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03-23李国平程青格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2期
关键词:达拉阿托脑梗死

李国平,刘 聪,程青格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安阳 455000)

随着人们饮食习性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1]。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临床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氧化应激及血脂水平异常是诱发脑梗死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脑梗死发生后,大量自由基出现,并进一步损伤患者的大脑神经。目前,清除自由基对ACI治疗的有效性及重要性已经普遍得到认同。依达拉奉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氧化反应[2]。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调脂类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及发生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是炎症标志物[3]。hs-CRP可以反映炎症情况;IL-17可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多种效能;MMP-8在斑块形成及破裂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对ACI患者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ACI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

纳入标准:① 符合ACI的诊断标准者[4]。② 年龄在45~80岁者。③ 既往有发病史但是没有遗留神经功能方面的缺陷,或者为初次发病者。④ 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或不全者。② 合并肿瘤者。③ 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④ 合并精神异常者。⑤ 妊娠或哺乳期者。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9±2.1)岁;发病至就医时间0.5~4.5 h,发病至就医平均时间(2.7±0.6) h;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6±2.0)岁;发病至就医时间0.5~4.5 h,发病至就医平均时间(2.8±0.5) 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治疗,包括合并原发疾病的对症干预、处理并发症、降糖、降颅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等。

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规格20 ml∶30 mg)。用量用法:取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将其加入到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充分混匀之后,静脉滴注,qd。连续治疗14天。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10 mg*10片)。依达拉奉的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阿托伐他汀用量用法:20 mg/次,口服,qd。连续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1.3.1神经功能损伤量化评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14天的神经功能损伤量化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水平。评分范围为0~42分,评分越低提示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越好,反之提示受损越严重[5]。

1.3.2临床疗效

依据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痊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超过90%,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90%,超过46%,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45%,超过18%,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好转。无效: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不足(包括)18%,相关脑梗死临床症状未好转[6]。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

1.3.3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抽取两组患者肘部静脉血液样本约3 ml,分离得上层血清;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IL-17、MMP-8水平[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NIHSS评分

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5,n(%)

2.3 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比较

3 讨论

近年研究指出,血管再灌注会加速脑组织形成自由基,进一步损伤脑组织。自由基的反应十分活泼,一旦形成,就会通过中间代谢产物进行持续扩展并生成全新自由基,最终成为一种连锁反应[8]。自由基会与核酸、蛋白质、膜磷脂等在内的细胞成分相互反应,损伤神经细胞的结构并导致功能代谢发生障碍[9]。依达拉奉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羟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且亲脂性较强,对机体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达60%,还可以抑制不同环境中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及相关级联损伤[10]。此外,依达拉奉还能延迟神经细胞死亡,抑制神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氧化,从而缓解脑缺血和因脑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及脑水肿,最终达到改善脑功能、保护脑细胞的目的。

研究指出[11],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到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当个体存在多个或者某个风险因素时,ACI的发生风险增加。诱发ACI的风险因素包括可干预性风险因素(如炎症、血液状态、饮酒、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和不可干预性风险因素(如遗传、种族、出生低体重、性别及年龄等)。可干预性风险因素通过不同的机制及方式对ACI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产生影响。为了有效防控ACI,临床中应重点对患者的可干预性风险因素进行管理、控制。他汀类药物是3-羟-3-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罗苏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是临床目前最常用的调脂类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重要药物[12]。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提高ACI的临床疗效。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生物合成,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及脑卒中的复发风险。研究证实[13],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LDL-C)水平降低25%,且持续5年时间,能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约30%。既往研究指出[14],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AS发生的最主要病因。他汀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水平,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增殖、抗癌、促进内皮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等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指出[15],他汀类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CI的整个发生及发展过程,能使斑块稳定,降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及发生率。

研究指出[16],在ACI的炎症损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白介素(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都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CRP主要存在于AS斑块中,主要作用是调节单核细胞的聚集。与此同时,CRP作为一种补体激动剂,可以在AS早期病变中与膜攻击复合物共同存在,促进斑块中巨噬细胞摄取内源性LDL-C,诱导泡沫细胞的形成,导致机体合成并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引发相关炎症细胞的聚集,诱导多种炎症反应。因此,CRP是与AS的发生及进展存在直接关系的促炎因子之一。hs-CRP是临床检测低水平炎症反应的一种灵敏指标,AS严重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水平高低,可以将其当作预测风险事件的一个有效参考因子。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较单用依达拉奉更有助于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AS的发生及进展。

IL-17是临床中新发现的白介素成员之一,具有微调炎症反应及前炎症因子的作用。IL-17通过对相关细胞的刺激作用,诱导多种炎症因子生成,导致炎症反应进一步放大,进而加重神经元损伤。研究指出[17],血清IL-17水平和大脑皮质中的IL-17受体水平表达升高之后,脑损伤程度加重。有效降低患者血液IL-17、hs-CRP水平,对缓解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17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不仅可以发挥调脂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ACI的发生与AS易损斑块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如何通过药物稳定及逆转斑块,是目前治疗ACI的一个关注热点。血管壁的主要成分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ECM过度降解导致斑块破裂,最终发生缺血性急性脑血管不良事件。MMP是降解ECM的主要蛋白水解酶,与易损斑块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MMP-8是MMP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主要由活化的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产生;一旦激活,会降解多种ECM成分,同时还能把其他MMPs从酶原形式变为活性形式,让斑块的纤维帽逐渐变薄,使易损斑块破裂,继而发生相关缺血性事件。MMP-8可促进ECM和脑基底膜降解,破坏血脑屏障,损伤神经。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血清MMP-8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MMP-8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MMPs活性,使易损斑块更加稳定。

随着对脑梗死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明确了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当脑梗死发生之后,中枢神经系统(CNS)会出现缺血性病变,产生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的炎症因子,如hs-CRP、IL-17、MMP-8,使CNS炎症进一步加剧,导致患者脑部神经元细胞受损甚至凋亡,从而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hs-CRP、IL-17、MMP-8生成,避免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可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达拉阿托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