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维生长课堂促学生核心素养教学例谈
2021-03-23罗正春
罗正春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得核心素养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就思维来说,它是人的智力核心,同时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将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指导,将学生思维的激发作为重要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维课堂,为其思维品质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生长
当遇到问题时,首要任务就是思考,通过各种方式,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种思,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教育家贝斯特曾经提到:“学校的存在总要教些什么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思维能力。”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思维生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此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基于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出思维品质和语文知识之间的契合点,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生长。
一、创设活动情境,发展逻辑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就有必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并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以此引发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以此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设置以下学习任务:①尝试概述。阅读文章,概括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试着用几句话进行归纳、概括。教师以第一部分的内容为例,为学生进行示范: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进而概括为“完璧归赵”。随后让学生试着实践,将文中的重要信息提炼出来,进行概述。②推敲语言。如当秦国不愿意交付城池时,蔺相如的表现:“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撞碎在这柱子上!”说明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③梳理情节。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情节,并将主要内容阐述出来。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潜心思辨,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同时逻辑思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多种角度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此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学会有创意的阅读,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展开探究,以此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将重心放在文本预测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略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这两篇文章,引导学生采用预测策略,试着说说文本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题目等内容,展开大胆的预测,说出有别于文章的情节和结局。在习作:续写故事中,不限制故事种类,让学生进行故事新编,但要求内容紧扣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局限在一个角度或层面,思维同时向多个方向延伸,做出多种猜想、假设,从而找出更具特色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注重问题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众所周知,思维来源于问题,要想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就有必要将问题作为切入点,适当抛出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提出质疑,展开自主思考。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题目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所有真理都是这样吗?作者是怎么证实这个观点的?”通过这些疑问,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学习本篇课文。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感知到:作者主要列舉了三个例子来证实个人观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引起个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在不断实践和探究中发现真理。从这里认识到:真理确实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谓一百个问号,实际上是对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好奇心和欲望的驱使下提出质疑、展开探究,从而获得真理。随后,再让学生分析三个例子的相同点,在探索过程中,学生明确三个例子都是根据发现问题、多次试验以及得出结论的方式叙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质疑,即通过对三个例子的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对于原因和结果的描写都十分详细,而在描写实验经过时,都是一笔带过。这个时候,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同时展开深度思考。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明白:作者主要是叙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因此对原因和结果展开详细描写。通过引导性疑问的提出,学生感悟到这一道理,即要结合观点来进行事例描写,如若观点有所区别,那么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如此,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在质疑和思辨中得以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白:思维是学生的智力,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生长力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予以充分的重视,有效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机会,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有效的思维活动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8):46.
[2]白优熙.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读写算, 2018, 000(011):160.
[3]魏思文.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1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