重要价值。而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管理工作准则,更是有利于院校内部财务资源合理配置、实现院校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规避的有效控制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其实就是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与绩效目标之间的联系桥梁,在制定院校内部财务活动预算标准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缩减不同业务部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金额支出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有效地降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4]。通过构建以实现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目标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能够帮助高等院校内部不断完善以不同项目部门完成预算目标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还能够将预算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进行财务活动的内容进行细化分配,使得财务预算管理中的财务资金预算更加贴近不同部门开展实际活动中的需求,帮助高等院校内部实现资源和资金的合理分配[5]。

2.2 将现代化信息系统融入到高等院校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高等院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综合管控体系,这其中,涉及到了院校内部不同部门的日常开支以及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和资金分配。为了有效地实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管理目标,高等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模式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市场中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应用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起统一管理的信息资源平台。通过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能够突破高等院校传统经济管理过程中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能够将不同部门的财务管理项目细化,实现对院校内部财务资金的集约化管理。同时,依托现代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够实现对院校不同部门财务活动资金分配以及应用的监督,避免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信息管理系统中财务信息的共享以及沟通。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帮助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实现集预算、分配监督于一体的财务管理全过程,从而避免传统人力管理过程中由于主观意识问题出现的管理弊端,实现了财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与协同配合,有效地推动了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6]。

2.3 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明确管理人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强调成本效益,因此,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树立起绩效管理的意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实现绩效目标这一财务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院校内部不断提升资源和资金的使用分配效率,确保财务的安全性,并且不断完善自身肩负的社会职责,是当前高等院校上级领导人员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以及不可推卸的工作职责。尤其是当前我国财政部门进行制度改革过后,全面预算制度应运而生。因此,高等院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明确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如何能够有效的筹集资金,并且对资金进行高效的利用和管理。因此,高等院校的上层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管理相关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树立绩效意识,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内部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切实的履行自身肩负的社会职责,不断增强院校发展的持续运营能力[7]。

2.4 健全绩效考评的相关制度,在院校财务管理中落实绩效考核目标

当前,随着国家财政政策以及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要求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由个人化、随意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向为现代财务管理中规范化、绩效化的管理模式,新石器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工作过程中树立牢固的预算约束观念,并且对高等院校内部的每一笔财务资金都要实现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动态管理,确保高等院校内部每一项资源以及每一笔财务支出明细,都能够与院校内部工作人员的评价绩效相关联。这样才能让绩效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在院校内部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务报告制度以及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资产的运用都能够经过预先审批,这样才能够保障预算执行的结果与财务预算编制的一致性。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内部还应该建立起以绩效管理理念为内含价值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经济与收入效益之间的对比关系,从投入以及产出效果构建起整个高等院校内部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替代传统单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将管理的责任更好地落实在管理工作人员头上,从而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既定的绩效标准完成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任务。

2.5 注重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质量提升,切实的提升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相比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高等院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考虑高等院校的经济收益因素,同时还应该考虑高等院校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实现的社会价值,并且考虑当地政府对于教育方面的相关要求,这些外界客观因素对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摒弃简单的记账以及算账概念,将绩效管理的观念渗透在财务管理实践工作中。尤其是在公共财务管理部门的会计专业人员,学校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定期安排专业知识讲座或关于政府集中财务体制改革方面的知识引导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新时期,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条件下,还应该保障财务管理人员对信息财务技术的应用和掌握。这样才能确保财务会计人员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基础条件下,切实的提升院校内部的財务管理工作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以绩效管理为最终目标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是当前高等院校获得发展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绩效意识,建立起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完善高等院校社会责任的基础条件下,确保院校获得实习的发展动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 卓越,周思维,刘秋宇.刍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6:64-65+23.

[2] 谢倩,王子成,胡扬名.回顾与展望:国内高校绩效管理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可视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9,04:60-71.

[3] 王秀娟.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279.

[4] 沈岳.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120-121.

[5] 张乐涵.基于校院两级管理的高校二级学院预算绩效管理初探[J].财会学习,2020,19:33-34.

[6] 冷美香.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究[J].财会学习,2020,33:45-46.

[7] 秦珊珊.平衡计分卡对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作用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7,20:132-133.

作者简介:仵梦绮 ,女 ,(1991.8-), 河南南阳人,助理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财会管理。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