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复杂度视角下的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2021-03-23周庭华何敏琪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二语复杂度题型

周庭华,何敏琪

(五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引言

作为英语高考改革的新题型,读后续写是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读后续写是基于阅读理解的写作任务,学习者在分析理解一篇只提供部分内容的文章基础上,依据文章的情节发展和逻辑线索,补齐全文内容[1]。读后续写任务要求学习者精读文本,并与文本进行静态、单向的交流,对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以及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书信写作题型规定了写作要点,写作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情景性。显然,相较于传统题型,读后续写在任务复杂度上要求更高。

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复杂度的衡量指标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围绕任务复杂度,Robinson提出了认知假说和三因素框架[3],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将三因素框架用于比较读后续写与传统高考写作题型的任务复杂度,有助于分析读后续写对学生的能力提出哪些更高的要求,进而探讨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以便降低任务难度,使学生更易接受该题型。

一、任务复杂度的理论基础

Robinson的认知假说致力于探究任务要求对二语发展和二语水平的影响,提出具有更大认知负荷的任务能促进二语学习者参与复杂的思维活动,为语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4]。基于认知假说,Robinson提出了三因素框架。如下页表1所示,该框架把任务特征划分为三个部分:任务复杂度(task complexity)、任务条件(task condition)与任务难度(task difficulty)。

任务复杂度是指任务结构给学习者施加的信息处理要求,包括注意、记忆和推理等认知需求。任务复杂度被进一步细分为两个维度:资源导向(resource-directing dimensions)和资源分散(resource-dispersing dimensions)。

资源导向型复杂度包含与任务需要表达的概念相关的任务特征。Robinson 列举了该维度的变量:信息元素,即少量、容易区分的元素相对于大量难以区分的元素;空间位置与相对时间,即在此地、正在发生的事件相对于在其他地方、过去发生的事件;推理要求,即简单传达信息相对于推断某事发展状况的原因、某人的意图看法以及空间推理等[5]。增加这一维度的复杂度会促进学习者在概念化上付出更多努力[6],更关注形式—功能的映射[7]。因此,提高资源导向型复杂度将让二语学习者对语言形式更为注意,能调动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资源,扩展中介语,从而有利于增强语言输出的复杂性和准确性。

资源分散型复杂度对认知提出了表现性和程序性要求[8]。Robinson进一步细分了该维度的变量:计划时间,即给予或不给予学习者的时间;任务项目,即需要完成的一件或多件事;背景知识,即提供或不提供任务的背景知识。在资源分散维度上复杂度高的任务对注意力和工作记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者只能把较少的注意力资源分配给特定的语言形式,对语言输出的复杂性、准确性、流利性产生不利影响。然而,提高资源分散维度的变量反映了学习者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任务处理条件。因此,提高资源分散型复杂度将有效锻炼学习者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利于当前二语知识的自动获取。

任务难度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有关,它能影响学习者对任务复杂性的感知、任务表现以及二语学习。Robinson通过实验发现,在复杂度高的任务中,随着被试的压力和任务整体难度显著增加,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有下降的趋势。学习者的情感变量可以暂时增强或减少能力变量,从而影响在二语任务中的表现。因此,任务的认知需求与其难度等级紧密相关,并进一步影响情感变量与能力变量。

表1 三因素框架

二、读后续写与书信写作的任务复杂度比较分析

与学生所熟悉的书信写作题型相比较,高考读后续写新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如表 2所示,读后续写的任务复杂度在信息元素、推理要求以及任务项目等三个维度上比书信写作的任务复杂度高。

在信息元素数量方面,读后续写的信息元素比书信写作的信息元素多。书信写作题型以提纲式呈现写作信息,一般呈现三个简短清晰的信息要点;读后续写题型以语篇式呈现写作信息,呈现的信息包括一篇约350字的材料和10个关键词,因此信息更全面综合[9]。处理大量且相似的元素比处理少量且明显不同的元素更复杂[10],因为这一维度的复杂任务需运用更多样的语言知识来产出[11]。

在推理要求方面,读后续写与书信写作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推理要求。读后续写要求学习者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构建情景模式,并在创作过程中使续写内容与原文的情景模式协同,而且续写语言也与原文协同[12]。因此,学习者在完成读后续写任务时需要发挥创造力以及逻辑力。由于书信写作题型清晰地罗列写作要点,学习者只需按部就班便能完成任务。因此,该题型不利于锻炼思维能力。通过推理来传递经严格筛选的信息比简单地传递未经筛选的信息要复杂得多,因为学习者在这一维度的复杂任务中需更频繁地使用逻辑连接词、从属连词、表示心理和认知状态的动词等。

在任务项目数量方面,读后续写任务将语言理解和产出紧密结合。因此,读后续写包含两项次任务,即学习者先阅读材料,后续写内容。书信写作任务则聚焦于语言输出,学生只需按照提纲进行写作。增加次任务将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进而增加任务难度。

表2 任务复杂度视角下读后续写和书信写作的比较

三、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梳理材料信息

读后续写任务的信息元素数量多,学生既要阅读一篇较长的阅读材料,又要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以及给定的续写段落的首句。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引导学生梳理浅层文本信息,比如将划线关键词进行分类、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等,以便实现续写的情节协同,同时为后续的推理活动做准备。以2018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题作为例子,该阅读材料的划线关键词依次为dad、Uncle Paul、farm house、river、feed、sheep、late、track、get lost、sight。教师先给学生提供characters、things、actions、descriptive words四个类别,让学生把关键词进行归类,并根据关键词猜测故事情节的主线。接着,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确认刚才预测的信息是否正确,并填写故事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文章的思路,以便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此外,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时态、语法结构、语句衔接、细节描写等方面总结阅读材料的语言表达特征,以便他们在续写中有方向地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促进续写的人物、情感、语言协同。处理材料信息的过程都需要教师设置路标性任务,以填写表格、制作思维导图、列清单等方式帮助学生高效处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元素,同时引起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注意。

(二)开展思维训练活动

读后续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推理要求,学生需要推断文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走向,并结合文本语境激活相关的语言表达。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能力,通过精读阅读材料找出为续写故事情节提供线索的语句,思考故事情节的安排原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阅读材料细节信息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对于2018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My dad wanted to treat me to a vacation like never before’?”“How do you understand what Uncle Paul said before the author set out?”“Why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the scenery of the forest?”通过推测材料细节信息,学生能够抓住故事发展的核心问题,弄清全文的逻辑构成。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关键词以及段首的提示语,发挥想象力,设计续写部分的思路。比如,关于2018年浙江高考读后续写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推断出续写第一段的首句“Suddenly a little rabbit jumped out in front of my horse.”是故事发展的转折点,而第二段的首句“We had no idea where we were and it was getting dark.”描述了主人公迷路,与前文呼应。分析段首提示语有助于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思考接下来发生的情景。设计思路这一过程主要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将他们的想法在黑板上制作成思维导图。

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思维导图中激活相关词汇和句型,以便在续写时使用。以上思维训练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调动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资源,以便在创作过程中实现情景和语言的协同。

(三)提醒学生确定写作要点

读后续写包含两项次任务,比单项任务更容易消耗注意力和记忆资源。这容易导致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分析内容不够深入,或在完成续写时遗忘前面环节所分析的内容。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记录所分析的内容,并在开始续写前确定写作要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从设计续写任务的文体结构、情节内容、语言表达三方面拟写写作要点,并开展讨论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随后,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出适量的建议:对于文体结构,学生可参照已学过的记叙文结构,比如在文章结尾处抒发感情或发表看法等;对于情节内容,学生应将已设计的情节排序使故事精彩生动;对于语言表达,学生既要模仿阅读材料的语言风格,也要考虑如何提高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提醒学生确定写作要点旨在帮助他们从“读”的任务有效过渡到“写”的任务,减少资源消耗,加强对形式与意义的关注,促进情景和语言的协同。

表3 读后续写教学环节

总之,读后续写教学应由浅入深进行,课堂教学顺序如表3所示,其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完成读后续写任务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对读后续写的兴趣,教师应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提供给学生思考模仿的机会,以便降低任务难度。此外,学生完成续写任务后,教师可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让全班同学找出作品中的优点或漏洞,并对比自己的作品找出差距。

结束语

读后续写任务在信息元素、推理要求以及任务项目等维度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的复杂度越高,其对学习者的情感和能力越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他们在二语任务中的表现。教师需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材料信息、开展思维训练活动、提醒学生确定写作要点来降低任务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题型。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其余复杂度变量在读后续写任务中是否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以及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以便分析提高语言水平和学习效率的方法。

猜你喜欢

二语复杂度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种低复杂度的惯性/GNSS矢量深组合方法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求图上广探树的时间复杂度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某雷达导51 头中心控制软件圈复杂度分析与改进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回顾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