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2021-03-24柳香莲朴秀英
柳香莲 朴秀英
摘要: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新兴的农村农业经营模式对于推动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振兴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乡村民俗旅游合作社发展环境尚未成熟,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繁荣。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延边州B民俗村为个案,聚焦朝鲜族民俗旅游发展,分析延边州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瓶颈,即在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存在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民俗品牌效应不明显、民俗旅游定位不精准、外部保障条件不完善、管理人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创建文化活动载体、提升民俗旅游知名度、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有利于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发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朝鲜族;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瓶颈;对策
1 引言
党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一个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发展机制,其中提出要在有条件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乡村的产业转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1]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与保障,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主体地位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而乡村旅游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合作互助组织,能够将乡村旅游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实现对乡村旅游的有效管理。[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中,首次提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3]作为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拥有独具特色中国朝鲜族的文化底蕴,响应国家的号召衍生出了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和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其中延边州安图县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发展正如火如荼。
延边州安图县B村位于安图县松江镇东南部的公路沿线,距镇区4公里,交通便利,属于异地搬迁村屯。全村共有2个小队,户籍人口72户269人,常住人口34户64人,是安图县毗邻202省道唯一的朝鲜族居住村,具有独特的朝鲜族元素。B村是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居住舒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形成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態宜居村庄。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0年起,B村把经济发展与乡村民俗旅游有机结合,积极挖掘B村旅游发展潜力,初步形成了以朝鲜族餐饮、民俗歌舞表演、朝鲜族民居住宿、朝鲜族民俗文物展览馆、家庭度假和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社员19人,员工33人,合作社承接长白山旅游经济圈辐射带动,为往来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游玩、选购旅游产品及土特产品服务。2019年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近2000万元。
但是,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和合作社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合作社整体发展态势不好、质量不高。合作社显现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存在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民俗品牌效应不明显、民俗旅游定位不精准、外部保障条件不完善、管理人才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将制约该合作社乃至延边州民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文以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
2 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1 合作社社长基本情况
J,女,汉族,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松江镇妇联副主席,村党支部副书记、县人大代表,现居住地在吉林省安图县B村。从小在外闯荡,2000年返回家乡创业,2000年-2010年在万宝镇红旗村经营旅游产品和土特产实体店,打下良好的诚信口碑和信誉。2010年大水之后,来到松江镇村,继续旅游行业,于2011年注册登记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J是松江镇返乡创业人才中的代表性人物、爱心延边公益协会会员、安图爱心协会会员。2017年在延边州“巾帼之美”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创业之星”,2017年4月荣获“2016年统战工作先进个人”。
2.2 合作社动态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
一是社员入股参与经营。通过“合作社+农户”等方式,社员以房屋、土地入股或是聘请有劳动能力、形象较好的农户直接加入合作社,从事朝鲜族歌舞演艺、景区内游览解说、民俗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售卖等工作。二是采取村民直接从事旅游经营等接待服务。合作社鼓励有条件提供住宿服务的农户为游客提供民宿服务,引导农户积极发展特色无公害、生态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并向游客出售卖自家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以此来增加非农性的收入来增收致富。三是以“身份”入股参与分红。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以贫困户的身份直接入股合作社,在年底合作社为贫困户进行现金分红,每人每年1000元现金分红。四是“打造一户一品一文化”特色理念。针对朝鲜族村屯多数村民移民定居韩国、留守房屋无人居住的现状,合作社统一购置村民的房屋,集中进行管理,修葺每一处房屋,装修每一处民宿,打造“一户一品一文化”特色民宿群。
2.3 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参见表1)
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合作社通过争取各方资金投入,建设民俗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产业项目,为B村的民俗旅游夯实了基础。民俗旅游合作社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履行社会义务,重注公益活动。B村朝鲜族为了将爱传递给需要爱的人,把每个月带有2的日子作为合作社的爱心日,合作社共分成三组,餐厅分成三组,轮班去孤寡老人家里送去由李姝君个人出资300元的爱心慰问物品,包括鱼,肉,水果等,并且为老人家里打扫卫生后才可离开,关心生活困难无助的老人。
3 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瓶颈
3.1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合作社建立了一支表演团队,队员均有社员组成,表演一些朝鲜族的歌舞曲等节目,但是村及合作社的文化建设较为薄弱没文化阵地的建设进展缓慢,文艺队伍的成员均为农民,文艺素质普遍不高,表演形式过分单一,且表演的内容过于泛泛,合作社里能写、能编文艺作品的人员太少,特别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不能及时的发挥文艺作品宣传鼓劲、没有深刻的反映延边州的民俗、风俗,外请专业老师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合作社本来经费就匮乏,这无形中又进一步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到了农忙时节,文艺表演活动几乎销声匿迹。
3.2 民俗品牌效应不明显
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延边“文化强州旅游兴州”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出具规模,并打造出一批具有朝鲜族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产业。[4]再加工、精包装、创品牌、抢市场的经营理念还不够深化。宣传手段单一化,一直以来,合作社对朝鲜族民俗文化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的手段较少,传播模式大都以传统媒体为主,利用报纸、传单、条幅等宣传载体做宣传,或者是由旅游合作社做口口相传,这样就导致宣传的手段单一、单向,朝鲜族民俗文化在传播发展上有很大局限性。这种传播方式缺乏与游客的交流互动,同时所载信息只能引起一部分读者关注,难以引起更多人的兴趣,这是纸质平面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受众者与获得信息间具有偶然性,导致线下媒体因信息传递面窄,影响有限,效果一般。
3.3 民俗旅游定位不精准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因素,品牌定位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B村作为延边州民俗旅游的朝鲜族村屯,还未形成独特的品牌定位,没有品牌关键词,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游客对村没有特殊的品牌印象,觉得对村的朝鲜族文化特色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停留在浅薄的层面。个性化的品牌差,导致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失调,没有侧重点。
3.4 外部保障条件不完善
在乡村民俗旅游开发中,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十分的重要,虽然县、镇政府对村的有一定的支持,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多,政府多重视农业合作社,对旅游合作社无法做到兼顾,呈现“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在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上还不够广泛,税收、信贷、财政等方面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对民俗旅游的政策宣传、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相对薄弱,对合作社的管理和约束也不够健全,导致合作社发展动力不足;招商引资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3.5 管理人才机制不完善
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由于村朝鲜族村屯年富力强的村民多数去韩国打工,留守的均为岁数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导致合作社内人才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如今旅游合作社的专业需求,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社员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有限,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员占比较大,合作社带头人在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合作社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由于自身发展资金较为缺乏,没有多余资金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合作社成员的文化底子薄,缺乏对市场经营,旅游管理,财务核算等方面较为薄弱,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有待提升,不利于旅游合作社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
4 B村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4.1 创立文化活动载体,搭建活动平台
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生活、生活中所形成的或有形或无形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的总成。他存在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习惯中,世代传承、演进,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5]合作社要加强乡村文艺创作、文艺编导、文艺演出、文化管理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定期举办农民文艺汇演、运动会等,鼓励农村群众以传统文化、当地风俗、美丽乡村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文艺作品。建设文化长廊。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美丽庭院、美丽村官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形成文明乡风民风。
4.2 强化对品牌的重视程度,提升朝鲜族民俗旅游品牌知名度
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旅游品牌定位应该追求与自身体量规模相当的定位,实现旅游品牌设计、开发、宣传、管理的合理有效性。[6]积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提高B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B村参观旅游。结合长白山下的朝鲜村屯的民俗特色,明确本村的旅游发展品牌定位,确定本村旅游的主题,突出本村的特色,打造朝鲜族特色优势旅游产品。在延边州各大电视台和报刊、网站投放广告大力宣传,联系专业团队摄制介绍村民俗旅游景区的宣传片,集中进行营销推介。邀请安图县摄影家协会、户外协会、作家协会、学校和其他文化机构,合力开展大型演艺项目、作品征集、研学等主题活动,打响村的品牌。
4.3 发掘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凸显亮点
乡村旅游开发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挖掘村独有的人文风情、文化内涵,找到自己的亮点。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开发特色产品,规范旅游发展流程,打造有村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其发展。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抓牢旅游产品的质量。对传统民俗文化既要继承又要推陈出新,既体现自身特色融入时代特色,将民俗文化作为开发中心,继承、创新然后发扬地方特色文化,又提高旅游产品文化档次和格调,增加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份额。在县域经济领域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在延边州内形成差异化的朝鲜族民俗旅游胜地。
4.4 准确发挥其职责,为合作社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上级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到旅游合作社建设的重要意义,注重旅游合作社为乡镇和村民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要成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等活动,在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方面给予合作社大力倾斜,专款专用,帮助引导合作社快速发展。[6]镇政府要加速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7]建设多样化、服务化、定制化的民俗旅游服务,加快村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尽快完成停车场、统一院墙等项目工作的完工;鼓励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拓展业务范围,为合作社降低贷款门槛,搭建顺畅的银企平台,为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为合作社提供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等服务,为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和社员提供知识、技能、经营培训,提升合作社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4.5 确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培训教育体系,借助县、鎮农民夜校,电子商务培训中心,返乡创业服务中心,优化并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以先进、定制、多远的教育培训方式代替传统单一的培训方式,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合作社带头人积极参与省州县的致富带头人技能培训班,参加返乡创业带头人培训班;针对村内大批韩国务工人员,趁他们回国探亲之际,积极动员他们将在国外赚取的金钱投入到家乡的企业建设中,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及营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实行“扶上马、送一程”活动,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以致力于加速家乡贫困人口的早日脱贫。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 刘涛.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研究——基于莱芜城岭村和房干村的案例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12(1):77-81.
[3]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4] 胡安琪. 以朝鲜族民俗文化推动延边旅游业发展研究[D]. 延边大学,2020.卢银静,郭思哲.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以云南省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19,19(02):16-20.
[5] 任航. 延边州旅游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
[6] 李庆华. 农民经济合作社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郑州大学,2010.
[7] 吕璇.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于旅游合作社模式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J].中国市场,2020(08):63-64.DOI:10.13939/j.cnki.zgsc.2020.08.063.
作者简介:柳香莲,(1989.2-),女,朝鲜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管理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方向。
指导教师,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