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3-22龙霞杜瑛
龙霞 杜瑛
摘 要:目的:探讨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超声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4名超声医师分为两组,对照组12人实行传统PPT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12人实行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习期中及期末进行理论考试评估考核,同时在培训结束时辅以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组在操作考试成绩及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1.23±6.32)分、(83.41±8.33)分,高于对照组的(77.21±6.11)分、(78,31±6.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医师对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普遍有较高的评价。结论: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是完美结合现代电子科技与学生创新性学习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提高超声规范化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及帮助其有效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方法; 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181-002
医学超声诊断学在现代电子技术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了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疾病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也在超声医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疾病的超声影像学上可能存在相似的图像,而同时可能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或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为不同的超声影像学信息。正因为以上超声诊断学的复杂性,所以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激发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单一地依靠PPT作为教学工具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阻碍,探索适合课程的新兴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以案例为基礎的讨论式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1],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悄然兴起。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4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院超声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超声诊断医师为研究对象,进修时间为0.5-1年,年龄21-35岁,平均(25.1±0.5)岁,其中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7人,工龄1-12年。对以上超声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名(女6人名,男6人),实验组12名(女7人,男5人)。实验组则采用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PPT课堂教学模式。
1.2教学方法
实验组应用微课+CBL混合教学模式辅助案例教学,授课教师案例为基础,制作实验微视频,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激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学习兴趣。规范化培训医师在课前利用老师一实际案例为基础制作的微课,完成教师发起的任务,为进行下一步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所要求掌握的疾病超声声像图重点及难点先进行简要概述,随后各学员之间开展谈论,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将微课中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学习,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对照组则采用课堂传统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应用多媒体PPT课件予以课堂教学,以授课老师讲解为主,通过相同的病例,将超声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教学,课后规范化培训医师自行消化、理解及记忆。
1.3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3种方式来评估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①技能考核,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声像图识别。②理论考试,均安排在期末进行,考卷的题量、题型及难易程度均一致。③问卷调查,在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份,现场回收18份,均为有效问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及技能成绩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问卷调查结果
在调查问卷中,观察组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传统超声医学教学方法中,教师大多利用多媒体PPT对疾病的临床资料、病理生理及相关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讲解,传统PPT教学模式尽管直观、简洁,但却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应用这种传统教学,规范化培训医师对各个知识点尽管较易掌握,但往往理解比较肤浅,从而记忆不够深刻,如果规范化培训医师课后不进行巩固复习,则很容易对所学知识记忆模糊甚至一段时间以后遗忘相关知识点。医学超声知识点纷繁复杂,包括临床症状、病理病因、超声特征声像图及鉴别诊断等,所以对年轻超声工作者、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及基层超声工作者在要求超声医学理论基础扎实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临床操作能力。而生活中,绝大多数超声医师不仅日常任务繁重,而且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工作之余还必须通过不同学习平台吸取其他优秀医师总结的先进经验及浏览大量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掌握一套高效而且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为了获得更多移动学习资源,移动终端设备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微课的产生与传播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应运而生。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传播媒介,将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设录制成为网络视频课程,具有重复性强、耗时短、便于学习的特点[2]。微课视频的应用分调动了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调动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课程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微视频,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反思、教师点评、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及提高进修医师的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培养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发散思维能力。尽管微课具有重复性强、耗时短、便于学习的特点,但其仍然是知识的碎片化传播。课上能听懂,课后如果不及时总结,遇到实际问题仍然会解决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对超声知识没有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方法(CBL)作为另外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利用实际病例图像、建立直观形象的图像,从而达到微视频与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方法(CBL)相整合,利于各位进修医师思路清新和条理清晰地加深对超声知识的记忆。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在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增强学习兴趣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也均较对照组有提高,说明微课+CBL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超声规范化培训医师的超声医学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重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2020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0205
参考文献:
[1]冯明亮,胡栋礼,李洁.CBL结合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24
[2]卜建宏,李越华,王慧新,等.微课与Mini CEX结合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