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那些“不完美”成长为教育的新起点
2021-03-22朱月华
朱月华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前者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后者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作为教师,我们自然需要成长型思维。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总是希望教育能“完美”——希望课堂是完美的,学生的反应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希望德育是完美的,学生听话懂事,有错就改——这是他们心中的乌托邦,其实也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反映。实际上,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不听话”的学生,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对此,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教師会执着于“完美”,站在道德的高点评判,最后留下一堆“烂尾楼”;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则会善用那些“不完美”和“遗憾”,让它们成为教育的新起点。
缘起:桌子上的匿名信
五月的校园,温暖明媚,伴随着大合唱比赛的即将来临,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歌声。早上走进办公室,见办公桌上有一封匿名信,字迹清秀,一看就知是班长写的。信中写道:“老师,我们曾是那么优秀的一个集体,团结,向上,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集体散了,同学之间充满了猜忌、抱怨,合唱比赛的种种不合作,每天都在发生……我很迷茫,也很无助。”班长是一位有责任感、有领导力的女生,但因为脚伤,她没有参与排练。作为旁观者的她,看上去很着急。
中午,一群女生来到办公室,情绪激动,大概是得知班长给我写过信了。文艺委员首先哭了起来:“老师,我们排练得那么辛苦,男生还经常不配合,班长更是没参与,凭什么打我们的小报告?”班上一位男生这时正巧走进来,听到女生们“告状”,就抱怨了一句:“唉!女生们真是麻烦!不就唱个歌嘛!”
男生的抱怨引起了女生们的一致讨伐,眼看着这次排练要演变成一出“宫斗剧”,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有必要出手管管了。如果从固定型思维的角度考虑,我会本能地感到愤怒:学生怎么这么缺乏合作意识和大局观?然后各打几十大板了事。这样的教育是无力的,学生可能会屈服于我的“权威”,但感受不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背地里的明争暗斗还可能更甚。而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视角,我会看到每个学生对这个班级荣誉的追求和珍视,只是他们还没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而已。作为班主任,我的职责就是助其成长。因此我当即决定,召开一个简短的班会。
视角:在争论中求同存异
中午的合唱排练时间,我把同学们留在教室,暂停大合唱。同学们有的焦急,有的惊讶,有的窃窃私语,毕竟离大合唱比赛只有三天时间了,而我们还没有完整地练过一遍。我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听听教室外的歌声,然后问:“你们觉得其它班唱得怎么样?”大家侧耳倾听,有的说“某某班气势雄壮”,有的说“某某班选歌很不错”,有的说“经打探某某班形式新颖”……大家热烈地讨论了一阵后,突然都安静下来,似乎都有所领悟。我继续说:“那些大家认为好的合唱,是因为人家把它当成了合唱,全体参与,齐心协力!我知道,对于这次合唱,大家都有很高的期待,就如去年的红五月,我们用纸飞机震惊了全场。那么在今年开始前,让我们首先把目光朝向同一个方向!”
所谓“灯不挑不亮,话不说不明”,为化解猜忌,我让班长、文艺委员、男生代表三方各自发言,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讲自己的意见。之后,我分析总结:“班长对排练中的组织松散提出了意见;文艺委员对男生们的拖拉提出了意见;男生们觉得时间有限,对女生们的过于注重细节提出了意见。大家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提出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希望咱们班能自信而骄傲地站在那个舞台上!所以,当我们把眼光放长远,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意见,而是为让我们这个集体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出谋划策!”
人群中响起了掌声。我知道,孩子们已经懂得了此时最该做的,是求同存异,把目光放长远。此次事件中,基于成长型思维模式,作为班主任的我创设了一个充满信任、平等交流的氛围,而不是评判三方代表意见孰优孰劣。我的目标是推动学生思考共同的诉求,然后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最高效、合理的合作方式。
行动:让眼光朝向同一个方向
简短的班会后,同学们兴致高昂地走出教室排练去了。教室角落里留下了两个孤单的身影——班长和体育委员,两个脚骨骨折,行动不便的人。
我走到准备排练的同学中间,和大家说了这个遗憾:“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班就是一个圆,但是这次合唱,我们的圆并不完满,因为教室里还有两位行动不便的同学。”大家恍然大悟。一会功夫,两位女生就搀扶着拄拐杖的班长,一位男生则背着人高马大的体育委员出现在排练场上。两位“伤员”开始时感觉很难为情,怕拖了班级后腿,但同学们一边呼喊着“怎能没有你”,一边围到了两位“伤员”的周围,站好了队。
我默默地站在旁边,看着文艺委员不断地调整队形,两位领唱默契地配合,总指挥全场指导:站姿、表情、挥手方向、某个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合拍、鞠躬角度……每一个动作的纠正,都迅速而统一;每一个表情的演练,都严肃而认真;即使一个微笑,也有标准的范式,大家的汗水在流淌,却没有丝毫骚动和抱怨。站在一边的我,有那么一刻深为感动,感动于站在台上每一个认真的灵魂。当他们眼光朝向一个方向,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而一个都不少的圆,才算是真正圆满。
如果说,前面几个环节是我以成长型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那么在此一环节,我就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以“画好完满的圆”为主题,我引导学生接纳两位腿部受伤的同学,而不是从功利的视角将其排除在外。我也在引导学生正视先前排练中的不完美,用专注、智慧和汗水去达成理想中的目标。
问果:出他人意料之外,于你我情理之中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班这次大合唱的结果,也许“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最为确切。比赛前,我们好像抓到了一手“烂牌”:不完整的队伍、无组织的低效、相互间的猜忌和埋怨、越来越近的比赛时间。但在站上舞台的那一刻,我们却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中,有全场师生对我们演出创新的肯定——五月,一袭亮黄色T恤,男女主唱摇着铃铛带领全班演绎青春气息十足的《Lemon Tree》;那掌声中,有全场师生对我们班级凝聚力的敬意——我们那两位伤员,打着石膏,拄着拐杖,一左一右如守护神一般站立在队伍两头,那气势,足以向世人宣告这个集体的坚不可摧;那掌声中,还有对我们班以45度角鞠躬谢幕的赞叹——那45度角中,藏着细节的魔鬼和对观众的尊重。
(作者单位: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湖州 3130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