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化学与劳动教育的结合

2021-03-23韩华夏英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劳动教育必要性

韩华 夏英波

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它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高中阶段,其教学大多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将来也有莫大启发。而对于当前的高中生和教师来说,其过分强调教科书的内容,忽视了对实践、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的父母甚至觉得,只要孩子们能好好地学,那么学生的工作就无所谓了。显然,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地厌倦工作,进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劳动教育的综述,阐明将劳动教育纳入高中化学的必然性,并对如何将其与高中化学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劳动教育;融合策略;必要性

前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加强劳动教育的落实显得尤为必要。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其综合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劳动教育既要使学生做基本的体力劳动,又要做到思想上的正确指导。使学生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去做各种不同的工作,形成好的工作习惯。作为高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属于实验性学习。把劳动与高中化学结合起来,既是高中化学专业的特点,又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水平。

一、劳动教育概述

劳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建立起对劳动的正确理解及态度,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工作习惯。它是培养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及其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六艺的角度来看,在孔子提倡的“学思行”思想中都有“劳动”的思想,可见我们的先辈对于“劳动”与“生活”的统一。马克思在工业革命时期也曾指出,要把生产性工作与教育有机地相融合,以达到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要“学”,就必须先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做”开始。

總之,劳动是基于基于生活生产性的、实践性的,因此,要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教育教学与劳动的结合起来。将劳动教学与当代化学教学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其劳动实践技能,使其认识劳动的光荣与美丽,从而使其核心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之必要性

高中化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业表现。化学作为一门以试验为主的科学,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人类的实践认证来完成的;另外,化学物质与人类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其次,在有关的新课标中,提出了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即要使学生具备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而所谓的“科学精神”,就是要用实际的实践来检验某些结果。所以,把劳动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是化学的基本特点,又是化学的具体体现。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基于化学史,渗透劳动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知识的发展,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总结出来的,所以科研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是很多科学家的心血结晶。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课中,应充分发掘课本中蕴涵的化学历史,使学生理解劳动的含义,并使其形成一种新的劳动观念。

例如,“元素周期表”,它要求学生们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的周期的变化。在本节课前,教师可向同学们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过程,让学生明白,这是前人的辛勤实践与劳动的智慧结晶。

例如,1829年德国段柏莱纳根据对元素属性相似度的研究,得出三素组分类法。德国人迈耶于1862年根据元素的原则量,把这些元素划分为六组,在纵向上把具有类似化学成分的物质排在一起。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根据原子量,对那时已经存在的各种物质进行排序,从而发掘出八音律。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通过对以往的研究,在长期的研究中总结出元素周期表,这是门捷列夫二十多年来劳动所获的心血结晶。教师在阐述化学史时,便可将这些故事告诉学生们,让学生明白前人的化学知识来之不易,而还有更多的化学知识需要凭借今人的辛勤劳动前去开发。

(二)生活和化学的结合,提升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

化学与我们的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好像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大部分的房屋使用的水泥、玻璃等都属于化学制品,服装材质如涤纶也是高分子化合物。教师若能将这些枯燥乏味的化学原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便可使整节课更加活泼有趣,同时也能提高其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例如,在实在进行化学教学活动中,就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将烟花爆竹中的化学知识提炼出来,并结合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以及我国出现火药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使得化学课堂变成一个五彩缤纷的课堂,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并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拥有一定的了解。藉由本例之探讨,使同学们体会到生命中劳动知识都是古人传统智慧的表现,并对其所从事工作表示出高度尊重。

(三)围绕教学知识点融入传统文化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围绕教学大纲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并通过实验辅助教学,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固定的教学方式失去兴趣,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应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围绕教学知识点,逐渐将适当的传统文化渗透,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基于传统文化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培养自身劳动意识以及化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化工业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后引入于谦的《石灰吟》,让学生们从“千锤万凿出深山”这一句话感受到化学生产中石灰制造的不易。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对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知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另外,诗中还对自然界物体的刚毅品性进行了生动描写,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其坚毅、持续的劳动精神,可以作为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融入化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也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化学实验中有许多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都要求学生们有一个较为完整且清晰的认识体系。而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理论内容的传授,忽视了对化学实践的传授,导致了学生在化学实验、实际应用方面的学习效率低下,其许多的知识只能依靠记忆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对整个学科的复习与强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劳动水平。

比如“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关中,就要求同学们知道化石能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能源,了解它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环保的方式来研究矿物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将可带着同学们进行一些户外的练习,例如:让同学们去收集废旧的塑胶产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聚乙烯,什么是聚丙烯,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既是一项以劳动为基础的环保活动,又可以使同学们内化自身对于化学其双向性质的认识。

结语

总而言之,把劳动教育与高中化学相结合,既是高中化学的基本特点,又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化学教学之中,以此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对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柯超.基于STEM理念下初中化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策略与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1(4):2360.

[2]谢鸿雁.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实现的基本策略[J].化学教育,2001,22(11):10-12,37.

[3]李英杰.刍议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20-21.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劳动教育必要性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