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3-23夏雄军戴思妍
夏雄军 戴思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革新,软化学科边界,塑造全面发展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本文主要探讨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通过设计与思考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案例,扩展音乐学科的教学空间。将其他学科知识与音乐学科知识优化融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音乐教学;教学实践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加强学科有机融合。①在这个背景下,重视学科体系内部的联系,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大势所趋。因此,初中音乐课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顺势而为在音乐课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软化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一、学科知识融合在音乐中的教学实践
(一)引入古诗成语,理解音乐内涵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自古以来,诗与乐就密不可分,古诗词的传播一直都伴随着乐的出现,具有丰富的音乐旋律性。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初就被当做歌词配合音乐来吟唱。优美的诗歌与动人的旋律配合起来相得益彰。例如,湘教版教材中《春江花月夜》就是以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长诗为词,以上海大同乐会改编的琵琶古曲为曲的古诗词吟唱的典例。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融合教学。在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导入部分可以结合唐朝诗人王勃的骈文《滕王阁序》进行引入。《渔舟唱晚》的曲名出自于骈文中,乐曲与骈文同样描绘的是傍晚时段繁星渐起,渔民满怀收获的喜悦放歌湖泊的美丽画面。教师通过对古文的讲解为同学们营造诗乐画一体的意境氛围。不仅如此,音乐与诗歌的融合也可以体现在诗歌朗诵的渲染配乐上。在湘教版教材《思乡曲》中,活动与练习要求以乐曲为背景朗读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在诗歌中诗人按“小时候”、“后来啊”、“长大后”、“而现在”四个时序自幼及老,选用了“邮票”、“坟墓”、“船票”、“海峡”这四个承托诗人感情的物象,将思乡情感从亲情、爱情、生死情、爱国情层层递进,把不同阶段的抽象“乡愁”具体化。学生在简单理解诗歌内涵后,结合如泣如诉的《思乡曲》进行朗诵,深入领会乐曲和诗歌中“思乡”的情感内涵。
(二)融入历史背景,增强文化底蕴
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时都有其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又离不开他所身处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教唱教奏,还要讲述作品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作品身处的历史环境,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音乐的涵义,体会其中的乐思情感,与其共鸣。例如,学习套曲《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在导入部分可以先讲解创作者身处的历史环境和背景。《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83年,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队伍行军至黄河岸边,黄河的汹涌壮阔和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灵感,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次年,作曲家冼星海为其谱曲。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反应了抗战时期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描写了不畏艰险的中国人民,赞颂了英勇智慧的抗日战士,歌咏了不屈斗争的中华气节。套曲沉重的历史背景,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每一个聆听欣赏的中华儿女与之共情。
(三)引入美术形象,增色音乐课堂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艺术传递感知的效率有时是言语无法企及的,音乐与美术,一是听觉感知,一是视觉感知,两者同为艺术门类,其间有相通性。如:在音乐术语表达中常出现“色调”、“色彩”等美术词汇,美术绘画中也有“节奏”等音乐形容。音乐与美术学科相融合,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培养其想象和创造思维。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图画结合教授,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对音乐旋律理解领会。例如,在欣赏乐曲《图画展览会》时,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连续展示与音乐主题相关的画家维克托·哈特曼的油画作品,启发学生去聆听每一音乐片段的速度、力度,体会穆索尔斯基对画面的音乐表达之后,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观赏画面进行创作。
(四)融入体育游戏,增添音乐趣味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体育学科与音乐学科的共同点在于律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律动游戏增加趣味性,可以增加声势动作与音乐强弱进行配合达到强调音乐节拍特点、掌握节奏的效果。音乐和体育的融合,既能起到活动学生身体的作用,也能通过体态律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觉。例如,湘教版教材中《青春舞曲》是律动性较强的维吾尔族歌曲,其中包含典型的附点节奏性。教师可以在学唱的同时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动起来,加入声势动作。在演唱强拍、次强拍的时候可以左右脚交替跺脚侧肩,演唱弱拍时可以捻指,将身体的律动与演唱结合,充分感受能歌善舞的維吾尔族风情,体验维吾尔族民歌的风味。
二、对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正确理解音乐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经过学科间的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合力的教学过程。②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要软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将音乐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交叉、渗透,以提升课堂效率。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是通过音乐知识和其他知识的链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知识的迁移,通过建立学科知识间的迁移联系加强对知识的巩固记忆。融合的学科可以是除音乐外的其他艺术门类,也可以是除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音乐课堂中,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时,音乐学科仍然是主导地位。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其带来了一些挑战。音乐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要求教师不光只运用自身技能教授音乐学科本堂课的内容,还需要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解其他学科知识内容,并将其灵活运用与音乐学科相联系。教师在上课时要主动搭建起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桥梁,通过对其他学科知识内容内在规律的总结,将其与音乐学科相融合,使之相互配合。教师融合的部分知识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这样融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熟悉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的领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要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行为充分反思,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所需任意学科的教学资料,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感官,辅助学科融合。
三、结语
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善于把握新时期音乐教学的特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地改善音乐教学思维,加强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的提升。在音乐课堂教学时,应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当然,在学科融合教学中也会存在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情,把握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质,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声健.以美育《意见》为行动指南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2021,No.319(01):5-9.
[2]刘铮.跨“乐”学科的融合性思考——浅谈音乐教育与多学科融合教学思路[J].北方音乐,2020,No.404(20):79-82.
注释:
①中国政府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②刘铮.跨“乐”学科的融合性思考——浅谈音乐教育与多学科融合教学思路[J].北方音乐,2020,No.404(20):79-8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重点项目《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五维一体”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夏雄军,男,1968年7月,教授,音乐教育学。
戴思妍,女,1998年7月18日,湖南长沙,硕士在读,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