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2021-03-24罗玲华陈健李如兵范恬昕黄芳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冲击波筋膜研究组

罗玲华 陈健 李如兵 范恬昕 黄芳

【摘要】 目的:探讨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应用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Roland-Morris评分、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RI、VAS、PPI及Roland-Morris评分均较低,SF-36评分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施冲击波与揿针联合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 冲击波 揿针 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SF-36评分

Effect of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Press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Neck and Dorsal Muscle Fascia Pain Syndrome/LUO Linghua, CHEN Jian, LI Rubing, FAN Tianxin, HUANG Fa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6): 0-07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press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neck and dorsal muscle fascia pain syndrome. Method: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neck and dorsal muscle fascia pain syndrome admitted to Nanchang First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ock wav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ock wave combined with press needle. The clinical efficacy, PRI score, VAS score, PPI score, Roland-Morris score, SF-36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lower scores of PRI, VAS, PPI and Roland-Morris, higher score of SF-36 an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shock wave and press needle can achieve ideal results in neck and dorsal muscle fascia pain syndrome,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 improve dysfunction, less adverse reactions, high safety,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eserve application.

[Key words] Shock wave Press needle Neck and dorsal muscle fascia pain syndrome SF-36 score

First-author’s address: Nanchang First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36.018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又称为肌筋膜炎,是由于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刺激体表小神经而出现疼痛。通常具有触发点,而“引痛点”或“触发点”是引发肌肉酸痛的根源。临床按照其累及部位,又进行具体命名[1]。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通常发生在颈背部肌肉或筋膜等位置,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有时可表现出牵涉痛,其发病率占肌筋膜疼痛类型的30%左右[2]。而天气变化或劳累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其具有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方式较多,但疗效却不尽相同。其中冲击波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通过借助治疗仪发出带有能量的冲击波进行治疗,而揿针疗法通过久留针能够有效延长镇痛时间,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本研究通过选取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观察冲击波与揿针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者,如主诉区域性疼痛,激痛点放射性疼痛的预期分布区域的感觉异常,受累肌肉触诊后呈紧带状感,沿紧带状区走行某点,剧烈点状疼痛[3];(2)颈背部活动受限者;(3)7 d内未实施过针灸、拔罐以及按摩理疗等影响皮肤表面温度的治疗;

(4)配合认知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2)对本研究所采用的揿针金属过敏者;(3)急性肌筋膜疼痛;(4)颈肩背存在其他严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冲击波治疗仪(生产厂家:深圳市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K.ESWOAJII),患者取俯卧位,在颈背部触摸压痛点并进行标记,在标记处涂抹耦合剂,初次先将频率和能量分别设置为2 Hz和60 mJ,在治疗点进行100次冲击。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频率和能量分别设置为5 Hz和180 mJ,以平行和垂直肌纤维方向对标记处及其周围组织冲击1 000次,6 d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研究组冲击波治疗仪治疗方式同对照组,冲击波治疗后5 min应用揿针治疗,选取阿是穴,消毒针刺部位后应用一次性揿针迅速刺入阿是穴,留针3 d,连续治疗10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且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VAS)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降低80%及以上;有效:患者的颈肩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且PRI、VAS及PPI评分降低20%及以上,且低于80%;无效:患者颈肩疼痛有加重迹象,且PRI、VAS及PPI评分降低小于20%[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PRI、VAS、PPI评分。疼痛评定指数(PRI)满分45分,包括跳痛、刺痛、刀割样痛以及锐痛等,按照程度不同分为无(0分)、轻微(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满分10分,画一条10 cm的长线,“0”分端表示无痛,“10”分表示重度疼痛,告知患者其意义后让患者在线上标记自己所能忍受的刻度,划线位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现时疼痛强度(PPI)为0~5分,无痛(0分)、轻微(1分)、不适疼痛(2分)、痛苦(3分)、可怕(4分)、剧烈(5分);腰椎功能障碍(Roland-Morris)评分总分24分,包括行走、卧床及睡眠等,分值与腰椎功能呈反比[5]。(3)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健康状况(SF-36)评分。SF-36评分包括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百分制,分值与健康状况呈正比[5]。(4)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皮肤瘀斑、局部肿胀及皮下出血的发生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5~57岁,平均(41.3±3.8)岁;患病时间3~16个月,平均(9.5±2.3)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4~58岁,平均(41.4±3.7)岁;患病时间4~15个月,平均(9.6±2.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PRI、VAS、PPI及Roland-Morri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RI、VAS、PPI及Roland-Mo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RI、VAS、PPI及Roland-Morris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2。

2.4 两组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评分均较高(P<0.05)。见表3。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4.985,P<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认为其多与创伤、劳累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中医上将该征归属于痹证和经筋病的范畴,如果早期未及时治疗极易对局部组织产生牵涉痛,甚至出现永久性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患有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能够出现节律性的收缩,导致出现肌硬结,从而引起局部代谢障碍,造成疼痛[7-8]。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冲击波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取得一定效果,其作为一种机械波,通过产生不同程度的机械应力,可使软组织之间的弹性出现变形和松解,从而发挥治疗作用[9]。临床研究表明,冲击波治疗该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肌肉及肌腱等位置的疼痛[10]。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揿针在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可发挥一定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上归属于皮内针的范畴,通过久留针在避免邪气扩散的同时,还可促使真气进行汇聚,发挥补益卫阳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1-12]。研究发现将掀针埋于皮肤中可以有效刺激神經免疫系统,使得神经系统激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参与免疫应答[13]。揿针疗法在进针时通过神经末梢的传导能够消除病灶处的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而揿针留针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镇痛作用[14]。相比实施常规针灸极易发生断针或弯针等情况,应用揿针比较安全,这是由于揿针不达深层,因此也不会损伤脏腑或神经干等,所以安全性较高[15]。本研究通过选取压痛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机体气血,疏通经络,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肌肉恢复的目的。临床研究发现揿针并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比较高[16]。而且由于揿针较为短小,其针刺深度比较浅,在不损伤患者神经和脏器的同时,几乎不会影响其日常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表示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具有疼痛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大部分患者不适宜注射治疗,由于恐惧也不愿意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冲击波疗法通过松解颈背部的肌肉与韧带有效缓解病灶部位的疼痛。同时冲击波治疗仪发出的机械波可以对痛觉神经感受器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有效干扰痛觉神经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避免神经冲动进行传递,进而消除患者颈背部肌肉的疼痛。研究认为揿针的镇痛机制与结缔组织特性存在密切联系[17]。临床研究显示,结缔组织可以与细胞的内外环境进行沟通,其自身的液晶体系统可以受到机械力的作用而使晶体表面的电荷进行改变[18]。一旦出现局部病变时其液晶体系统的排列就会发生异常,这时通过揿针引起的压电效应可以有效改变异常的液晶体结构。本研究选取阿是穴并对其进行刺激,可以有效抑制疼痛的兴奋性,发挥止痛效果。研究发现,在治疗痛症时阿是穴的效果高于经穴[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RI、VAS及PPI评分均较低(P<0.05)。表示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揿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

研究发现冲击波的机械作用与推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能够缓解局部肌纤维紧张,发挥松解粘连和降低肌张力的效果[20]。同时冲击波还存在化学效应,治疗仪发出的冲击能量可以造成局部组织出现空化效应,促使有关生长因子的生成,加速修复损伤组织,减少疼痛因子的释放,而空化效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管扩张,改善机体微循环[21]。揿针通过刺激病灶部位可以促进分泌具有止痛作用的阿片类因子,这种因子在緩解疼痛的同时,还可以充分调节免疫功能。同时,揿针还可以持续性的发挥刺激作用,疏通机体的经脉,恢复患者精气。此外,揿针埋针还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针刺表层皮肤,不会损伤脏器组织。(2)揿针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其效果也比较理想[22]。(3)止痛效果快,能够长期留针并延长镇痛效果。(4)揿针疗法无针感,患者容易接受[2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评分较高(P<0.05),Roland-Morris评分较低(P<0.05)。表示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在应用冲击波治疗中,需要将患者作为中心,并与其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逐渐进行治疗,以获取更佳疗效。

综上所述,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实施冲击波与揿针联合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昊炳杰,李玲玲.冲击波结合揿针埋针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60-62.

[2]岳延荣,李桂凤.揿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182-184.

[3]庞军,农章嵩,唐宏亮,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评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15-218.

[4]尹莉,宓士军,马秀清,等.灰阶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肌筋膜疼痛触发点[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8):1133-1137.

[5]朱华亮,周宗波,武旭刚,等.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阻滞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9):49-54.

[6]苗瑞恒,刘晓梦,蔡立,等.基于肝脾论治针刺治疗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3):43-45.

[7]汤达承,李晓宏,黄翔,等.口服度洛西汀联合局部内热针治疗慢性颈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0,16(6):485-490.

[8]陈志,张梁.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0例[J].西部中医药,2020,33(2):116-118.

[9]姜美驰.腰背肌筋膜痛综合征核心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骨伤,2019,32(6):544-548.

[10]张玲,罗凛,莫荞.背俞穴埋线与艾灸治疗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江苏中医药,2020,52(8):67-69.

[11]谢格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0):131-132.

[12]余希婧,胡秀武,华水生,等.混元灸和针刺阿是穴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10):20-23.

[13]王海棠,冯彬.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6):90-91.

[14]杨子纯,沈永勤,顾燕华.针刺治疗颈肩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20,40(3):165-169.

[15]柳围堤,张瑞,杨秀珍,等.体外冲击波对腰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3):248-250.

[16]张蕾.超声波联合悬吊运动在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及机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9):387-393.

[17]夏鹏,林强,王晓菊,等.体外冲击波和超声波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对比[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2):127-129.

[18]杨靖,郝蓬亮,关玲.手针联合运动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10):954-957.

[19]丁懿,郭琛琛,王宁,等.五行音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5):14-18.

[20]林星镇,李菲,支芳.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拔罐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6):406-409.

[21]陈晓虹,刘步平,肖薇,等.基于CONSORT和STRICTA评价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11):1372-1376.

[22]张磊,金春强,黄莉莉,等.肌骨超声引导下微针刀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0):73-75.

[23]谢桂鑫,刘建航,高倩倩,等.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定位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086-2089,2161.

(收稿日期:2021-11-23) (本文编辑:占汇娟)

猜你喜欢

冲击波筋膜研究组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锥形长药柱水下爆炸冲击波参数计算方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筋膜枪是“放松神器”吗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