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来袭,比它更可怕的是谣言

2021-03-22张宇

科学24小时 2021年4期
关键词:免疫系统谣言疫苗

张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到传染病的威胁,也重新审视了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应对突发性事件能力存在的问题。疫情扩散如此之快的原因,还与某些国家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缺乏正确认知有关。不重视、不防控,才让新冠疫情的雪球越滚越大。其中,也不乏谣言在助纣为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你究竟相信了多少?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后,关于它的谣言就从未间断过。尤其是在疫情初期,民众对其缺乏了解,这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润的土壤。

仔细梳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是围绕新型冠状病毒产生和传播的谣言;第二类是有关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的谣言;第三类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谣言。

首先,了解一下围绕新型冠状病毒如何产生和传播的谣言。

[谣]   谣言一:新型冠狀病毒是SARS病毒的变种

真相解读:其实,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还真有一些亲缘关系。冠状病毒科分为α、β、γ和δ属4个属,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亚科、β冠状病毒属、类 SARS 冠状病毒种,这也意味着二者的确是近亲。此外,有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感染人体的途径一致,可以通过细胞膜表面ACE2受体进入细胞。尽管如此,二者却并不完全一样。准确地说,新型冠状病毒只是一种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已。现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更为“狡猾”,感染者可能无症状,这意味着病毒隐蔽性更强,潜伏期更长,但潜伏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谣]   谣言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只是普通的流感

真相解读:这个谣言在欧美国家很流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即便在欧美疫情如火如荼之际,仍有不少民众认为新冠疫情只不过是流感而已,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戴口罩,甚至限制人身自由。

事实上,虽然新型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都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但二者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流感的全身症状比较严重,比如伴有发烧、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的症状,但呼吸道感染等局部症状不是那么严重,患者很少咳嗽、鼻塞、流鼻涕。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的症状是干咳、发烧或者全身乏力。其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更长,影响范围更广,死亡率更高。更重要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不仅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和粪-口等多种传播途径传播。流感多是人传人,但新型冠状病毒却可以由物传人,而且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把新冠肺炎疫情比作一场大流感并不恰当。

[谣]   谣言三:5G信号能够传播新型冠状病毒

有谣言称,5G信号可以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使人们更容易感染病毒。还有人认为,病毒可以通过电磁波传播。比如,2020年3月12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行的健康峰会上,一位叫做托马斯·考恩的美国教授声称:“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与无线电在全球范围内的引入相吻合,非洲没有爆发新冠疫情是因为那里没有5G,这都印证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与5G信号有关。”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很荒唐,不过还真的有人相信,不仅是信了,还有老外干出了焚烧5G信号塔的荒唐事。

真相解读:事实证明,5G技术是安全的,病毒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传播。现有研究并未发现5G信号会影响人体免疫力。任何一项新技术问世,人们都会因为对它的不了解而产生不信任甚至是恐慌的情绪。比如说,在照相机问世之初,就有传言说照相会摄人魂魄。现如今,手机照相随处可见,还会有人担心吗?

其次,再来了解一下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谣言。

[谣]   谣言一:多喝茶水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有谣言称,90%的新型冠状病毒可在1分钟内被茶水杀灭,99%的新型冠状病毒可在10分钟内被茶水杀灭。

真相解读:有体外研究发现,绿茶中的茶多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自我复制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杀灭病毒。而且,茶叶经过浸泡后,有效成分茶多酚被稀释,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不同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的量也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是,截至目前并没有研究发现,通过喝茶的方式可以杀灭或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以,喝茶有益身心健康,但预防新冠肺炎还是别指望它了。

[谣]   谣言二:饮酒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真相解读:75%酒精可以在1~2分钟内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并可用于皮肤消毒,但这并不代表喝酒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一方面,白酒进入人体后,酒精浓度会被食物和水分稀释;另一方面,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乙醛、乙酸和水,这些对病毒根本没有作用。而且,大量饮酒会削弱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长期饮酒者或患有酒精使用障碍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还可能会升高。

[谣]   谣言三:大蒜和香油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你可能看到过这样的视频:一个老中医告诉你,将多头大蒜捣碎,煮水或热水冲服,能够预防新冠肺炎。当时,有很多人都相信了,一时间葱蒜价格飙升。

真相解读:事实上,无论是大蒜捣碎冲水喝,或者含在嘴里,都不能发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大蒜中的功效成分—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体外研究发现具有杀菌、抑菌、抗癌、抗衰老的作用。但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有限,且研究并未发现其有抑制病毒的效果。因此,即便你一口气吃半斤蒜,也一样没用。

同样的还有香油,网传将香油滴在2个鼻孔里,就能预防新冠肺炎。鼻孔里的香油确实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可并不只有呼吸道,通过眼睛、口腔黏膜也一样能传播。

最后,来聊一下关于新冠疫苗的谣言。

[谣]   谣言一:新冠疫苗会改变人的DNA

真相解读: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在于它保留了病原菌(体)刺激动物體免疫系统的特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体)的伤害。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同样是利用这个原理。当灭活病毒或病毒片段进入人体后,会向身体发出指令,让它产生一种存在于冠状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然后免疫系统学会识别并产生针对该蛋白的抗体,根本不参与人体基因复制,何来改变人类DNA之说?

[谣]   谣言二:新冠疫苗导致女性不孕

真相解读:“新冠疫苗会增加女性流产和不孕的风险”这类谣言,恶意放大了人们对影响生育的恐惧。事实上,目前研发和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分为5类,即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在临床试验上都未出现可能导致女性不孕的报道。而且,根据2020年12月美国FDA的辉瑞疫苗评审会上的数据显示,在4.4万例参加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中,总共有23人在开始试验之后怀孕,其中接种疫苗者12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1人,2组受试者怀孕率基本无差别。

[谣]   谣言三:新冠疫苗对肥胖群体无效

真相解读:有谣言称,由于肥胖人群BMI高,可能导致疫苗在体内无法刺激产生足够的抗体滴度。国内专家称,目前,并无肥胖人群的新冠疫苗临床数据可参考研究,但不排除肥胖人群会对一些疫苗的免疫应答差一点,这在狂犬病疫苗上应该是曾被观察到的。但新冠疫苗不会完全无效,只是体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有效率。国内开展的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并未将超重和肥胖人群纳入禁止注射的范围,这也印证了新冠疫苗对这部分人群是有效的。

以上这些谣言的内容,虽然看似简单,却有着相当强的迷惑性。谣言的产生无非基于两种缘由:一是对事物的未知和恐惧;二是某些利益的操控。当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知识的传播力度空前,在这种大前提下,如果有人还宁愿相信谣言而非科学,那剩下的就只能是无奈了。

猜你喜欢

免疫系统谣言疫苗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过敏症的新希望
过敏症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