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溃疡伴重度贫血患者胃部钩虫寄生1例

2021-03-23纪媛媛任文凤蒋为民俞聪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窦虫体酸性

纪媛媛,任文凤,蒋为民,俞聪

铜陵市立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不但可损伤肠黏膜,造成消化系统紊乱,而且可导致慢性失血,重度感染者可发生严重贫血[1]。钩虫肠道内寄生较常见,胃内寄生尤其是活体寄生较少见,该院在对一名胃溃疡伴重度贫血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窦小弯处有钩虫寄生,现将临床诊疗资料报道如下。

1 病例情况

患者,男性,76岁,来自枞阳县横埠地区,因黑便伴心慌乏力1周于2020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一周前出现黑色不成形便,量较多,自觉头晕,心慌不适,周身乏力,症状进行性加重,来该院就诊收入消化内科诊治。患者自诉既往有胃溃疡病史7年,具体不详。患者面色苍白,消瘦,贫血貌,腹部平坦,无腹痛及压痛。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待查;贫血。入院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1.64×1012/L,血红蛋白53.00 g/L,中性粒细胞数2.96×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0.55×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12.1%。予以急诊输入悬浮红细胞1.5 U等制酸、止血、补液处理。5月25日B超示:脾大小正常,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回声均匀。5月28日大便常规及隐血实验提示:大便黄软,未见异常,隐血试验(-)。5月29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79×1012/L,血红蛋白87.00 g/L,嗜酸性粒细胞数0.82×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15.8%。为进一步明确诊治,予以胃镜检查见胃体后壁有一0.6 cm×0.8 cm大小溃疡,表面覆白苔(图1);胃窦黏膜充血水肿,胃窦小弯见两条活动的线形虫体,长度均为5~6 mm(图2)。立即予以活检钳钳夹其中一条肉红色细线性虫体,虫体摆动明显,虫体附着处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糜烂,虫体取出后立即送至检验科,镜下见活体成虫。立即对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及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提示镜下发现钩虫卵(图3、图4)。遂修正诊断:胃溃疡伴出血;钩虫病;重度贫血。5月30日患者自诉有明显胸闷,予以胸部CT示:双肺多发粟粒样结节,双侧胸腔积液,双肺多发陈旧灶,双肺气肿。6月1日口服阿苯达唑并积极治疗合并症后贫血有所纠正、乏力略有改善,但胸闷气喘明显。6月5日患者签字要求出院,6月24日随访未回,7月1日电话随访了解到患者食欲欠佳,头晕乏力改善,仍有明显胸闷气喘,嘱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复诊。

图4 粪便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所见虫卵(×40)

图2 胃镜下见胃窦小弯活体S型线虫

图3 粪便饱和盐水漂浮法所见虫卵(×40)

图1 胃镜下见胃体后壁溃疡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有田间务农及赤脚经历,否认疫水接触史,不食海鲜等生冷食物。

2 讨 论

钩虫病通过带虫者和钩虫病患者的粪便污染土壤而传播,温暖和湿润的土壤最适合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人接触含钩虫幼虫的土壤、农作物、食物均可感染,故我国南方感染率较北方高,农村感染率较城市高[2]。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钩虫病的感染率已明显降低[3]。安徽省2014-2015年调查[4]显示人体钩虫感染水平已大幅降低,但仍有感染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和人群,应将家庭妇女、高年龄及文化程度较低者作为重点防治人群。

钩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以口囊咬附小肠黏膜绒毛摄取黏膜上皮和血液为食,每日更换吸血部位并分泌抗凝血物质,引起黏膜糜烂、溃疡、渗血、贫血。活体成虫在胃窦部寄生较为少见[5]。该患者有田间务农及赤脚经历,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出血和贫血表现,但由于钩虫病发病率降低,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在诊疗中一直认为是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治疗效果欠佳,未做过钩虫病相关检查及治疗。患者还具有胸闷不适、喘息等症状,怀疑肺内存在钩虫幼虫移行引起的病变,但患者因家庭贫困、无人照顾等原因要求出院,肺部是否有幼虫移行无法排除。

此案例提示,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消化道出血、胸闷不适等症状的就诊者,尤其是有赤脚务农经历者,临床医生应进行钩虫感染的排查,对疑为该病者应反复多次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及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同时可开展内镜检查,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猜你喜欢

胃窦虫体酸性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大寒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研究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氩离子凝固治疗胃窦血管扩张症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测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