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03-24涂强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涂强

【摘要】我国已经有不少省份实行了新高考试点,将推行新的高考模式,语文作为统考科目,在新高考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成绩对高考整体成绩影响巨大。高考改革引领下,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教师应当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更好迎接新高考打好基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对此,教师要构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策略:注重课堂互动交流,培养思维的敏捷度;全面分析文本内容,培养思维的逻辑性;重视古文阅读教学,培养思维的灵活度。通过落实以上策略,更好达成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椎》中提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国家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谈高考改革时提出:未来高考区分主要在语文,语文的区分度在作文;增加题量,增加难度,增加卷面上的文字,增加古诗词,增加课外阅读。在高考改革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重点促进学生深度和广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知识。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新高考语文题目类型,结合新课改的标准,基于基本学情,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注重课堂互动交流,培养思维的敏捷度

根据高考改革的目标,通过研读近三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明确出现的最明显变化之一是题量增加,加入了更多主观题,包括很多实用题、创新题等。比如2021年全国一卷现代文阅读第4题,要求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其论证思路,这需要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具有敏捷性思维。具备敏捷性思维的人,能够迅速觉察事物发展的端倪与趋势,准确获取关键信息和快速做出判断[1]。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上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的分析说理凸显了思辨性,学习目标是: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梳理本文的逻辑关系,学习思辨说理技巧;结合新闻评论特点,探析文本论证的思路。教师引入关于德国电工装修布线的文章,播放用专业仪器贴瓷砖的视频,吸引学生眼球,从中感受工匠精神。基于本文内容,教师提问: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如何论述这个观点?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作答,这需要迅速阅读全文,重点研读首尾句,基于工匠精神的核心,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总体思路。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总结:核心观点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先提出何为工匠精神,之后论证我们要正确认识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的内涵,最后总结工匠精神能为成功铺路。教师结合学生作答情况进行针对性点评,优化学生的思维。

二、全面分析文本内容,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难度提高,表现为选择的来源越来越广,试题的思维逻辑逐渐加深,有难度的题型分布在各个项目上。比如语言文字运用中除了过去的病句修改等题目,增加推断补写等题型,加入更多主观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出综合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文本内容,分层、连贯、有条理地思考分析问题,在论证事物与解答问题时做到有理有据,培养高中生思维的逻辑性,更好解答综合分析问题。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上册《劝学》,这是一篇选自先秦名著《荀子》的文言文,需要认识荀子论述的关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学习其中比喻、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教师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小组探究,熟悉本文主要内容,明确本文行文逻辑,进而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述?教师同样是让学生先自主探究、试着作答,最后总结:本文在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二、三、四段进行论证,二段说明学习的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三段说明学习的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四段说明学习要具备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态度与方法。

三、重视古文阅读教学,培养思维的灵活度

语文新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从小学开始古文数量就有所增加,通过研读近年来的全国高考卷,可以明确古文的选材越来越广泛,从《史记》到《晋书》,从《宋史》到《明史》都有所涉及。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古文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度。高考古文分析题均选自课外古文,需要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对虚词、词类活用等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2]。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数量,才能更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下册《庖丁解牛》,这是一篇选自先秦著作《庄子》的文言文,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本文中的用词用语,然后引入《庄子》中的其他文章,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閱读和回答问题。通过阅读本文,教师提问:从哪些语句看出庖丁解牛技艺具有独到之处?先让学生自主解答,之后教师从解牛场面、解牛理念、解牛态度、解牛方法、解牛切入点、解牛境界等分析。完成本文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入《大宗师》中的《相濡以沫》、《人间世》的《螳臂当车》、《让王》中的《捉襟见肘》等名篇,提出对应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引入丰富多样的课外文言文,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度。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研究高考改革方案,明确高考语文的题量增加、难度提高、卷面字数增加、古文选择范围变广、课外阅读增加,这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应对高考改革的变化。以上分析高考改革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通过改革语文教学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逻辑性、灵活性,从而达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应对新高考。

参考文献:

[1]姜大伟.高考改革引领下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1(19):26.

[2]钟婵.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9(3):348.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