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项计划实施初探

2021-03-24占兰

成功营销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思考

摘要: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计划实施以来,招生规模、招生区域、招生政策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专项计划正趋于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在梳理专项计划的实施、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专项计划进行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专项招生计划;教育公平;思考

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针对贫困地区教育教育落后状况,专项计划提高了重点高校贫困生计划比例,促进了教育公平,为贫困地区培养高层次急需人才提供了政策倾斜。专项计划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去向,有利于增加贫困地区学生重点高校入学机会,有利于实现农村学生个体良好发展,更好地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1专项计划实施的理论基础

专项计划相关政策的出台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公平理论。《汉语大辞典》中,公平一词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一词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平等一词一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二是“泛指地位相等”。公平是一个“规范性概念”,含有价值判断的意味,但比平等、均等更抽象,更具道德意味、伦理性和历史性。

教育公平的理念自古有之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不断更新。“有教无类”的观念是我国关于教育公平理论最早的雏形,孔子认为不论贫富贵贱,人们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这一观念扩大了教育受众的范围,使得更多平民阶层可以接受教育。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人才选拔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对教育公平地推行具有积极地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推行保障了人们受教育的权利。

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也蕴涵着民主教育理念,新公民要求将平等理念融入教育,寻求教育公平之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教育观,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要普及义务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1886年,马克思提出“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认为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的一项权利,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上述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观点都集中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和理念。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詹姆斯·科尔曼所著的《科尔曼报告》,调查了4000多所学校的60余万学生,是美国历史上在的规模的教学研究之一。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少数族裔学生和教师在学校里的种族隔离情况,和这些情况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衡量因素包括成绩测试以及他们所在的学校类型。《科尔曼报告》诱发了整个教育理论转向,重塑了美国教育政策,对美国的学校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科尔曼报告》提出的衡量教育平等的相关指标给教育公平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教育领域内的深刻变革。

2专项计划实施的进程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从2012 年开始,“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万名左右本科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实行定向招生。2012年是专项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通过专项计划实施,增加了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2013年的专项计划在前一年实施的基础上,在招生规模、招生地区、招生高校等方面进行了扩充式的调整。2013年的专项录取率较2012年提高了2%。2014年的专项计划特别强调了招录工作中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了专项计划的招录工作,提高了公平公正性。2015年,专项计划在报考条件、招生规模、录取方式等方面更加完善,形成了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三位一体”的政策格局。2016年,专项计划着重强调贫困考考生的帮扶和服务,为考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报考服务,同时,各高校也进一步优化了招生专业结构。2017年至今,专项计划持续健康发展,招录考生与普通招录考生分差逐渐缩小。

2012年以来,专项计划招生规模逐渐增多,招生区域不断扩大,专业和户口方面的限制逐渐取消,“三位一体”招生格局已经形成,考生帮扶与服务日益完善,监督和处罚力度逐渐加强。专项招生计划保证了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引导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和支持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专项计划实施的几点思考

实施近10年来,专项计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地区学子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为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正视贫困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加强专项计划招生政策的招生宣传,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众所周知,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发布和报考均依托网络,而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大部分为农村地区,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无法便捷使用电脑完成专项计划报考全环节。因此,要依靠学生所在高中和属地招生考试机构的工作与努力,让贫困地区学生充分了解掌握政策,确保每一名有资格享受政策的学生知晓报考信息,在填报志愿中做出更好的判断。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招生计划机制实施的监管力度,在专项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符合报名资质的学生才能参加到相应的招生类型中。在专项招生计划中,对于学生的户籍与学籍上有双重规定,在基层执行中应当切实加强资格审核,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的报考机会。为此,应当严格监督报考程序的规范化建设,不断细化招生的具体规定,防止在高考之前出现通过更改户籍的方式获取报考资格,全面确保参与招生计划考生的信息具有真实可信度。另外,要增强对于招生计划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管理,加强监督,按照阳光工程的实施要求,通过现代網络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招生过程的透明化管理,确保专项招生的政策、计划、条件、审核资格、名单以及录取分数和结果的公示力度。

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专项计划的政策设计。根据某985高校专项计划实际录取情况,部分省份专项计划考生录取分数与该省份普通考生录取分差过大,直接导致专项计划学生入校后学习方面存在较大困难。除帮扶措施外,更应在录取政策上有所调整,如进行有效的批次调整,将分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高校应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环节,加强对考生的政策解读,使贫困专项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所有符合报考要求的贫困专项考生。此外,也为高校招到符合需求的学生,扩大在校生多样化。同时,学生进校后应当制定专人负责制,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例如,通过教育基金、奖学金、生活补助以及书籍资助的方式帮助贫困生。另外,还可以为贫困生提供专门的实习和培训机会,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社会项目的参与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精准帮扶”的制度,从经济、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指导,不断提高贫困生的学习自信,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不断促进学业进步,并立志成为社会建设中有价值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在学校的帮助和指导下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专项计划学生入学后的培养跟踪和人文关怀。专项招生计划的实施并非只为了贫困地区学生成功入学,而是通过政策的推动实现贫困地区人才的培养,促进基础教育获得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就业,积极参与到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作为专项计划录取进入重点高校的学生较为弱势,在学习和心理上都需要高校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打通招生端口和人才培养渠道,关注学生在特殊项目中的成长和发展,尤其要制定更合适的培训方案,帮助他们度过第一年和第二年最关键的时期。也就是说,需要持续增强对录取学生综合情况的持续性跟踪,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除了应当通过经济资助和学习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综合表现,以及在未来就业去向上的指导。为此,应当针对录取学生开展持续性的追踪调查。除学习成绩之外,还需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与人际问题,帮助他们成为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首先,入学前提供相应的辅导,引导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明确大学学习的目标,初步形成职业规划。与此同时,辅导员应当增强对学生综合情况的了解,给予及时帮助,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另外,积极做好专项计划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与职业援助,将专项计划录取学生培养与选调生培养工作结合起来。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来自农村,熟悉农村的情况,要积极引导专项计划学生回到基层、回到边远农村建功立业,形成生源地与就业地的有机融合。通过树立典型,发挥传帮带作用。树立一批专项计划录取学生的典型(学习、科研、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以先进事迹鼓舞、带动低年级学生,同时建立交流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做好高低年级学生互动,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建设提供积极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雪.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研究[D].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2016.

[2]张良才、李润洲.论教育公平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D].当代教育科学.2006(8)34-36.

[3]唐汉琦.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政策反思[J].考试研究,2015(2)13-18.

[4]万玉凤.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成效显著[N].中国教育报.2016-08-30.

[5]田杰. 我国专项招生计划的研究及展望[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49-55.

作者简介:占兰,(1984.7-),女,漢族,湖北省黄石人,教学管理,硕士研究生,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思考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