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惩戒“三原则”重构班级管理
2021-03-22严丽华钟罗金
严丽华 钟罗金
摘 要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教师的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一线班主任理解和执行教育惩戒的角度出发,依据教育惩戒的教育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构建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戒实施模型,破解困扰班主任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难题,帮助班主任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实现惩戒的教育功能。
关 键 词
教育惩戒;惩戒原则;班级管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3-00-04
随着赏识教育的推波助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体罚的明令禁止,以及媒体对于惩戒消极作用片面的夸大,教师们谈“惩”色变。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教育中,合理合法的教育惩戒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合理的惩戒有助于养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1]的确,合理的教育惩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加快学生社会化的步伐,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并于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规则》界定了教育惩戒的概念: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2]《规则》赋予了教育惩戒内容的限定性、规范的可操作性、程序的合法性,有利于教师拿好“戒尺”,让管与教、严与慈更好地融为一体。[3]然而,当戒尺交还给教师,“如何利用戒尺来实施教育活动”便成为一线教师新的课题。对于班主任而言,如何根据《规则》科学地实施教育惩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值得探讨。
一、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戒原则
惩戒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在惩戒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既指导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细化《规则》,也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惩戒权,应当贯彻在惩戒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一)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用惩戒时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矫正不良行为。将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实际上是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这一原则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教育惩戒应该符合教育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惩戒使用过多或者失当,对儿童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惩戒,更不能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即以正面教育为主,慎用教育惩戒。二是教育惩戒要注重教育效果。惩是手段,戒是目的,教育惩戒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惩戒的首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到违规违纪行为,去纠正错误认知,矫正错误行为,最终落实到发展人、教育人上。第三,教育惩戒应当坚持教育初心。在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应当本着关爱学生的宗旨,注重人文关怀,在实施教育惩戒后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帮扶。
(二)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中制定惩戒规则、使用教育惩戒时必须依法进行,在《规则》范围内行事,并保持公平公正。合法性原则提出了两条要求:一是合法合规。教育惩戒的内容必须合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惩戒必须符合《规则》的相关规定,不得逾矩。落实到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内容不能超出《规则》的有关规定,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在组织学生、家长共同讨论后制定班规并报学校备案后施行,未经公布的班规不得施行。二是客观公正。班主任在施行教育惩戒时应依据相关规定来进行,不得随自己心情、好恶来随意惩戒,不得因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区别对待。
(三)适当性原则
适当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教育智慧,注意惩戒的“度”。教育惩戒使用的方式要适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教育惩戒使用的内容要适合,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教育惩戒实施的程度要适当,与学生的过错程度相适应。实施教育惩戒时班主任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场合、方式、语言,根据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背景、主观认识、悔过程度等灵活调整。
二、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三原则的要件
(一)回归教育本质:让惩戒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部分
1.教育中不能没惩戒
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感到春风拂面,优秀的教师用欣赏与尊重教育学生,无能的教师用惩罚教育学生。[4]其实不然,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教育惩戒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纪律观、自律意识与耐挫能力,有效促进其健康成长。从专业伦理角度看,无条件地回避惩戒权的使用,不仅不会更“道德”,反而可能是一种有违师德的教育渎职行为。[5]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敢用教育惩戒,将惩戒纳入班级管理的“锦囊”之中。
2.教育中不只有惩戒
《学记》中明确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智慧的教师会先充分使用正面引导,谨慎使用惩戒,迫不得已时才使用惩戒。惩戒是一把高悬之剑,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其威嚴,却未必用它触及某个学生的身体。[6]对于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班主任首先应采用说服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方式,多一些赞许、表扬,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如果不得已要使用教育惩戒时,应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不能走向“为了惩戒而惩戒”的误区。
(二)强化普遍认同:让惩戒成为班集体的共同意志
1.惩戒班规制定程序合法
有研究表明,有效班级管理者与低效班级管理者之间最主要的不同点是教师处理规章制度的方式。有效班级管理者有明确的规则,且认真教规则;而低效班级管理者则没有明确定义的规则或随意提出规则,且没有特意教规则。[7]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制定好班规。为使班级成员能够认可并共同承诺遵守,在班规的制定过程中,其程序应该合法合理,这样学生才愿意接受、并自觉尊重和维护它的权威。事实上,学生参与制定班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同时,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的正当权利。《规则》强调只有严守边界,教师施行的正当惩戒才不会被干涉。
2.惩戒班规实施客观公正
班规不仅是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手段,同时也是班主任管理理念和教育承诺的体现。涂尔干指出:学生对规范的怀疑是致命的,学生一旦产生怀疑将在根本上动摇纪律的权威性,削弱教育惩戒的效果。[8]学生对于公平的要求普遍非常强烈,对于违规违纪的班级成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违反了制度就应该秉持班规公平处理。此外,还应注意惩戒的实施应该保持一致,不随意变更。如因实际情况须做出调整,必须事先告知学生,通过合理的程序调整。因为公平是树立教育权威、决定教育惩戒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如若有失公平,不仅教育惩戒的目的达不成,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量体裁衣:让惩戒体现班主任的育人智慧
1.把握惩戒效果导向
有些家长之所以极力反对教育惩戒,是因为出现了惩戒过度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到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同时还会损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家长与教师的冲突。《规则》对应给予教育惩戒的情形作了具体说明,也明确指出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教育惩戒的实施不存在争议。班主任应认识到教育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同,其目的在于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在这个过程中应努力调动违规违纪者改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行认识到错误,主动去矫正,逐步形成习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动力。
2.注重惩戒个人导向
马卡连柯说:“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教师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9]为了做到量体裁衣,在实施惩戒时,班主任应仔细思量几个问题:这个学生有着怎样的特点?家庭是如何对他进行教育的?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哪种教育惩戒的方式适合他呢?如当一个学生经常迟到时,可能根据班规罚他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经不适用了,但禁止他踢最喜欢的足球一天可能立马就见效。适当性原则从表面上看似乎有失公平,其实不然,由于学生的情况存在着差异,根据这些客观原因采取不同的惩戒措施更显公平性。
三、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三原则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惩戒三原则制定班规的流程建议
班规制定前,班主任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制定班规是班集体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班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可以通过班会等收集、罗列班级中对班级成员学习与生活影响较大的问题作为班规建立的起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校规校纪适时指导他们剔除不合理的内容,再进行筛选、总结,逐条表决。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讨论,由家长委员会进行审核,通过后再正式确定班规内容。班规制定之后应上报学校备案后公布施行,适时进行班规内容的讲解与操练、班规履行的强化,如运用多种方式讲解班规,将班规醒目张贴于教室内,举行严肃的宣誓仪式并告知相关人员(家长、任课教师等)。在班级及家校合作中形成知班规、依班规、维班规的良好氛围。班级可以设置由班长、纪律委员等组成的班级监督委员会,其功能有三:一是监督班级同学违规违纪行为的改正;二是监督教师的惩戒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三是向班主任及学校反映教育惩戒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班规的制定并非一劳永逸,而应根据学生的成长不断地增、删、修改,以引导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惩戒三原则制定班规的流程见图1)。
(二)基于惩戒三原则实施班规的流程建议
制定班规之后,教育惩戒的实施有以下几大步骤:判定行为、实施惩戒与告知家长、帮扶转化。具体说来,当学生出现了违规违纪行为时,班主任应根据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行为进行判定,当学生违规违纪行为轻微时,班主任可以由班级监督委员会根据班规当场实施一般教育惩戒,并在事后视情况决定是否以及以何种方式告知家长;当学生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时,班主任应当报告学校,由学校决定实施较重教育惩戒,并及时告知家长;如果是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学段的学生,且其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班主任应该及时报告学校,由学校按规定实施严重教育惩戒,此类惩戒必须事先告知家长。同时,在实施该类惩罚时,应事先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应给予学生家长听证机会。惩戒实施后,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学生的帮扶转化工作,巩固惩戒效果,尽力消除惩戒所带来的副作用;对改正错误的学生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受到惩戒后,认错态度诚恳、改正积极的,可提前解除后续教育惩戒(流程见图2)。
总之,教育惩戒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切口,却关系人才培养的大战略。[10]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手段,教育惩戒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教师既应看到惩戒的教育意义与功效,又应正确把握其原则。其中,教育性是惩戒的终极目标,合法性是惩戒的底线所在,而适当性是惩戒有效实施的手段。实施惩戒的方式是最能体现班主任管理的智慧和艺术。班主任应以《规则》的发布为契机,把握好教育惩戒的三原则,更新班级管理观念,让教育惩戒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发挥惩戒应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安东·马卡连柯.苏维埃学校里的教育问题[A]//巴班斯基.教育学[C].李子卓,杜殿坤,吴文侃,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93.
[2]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S/OL].[2020-12-23](2020-12-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12/t20201228_507882.html.
[3]熊丙奇.教育惩戒须明确尺度[J].北京觀察,2021,(01):35.
[4]肖正德,谷亚.国内教师污名研究: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及未来走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6):73-80.
[5]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04,(02):23-26.
[6]储朝晖.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N].光明日报,2021-01-04(02).
[7]卡罗尔·西蒙·温斯坦,安德鲁·J.米格纳诺.小学课堂管理[M].梁钫,戴艳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5.
[8]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62.
[9]安·谢·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70.
[10]讷言.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N].人民日报,2021-01-14(005).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