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2021-03-23李雪丽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农村

李雪丽

摘要:农村学困生大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较大难度。本文针对农村学困生成因以及农村学困生现状做了相关分析,最终提出了相关的转化措施。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转化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责任。但在农村地区还有一些学困生难以真正掌握更多知识点,甚至对学习有着厌倦心理,如何转化农村学困生也成为了教育的重点问题。

1农村学困生成因

1.1家庭原因

对于农村来讲,较多数家庭的父母会因为经济问题选择外出打工,所以农村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缺少家庭教育,极易在心理上面出现异常,且没有经受过父母教导,同样会有价值观上的偏差。再加上如今社会信息多样,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从而走上不合适的发展道路。另外农村也会有部分家庭是不完整的,学困生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容易使得其内心有着一定的自卑感,面对学习无法自信起来。从这一方面来讲,在对学困生转化过程中,还需对其更加关爱,同时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

1.2学校原因

农村教学过程中会容易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并不注重,同时有较多的学困生对教师没有尊重心理,这使得其教学效果不佳。再者有些农村教师并未真正意识到对学困生加以关心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对其放任自流,并不加以管束,甚至有些教师对于学困生会有歧视心理。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困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

1.3社会原因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思想方面并未取得全面提高。农村家庭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有些家庭甚至会有打工比读书强的想法出现,较多数人在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时会用其赚钱多少来做衡量,学困生由此受到影响,也会产生相同的观念,对学习更加懈怠。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各类娱乐场所竞相开放,这些场所对于学困生而言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学生沉溺于其中,对学习丧失了热情。再者我国各个社会部门对于相关娱乐场所的管控并不严格,使得学生更轻松地进入到这些场合,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阻碍。

2农村学困生现状及特点

2.1基础较差,恶性循环

学困生往往缺乏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容易失去定力,难以跟上教师正常的教学速度,且针对不会的题目并不放在心上,最终造成问题的累积。久而久之,即使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也无法真正掌握,恶性循环之下,成绩难以提高。

2.2自卑心强,缺乏自信

学困生因为学习能力较差,成绩不突出很容易受到教师批评,较多教师将关心给予了所谓的“好学生”。学困生在这一环境之下,接受到的往往是带有着歧视的目光,这对他们的自信是一种非常大的打击,对学习丧失自信,就失去了对学习的期待,对待学习自然会感受到厌烦。

3农村学困生转化措施

3.1社会齐抓共管

当下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多元化不断发展,但同时其中包含着较多不良信息,有些社会现象看似普遍,实则为学生成长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全面发展,社会应加强对相关不良现象的管制。尤其是一些娛乐场所,应加强管理,严禁学生进入,社会部门与教育部门应合作管理,进一步为学生发展提供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社会也需要更多关注到“学困生”心理问题,校外不良风气难免会进入到学校内,对校内学生产生影响,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其加强管理,及时发现校内问题,随时解决。只有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个部分同时对学生关心并加以管理,才能够有效促进学困生进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2强化自信教育

学生在充满自信的情况下能够更快地学习到更多知识,且能够有效发挥出自身的实力。所以要帮助农村学困生进行转化,还需要不断提高其自信。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感情,与学困生多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对其加以鼓励。其次可以引导学困生更多地表现自己,学困生即使成绩不佳,但也有着自身的特长,教师需要多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引导学困生利用自身特长融入到班集体中,促进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其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这能够有效提高其自信,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者教师可以多为学困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例如可以帮学困生单独制定合适的考卷,试题内容选择较为简单的,学困生能够理解学会的知识点,帮助学困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树立自信,以此来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化。

3.3重视分层教学

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了解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此来开展分层教学,这能够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例如在课堂中讲解相同的知识,但对学困生要求适当放低,可以在教学时选择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进行回答,最终要求学困生只需掌握基础问题即可。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对学困生加以关注,若是发现学困生某一个内容学得较好可以给其展示的机会,这能够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融入到课堂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困生一般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融入集体,进一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麻沛福.农村“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15-16.

[2]周黎明.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2021(41):155-157.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农村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