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排便功能的效果*

2021-03-22江丽娇曾得明梁瑞媚黎庆卫何芬范杰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脊髓穴位肠道

江丽娇 曾得明 梁瑞媚 黎庆卫 何芬 范杰城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往往造成患者便秘。而便秘常伴有腹胀、恶心、腹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严重时导致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威胁患者生命[1]。有研究指出,脊髓损伤患者中,95%需要至少一种方法改善排便,50%需要依赖他人帮助才能完成排便,49%每次排便需要费时30 min以上,54%诉肠功能障碍是引起心理抑郁的原因之一[2-3]。对此,如何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便秘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临床康复护理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脊髓损伤所引起的便秘,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甚理想。大部分患者经肠道康复训练后,仍需借助开塞露或缓泻药促进排便,个别患者还会发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现象。故探索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成本低、操作简单可行且远期效果好的干预方法成为迫切需求。本科近年来采用自制中药进行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脊髓损伤便秘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纳入标准:(1)髓损伤A~D级恢复期;(2)合并便秘,根据国际罗马Ⅲ标准,同时满足以下个三个条件之中的两个:①排便次数≤3次/周;②排便时费力,大便硬结;③排便不全感。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2)有肠道损伤或有胃肠道基础疾病;(3)对穴位贴中药成分药物过敏;(4)皮肤条件不佳,不宜贴敷或按摩。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两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及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佛山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已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饮食干预、饮水计划、腹部环形按摩、肛门直肠刺激、定时排便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具体如下。

1.2.1 中药穴位贴敷 取一丸佛山市中医院自制的江氏路路通药丸放在裁剪好的、大小为2 cm×2 cm医用胶带上,对准神阙、双大肠俞、双小肠俞穴位进行贴敷,1次/d,6~8 h/次,14 d为一疗程。若患者出现局部过敏性皮疹,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后继续贴敷。江氏路路通药丸由大黄、香附、枳实、枳壳、厚朴、火麻仁等中药制成,具有润肠通便、逐瘀通经、行气消积、理气解郁之功效。

1.2.2 穴位按摩 腹部按摩前,嘱患者先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双膝下垫一竖立软枕,双膝屈曲,放松腹部。于腹部涂本院自制陈渭良伤科油,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将右手掌大鱼际肌紧贴在患者右下腹,左手掌重叠放在右手掌上,从患者的右下腹向左下腹顺时针,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当按摩到左下腹时,稍加点力向骶部往下压,促进大便排出。力度由轻至重,使腹部下陷1 cm即可,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度。环形按摩5 min后,用右手拇指指腹分别顺时针按揉中脘、两侧天枢及关元穴各30次。每天上午早餐后半小时及晚餐后半小时按摩1次,每次15 min左右,14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排便障碍评分 参照《美国成年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处理指南》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排便障碍状况进行评分,包括排便频率、排便总耗时、排便性状、排便辅助手段(肛门栓剂、手指揉肛、手掏粪)及计划外排便情况,排便频率:1次/d(0分),1次/2~3 d,(3分),1次/4~5 d(5分),1次/>5 d(7分);排便总耗时:<15 min(0分),15~25 min(3分),26~30 min(5分),>30 分 min(7 分);排便性状:质软、条状(0分),质软、粒状(3分),质硬、条状(5分),质硬、粒状(7分);肛门栓剂:不需使用(0分),0.5~1支/次(3分),2~3支/次(5分),>4支/次(7分);手指揉肛,无(0分),<5圈(3分),5~10圈(5分),>10圈(7分);手掏便:无(0分),<1次/周(3分),2~3次/周(5分),>3次/周(7分);计划外排便:无(0分),<1次/周(3分),2~3次/周(5分),>3次/周(7分)。分值越大,排便障碍越大。

1.3.2 便秘干预效果程度评价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别于实施干预后2周和4周,评价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显效:能自行排便,排便间隔时间为1~2 d,排便总耗时5~10 min,便质软润,排便通畅,不需辅助手段;有效:能自行排便,排便间隔时间为2~3 d,总耗时10~20 min,便质偶有干燥,偶尔出现排便费力的情况,不需辅助手段;无效:排便时间间隔>4 d,排便总耗时>25 min,便质坚硬,排便极为费力,需要挖便等方法辅助。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排便障碍评分

观察组干预后第2周和第4周排便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排便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排便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2周 干预后4周观察组(n=30) 35.12±10.02 26.17±6.59 13.94±5.15对照组(n=30) 36.24±9.58 29.42±5.44 19.43±7.51 t值 -1.992 -2.092 -3.300 P值 0.051 0.041 0.002

2.2 便秘干预效果程度评价

观察组干预后第2周两组疗效评价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44,P=0.457),但两组总有效率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干预后第4周两组疗效评价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01,P=0.133),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3。

表3 两组便秘干预效果程度评价

2.3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有2例贴敷胶布过敏,经外用抗过敏药物后过症状消退。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有调查表明,约1/3的康复期SCI患者认为,排便障碍较膀胱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对其身心健康影响更为严重[4]。其他研究指出,长期不良的肠道管理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如腹绞痛、痔疮、肠梗阻等[5]。

目前针对便秘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如口服泻药,降低直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排便反射,加重便秘;经常性灌肠可产生依赖性[6];开塞露虽能润滑并刺激肠壁,但经常使用可造成肠壁干燥,长期使用,易引起依赖,导致习惯性便秘[7]。物理治疗仪的振动疗法已被证明有一定疗效,但患者经济负担较重[8]。

中医理论认为,脊髓损伤患者的便秘问题,主要由于创伤后人体元气受损,血脉瘀阻、气机不畅、腑气壅滞,致糟粕郁结于六腑,升降功能失调,腑气下行不畅,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最终出现排气、排便受阻甚至停止[9]。

本研究采用自制中药进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脊髓损伤便秘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穴位贴敷是在相应穴位进行渗透吸收,通过经脉气血输送五脏六腑、四肢百脉九窍。按摩腹部穴位可疏通经络,调和胃气、疏通肠腑,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按同身寸法选取神阙、双大肠俞、双小肠俞穴位。神阙穴属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神阙穴和诸经百脉相通,又为冲任循行之所,且冲督任为“一源三岐”,故三脉经气相通。同时,脐部皮肤较薄,神经血管丰富,药物易透皮吸收,起效迅速[10]。本研究选用本院自制剂江氏路路通药粉,该药方中的大黄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清热解毒、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之功,大黄酸类物质可收缩肠道,促进大肠内容物排出,大黄所含的蒽醌类物质具有致泻作用[11]。厚朴行气消积;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香附理气解郁;枳实逐宿食,通便闭;火麻仁通便润肠。以上药物相互作用,可从根本上提高病肠道蠕动能力,改善便秘。

穴位按摩治疗,起到加促局部血液循环,有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按同身寸法取中脘、双天枢、关元穴位,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经募穴,升降清浊,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等[12]。关元穴是小肠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且关元为先天之气海,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13]。中脘是胃之募穴,六腑正气汇集之处,有传导化物之功[11]。联合本院自制陈渭良伤科油进行穴位按摩,因其具有解毒消炎、活血止痛、散瘀消肿的功效,在肢体局部皮肤表面形成一油膜,缓慢而持久地释放中药的有效成分,改善组织微循环和提高组织供氧,可从根本上促进患者肠蠕动和胃肠功能的恢复[14-15]。

本研究初步证明,常规康复护理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有助于进行肠道训练,建立排便反射,多数患者在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后的3~7 d即可出现大便性质变软,排便次数增加。在实施2周后,患者排便顺畅,排便总耗时缩短,腹部胀满感减轻,宿便减少,食欲增加。在实施4周后,上述效果更为显著。证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脊髓损伤后便秘患者疗效确切。患者食欲增加了,营养也得到了加强,对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脊髓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也有良好的作用。而疾病的康复,又可致患者心情愉悦,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安全性好、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治疗根本等特点,因此深受患者欢迎。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便秘问题疗效显著,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肠道功能,改善症状,提高身体功能,减轻精神及心理的痛苦,提高自理能力和自信心,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能够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脊髓穴位肠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夏季穴位养心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