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习近平国际演讲的隐喻研究
——以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为例
2021-03-23陈忱
陈 忱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合肥 230031)
当地时间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围绕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通过阐述实现“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行动路径,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舆论上得到诸多关注和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利用隐喻将一个概念域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把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人们已有的认知相连接,让人们通过俗语、典故等耳熟能详的知识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本文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语料,基于Lakeoff和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对演讲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和归纳。之所以选择这篇演讲,是因为这是召开的参与政党最多、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发展的钥匙”,在全球范围形成强大感召力。[1]
1 政治演讲与概念隐喻
政治演讲“指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2],也日益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国际交流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政治演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根据Newmark的文本类型学理论,政治演讲可以归为“表达型文本”中的“官方文告”或“权威文告”,通常具有权威性、严整性、肃正性等特点。[3]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是政治演讲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威性,领导人的主要交际目的是传递信息和施加影响,即对受众的行为施加影响。[4]领导人在政治演讲中,需注意怎样把抽象的政治理念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使政治话语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抵触情绪。其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隐喻。Lake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WeLiveby一书中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方式,即以一个认知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认知域,且这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组织思维、进行推理、构建语言等须臾不可缺少的心智机制,这就是概念隐喻理论。[5]政治家在政治话语中以具体的、通俗易懂的、可见的事物来映射性认识抽象的、复杂的、不可见的政治理念,使大众了解复杂的政治问题,激发其情感,引导民众政治倾向,实现政治目的。
2 习近平主旨演讲的概念隐喻类别
本文采用Pragglejaz团队(2007)的隐喻识别程序(MIP)[6],从6 414字的语料提取了165处隐喻表达,根据其源域进行归纳和分类,具体如表1所示。
以Lakeoff和Johnson的分类为基础,将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和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三大类。[7]∑关键词类型指在特定的概念隐喻范畴内隐喻关键词类型的总数,∑出现次数这里指特定类别中所有概念隐喻出现的次数总和。根据Charteris-Black提出的理论,源域共鸣值是用来计算特定概念隐喻的出现频率,计算源域共鸣值的数学公式是:源域共鸣值=∑关键词类型×∑出现次数。[8]由表1可以得出,结构性隐喻使用频率最高,占比70.08%;本体性隐喻次之,占比27.26%;方位性隐喻最少,仅占2.66%。
表1 习近平在联合国主旨演讲中的概念隐喻
同时,以隐喻的源域为分类标准,将演讲中三大类概念隐喻细分为次范畴,归纳出常见的九种概念隐喻类别(详见表2),即工程隐喻、旅程隐喻、战争隐喻、家庭隐喻、拟人隐喻、水流隐喻、其他本体性隐喻、上/下隐喻和前/后隐喻。
表2 习近平在联合国主旨演讲中主要概念隐喻类别
3 源域与目标域分析
隐喻是“跨认知域的系统映射,是一个经验域(源域)到另一个经验域(目标域)的映射”。其中,处于源域的是具体的、为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而处于目标域的则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9]笔者将从表2中常见的九种概念隐喻类别,选取出现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工程隐喻、旅程隐喻、战争隐喻、拟人隐喻和其他本体性隐喻进行分析,探究这五种概念隐喻的实现形式和映射过程。
3.1 工程隐喻
工程隐喻在习近平联合国主旨演讲中共计出现34次,占比20.6%,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隐喻类型。“工程”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出现的“工程”主要指各类建筑物,如高楼、房屋、桥梁等,以及建筑物的局部,如地基、门、墙等。国家发展与建筑建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框架来支撑,建筑可能某一天倒塌,国家也是如此。正如建筑建设需要工程师、劳动力等,国家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习近平在联合国主旨演讲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隐喻有:
(1)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10]
(2)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0]
(3)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10]
例(1)中,“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喻为一项工程,用建筑工人与建筑工程的“构建”关系映射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实现”关系。例(2)用“基石”(源域)与国际关系的基础(目标域)形成映射,喻指国际体系建设是一项工程,联合国宪章和原则是中坚力量。例(3)用建筑工程中的框架映射国家的外交关系架构,表明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
3.2 旅程隐喻
旅程隐喻在主旨演讲中共计出现26次,占比15.76%,使用频率仅次于工程隐喻。Lakeoff和Johnson提出,旅程的意象图示(image scheme)包含“起点”“路径”“终点”等要素,是一种有效的隐喻源域。在政治语篇中,旅程隐喻被定义为“某种长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旅程”,这是基于人类具体的身体体验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政治概念。习近平在联合国主旨演讲中典型的旅程隐喻有:
(4)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10]
(5)……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0]
(6)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在。[10]
旅行是空间上的移动,即按照选择的方向从起点到达终点的位移。同样,政治活动也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例(4)用旅行中前进的“方向”映射国际合作坚持的原则,“终点”映射国际间合作发展的目标。在旅行中,必须为前进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例(5)用“道路”(源域)与国家发展的模式(目标域)形成映射,喻指国家发展是旅程,要采用文明发展的模式。旅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可能会遇到阻碍,例(6)用“困境”“鸿沟”映射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用旅程隐喻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最具代表性,向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传递了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
3.3 战争隐喻
在人类历史中,战争被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团、国家为取得政治控制的胜利而进行的长期而艰苦的斗争。人们可以感受到残酷战争的艰难、紧迫和困苦。事实上,国家建设就像打仗,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充分准备和不懈努力,国家才能取得艰苦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有助于人们更容易地理解政治话语中战争隐喻所要表达的议题。主旨演讲中有代表性的战争隐喻有:
(7)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10]
(8)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0]
(9)经过150多年发展,红十字成为一种精神、一面旗帜。[10]
战争是政治活动走向极端化时采用的手段,例(7)用“战争”映射国与国之间的纷争和冲突。“战略”原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战略,例(8)用来映射中国在国际关系中采用的策略,强调互利共赢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例(9)用“旗帜”(源域)与榜样的力量(目标域)形成映射,喻指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全世界的榜样。
3.4 拟人隐喻
拟人隐喻是最常见的一种本体性隐喻,源域是人类本身,包括人的思想、语言、行为等。“人”的概念经常用来理解其他抽象概念,帮助大众激活已有的具身体验,用于理解政治话语中出现的陌生词汇和表达。演讲中典型的拟人隐喻有: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10]
(11)……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10]
(12)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10]
例(10)中“命运共同体”用拟人隐喻将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比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国家的未来都面临相同的威胁与挑战,必须紧密团结、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安全地生存下去。例(11)用人与人的关系隐喻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同呼吸”“共命运”映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例(12)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映射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喻指通过理性的“对话”,世界国与国之间能够化解纷争,实现和平。
3.5 其他本体性隐喻
习近平在演讲中还有意识地引用一些希腊神话,以引起多元背景受众的文化共鸣。
(13)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10]
(14)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10]
(15)核武器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10]
例(13)中“修昔底德陷阱”形象喻指大国间日渐敏感、紧张、甚至敌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关系。例(14)使用“潘多拉的盒子”映射可能发生的祸患,意在说明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引起灾祸。此外,例(15)用“达摩克利斯之剑”(源域)与时刻存在的危险(目标域)形成映射,喻指核武器是一把悬顶之剑,随时可能带来危险。
习近平运用概念隐喻将不可感知的政治概念转换为贴近民众生活体验的事物,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战略部署。“蛋糕”是一种生活化的食物,作为饮食隐喻,喻指抽象的经济。“做大蛋糕”映射发展经济,“分好蛋糕”映射财富分配。“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既要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更要兼顾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4 习近平国际演讲中隐喻的特征
4.1 概念隐喻的使用范围广泛
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运用了多种概念隐喻模式,除了上文分析的工程、旅程、战争、拟人这四类隐喻模式,还使用了家庭隐喻,如用“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比喻地球是人类唯一安身立命的星球;运动隐喻,如谈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使用“接力跑”;气候隐喻,如“金融危机阴云不散”;植物隐喻,如用“落地开花”比喻“一带一路”前期项目取得的成果;水流隐喻,如描述开放包容的国际关系时,说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2 运用“接地气”的隐喻构建政治话语
政治话语通过明确地表达和传播政治观点,说服受众接受和理解政治观点,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习近平对外演讲中,善于使用“接地气”、平民化的隐喻使“高大上”的政治宣讲变得平易近人,引起受众的共鸣。如谈及和平与发展,使用“我们要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以“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来比喻各国不应独善其身,要树立共同、合作的安全观。用“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倡导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到反恐问题时,说“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这些“接地气”的隐喻,易于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大大提高政治话语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度。
4.3 中外合璧,凸显中西方文化关联
习近平对外演讲中不仅善于使用中国特色隐喻,而且引用了许多西方典故和谚语。中外合璧的隐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复杂的政治问题,拉近中西方国家的距离,获得政治认同感。如阐述世界和平发展必要性时,引用希腊神话“修昔底德陷阱”“潘多拉的盒子”和“达摩克利斯之剑”。谈及人类文明多样性时,引用《三国志·夏侯玄传》中“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用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隐喻国际社会携手探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谈到中国的发展问题时,使用庾信在《徵调曲》一诗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表达中国将不忘根本,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这些中西合璧的隐喻,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不同国家和种族的受众理解和接受。
5 结 语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主旨演讲共使用了165处隐喻式表达,具有概念隐喻使用范围广、“接地气”、中外合璧等特点。演讲中习近平有意识地运用贴近民众生活的概念隐喻,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提出中国治理全球的新理念、新方案。习近平对外政治话语中普适性、“接地气”的隐喻,消除了政治话语常有的官话、套话带来的语言审美疲劳,在情感、思想上与受众产生共鸣,从而拉近国家之间的距离,易于为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受众认同和接受。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和平崛起存在着种种误读,习近平的隐喻话语运用策略对于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